一种适用于样品快速更换的抽提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70061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2:1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适用于样品快速更换的抽提装置,包括蒸馏瓶,所述蒸馏瓶放置在温控加热套上,蒸馏瓶上端一开口与冷凝管下端连接,冷凝管上的液体接收器下端通过软管经过蠕动泵与萃取筒上端相连,萃取筒下端通过软管经过蠕动泵与蒸馏瓶上端的另一开口相连,形成萃取溶剂循环回路,所述冷凝管内设置蛇形盘管,蛇形盘管出口通过软管与萃取筒的玻璃夹套进口相连,形成换热介质流通通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将蒸馏操作和萃取操作分离设置的方式,利用蠕动泵实现了溶剂蒸馏和样品萃取既能同时又能独立运行的目的。又能独立运行的目的。又能独立运行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适用于样品快速更换的抽提装置


[0001]本技术属于提取分离
,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样品快速更换的抽提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在化学、生物等分析领域,在对有机物或固相不溶物进行分析时,是需要对待测样品进行萃取分离,然后进行检测分析,在萃取分离过程中经常会用到索氏抽提器。索氏抽提器在使用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首先在遇到处理样品批次较多的情况下,索氏抽提器只能萃取完一个样品后,关掉加热装置等温度降至室温才能进行下一个样品的装填,样品处理周期时间较长,其次由于在萃取过程中萃取溶剂是经过蒸发再经过冷凝进入萃取筒腔内的,会导致萃取剂的温度较低,使得萃取效率降低,单个样品萃取时间增加。现有专利对上述问题有部分解决,但还是不够完善。专利CN 204073487 U、专利CN 111167153A和专利CN 209188181 U解决单个样品萃取时间长问题的思路都是将微波、超声波等装置与索氏抽提器进行结合,利用微波(超声波)能量,对萃取过程进行施加能量,以减少单个样品萃取时间,但是微波(超声波)发生装置自身需要耗电,并不能到达节能的目的。在解决样品处理周期时间长的问题上,专利CN 208865231 U对索氏抽提器进行了改造,将抽提器本体上的萃取溶剂冷凝管设置在了本体侧面,原本冷凝管的位置可以方便样品随时取放,但是取放样品时依然要关掉加热器,冷却至室温,以防止有过多溶剂蒸汽逸出引发安全事故,导致整个样品处理周期时间依然较长。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克服以上技术问题,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适用于样品快速更换的抽提装置,通过将蒸馏操作和萃取操作分离设置的方式,利用蠕动泵实现了溶剂蒸馏和样品萃取既能同时又能独立运行的目的。
[000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0005]一种适用于样品快速更换的抽提装置,包括蒸馏瓶10,所述蒸馏瓶10放置在温控加热套11上,蒸馏瓶10上端一开口与冷凝管6下端连接,冷凝管6上的液体接收器8下端通过软管经过蠕动泵一4与萃取筒1上端相连,萃取筒1下端通过软管经过蠕动泵二5与蒸馏瓶10上端的另一开口相连,形成萃取溶剂循环回路,所述冷凝管6内设置蛇形盘管7,蛇形盘管7出口通过软管与萃取筒1的玻璃夹套3进口相连,形成换热介质流通通路。
[0006]所述冷凝管6上的液体接收器8用于将溶剂蒸气冷凝为液体进行收集。
[0007]所述冷凝管6为液体冷凝管,冷凝管6与蛇形盘管7之间为空腔,换热介质走蛇形盘管7内,溶剂蒸气在冷凝管6和蛇形盘管7之间的空腔内。
[0008]所述萃取筒1外层设置玻璃夹套3,玻璃夹套3上有液体进出口,玻璃夹套3中注入换热介质对萃取筒1进行加热。
[0009]所述萃取筒1顶部设置筒塞2,筒塞2为带有支管的玻璃磨砂口筒塞,所述筒塞2上
设置支管,支管与软管连接。
[0010]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1]本抽提装置通过将蒸馏操作和萃取操作分离设置的方式,利用蠕动泵实现了溶剂蒸馏和样品萃取既能同时又能独立运行的目的,这样是设置方式带来的优势是进行样品更换的同时,蒸馏操作还可以继续进行,不需要关闭加热套且不存在安全隐患,减少了样品处理周期时间,在处理大量样品时可以将整个抽提时间大大缩减。
[0012]本抽提装置将在冷凝管换热的冷却介质引入萃取筒夹套内,利用介质在冷凝管中与溶剂蒸气换热得到的热量对萃取筒进行加热,实现了提高萃取效率和对热量回收利用的目的,减少了单个样品萃取时间,同时使得整个装置具有节能的优势。
[0013]本抽提装置通过设置蠕动泵,实现了灵活操作的目的,可以根据不同抽提要求,灵活调整萃取剂流速,使得整个装置具有很大的操作弹性。
附图说明
[0014]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1中:1

萃取筒、2

筒塞、3

玻璃夹套、4

蠕动泵一、5

蠕动泵二、6

冷凝管、7

蛇形盘管、8

液体接收器、9

温度计、10

蒸馏瓶、11

温控加热套。
具体实施方式
[00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0017]如图1所示,本技术抽提装置包括萃取筒1(带玻璃夹套3)、冷凝管6(带液体接收器8)、蠕动泵一4和蠕动泵二5、蒸馏瓶10、温控加热套11和连接各器件的软管。抽提装置整体结构为蒸馏操作和萃取操作分离设置,蒸馏瓶10放置在温控加热套11上,蒸馏瓶10上端一口与冷凝管6下端连接,冷凝管6上的液体接收器8下端通过软管经过蠕动泵一4与萃取筒1上端相连,萃取筒1下端通过软管经过蠕动泵二5与蒸馏瓶10上端的另一口相连,形成萃取溶剂循环回路,冷凝管6上的蛇形盘管7出口通过软管与萃取筒夹套进口相连,形成换热介质流通通路。
[0018]所述冷凝管6为带液体接收器8的冷凝管,可以将溶剂蒸气冷凝为液体进行收集。
[0019]所述冷凝管6为液体冷凝管,内置蛇形盘管7,换热介质走盘管内,溶剂蒸气在冷凝管和盘管之间的空腔。
[0020]所述萃取筒1具有外层玻璃夹套3,夹套上有液体进出口,夹套中可以注入换热介质对萃取筒进行加热。
[0021]所述萃取筒1顶部的筒塞2为带有支管的玻璃磨砂口筒塞,方便开启,样品可以随时取放,同时筒塞2上的支管方便与软管连接。
[0022]所述蠕动泵一4和蠕动泵二5具有调节流速和随时启停的功能。
[0023]所述换热介质为水、乙二醇等具有高换热性能的单一介质或混合介质。
[0024]本技术的工作原理:
[0025]取下筒塞2将准备好的样品放置到萃取筒1内,盖上筒塞2,设置好温控加热套11的加热温度,打开冷凝水和温控加热套11的加热开关。萃取溶剂在蒸馏瓶10内经过加热变为蒸气,然后上升至冷凝管6的蛇形盘管7处,与冷凝水经过换热,溶剂蒸气被冷凝为液滴滴落
至液体收集器8内,待液体收集器8内有一定液位时,打开蠕动泵一4设置一定流速且保证溶剂收集器内一直有溶剂,经过蠕动泵一4的作用,溶剂从液体收集器8的下端流出进入萃取筒1内,开始对样品进行萃取,待萃取筒1的液位没过样品时打开蠕动泵二5,设置蠕动泵二5的流速保证萃取筒1内的液位一直没过样品,经过蠕动泵二5的作用,萃取后溶剂从萃取筒1下端流出回到蒸馏瓶10内,萃取后溶剂再经过蒸发分离循环使用。
[0026]冷凝水从冷凝管6的进口进入,经过蛇形盘管7与溶剂蒸气进行换热,获得热量后从冷凝管6的出口流出,再进入萃取筒1上玻璃夹套3下部的进口,对萃取筒1进行加热,最后从玻璃夹套3上部的出口流出,可以设置进口冷凝水流量的大小以控制萃取筒1加热温度的高低,在没有引入其他能量来源的前提下,充分利用温控加热套11的热量,提升萃取效率的同时达到了节能的目的。
[00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适用于样品快速更换的抽提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蒸馏瓶(10),所述蒸馏瓶(10)放置在温控加热套(11)上,蒸馏瓶(10)上端一开口与冷凝管(6)下端连接,冷凝管(6)上的液体接收器(8)下端通过软管经过蠕动泵一(4)与萃取筒(1)上端相连,萃取筒(1)下端通过软管经过蠕动泵二(5)与蒸馏瓶(10)上端的另一开口相连,形成萃取溶剂循环回路,所述冷凝管(6)内设置蛇形盘管(7),蛇形盘管(7)出口通过软管与萃取筒(1)的玻璃夹套(3)进口相连,形成换热介质流通通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适用于样品快速更换的抽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凝管(6)上的液体接收器(8)用于将溶剂蒸气冷凝为液体进行收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轩杨涛王亦颿朱永红刘亚青杨帆陈黎翰陈林
申请(专利权)人: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