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7501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44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包括:测量用户终端的指定可靠性参量在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在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确定双连接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基于当前工作模式将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将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双连接系统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每条无线链路上的数值偏低的阈值是为预期要实现的可靠性要求建立底线,数值偏高的阈值是为及时启动复制工作模式创造可靠性余量;基于这样的阈值设定,根据前述比较结果来触发向复制工作模式切换就可以在确保及时性的同时避免对无线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性的同时避免对无线资源的不必要浪费。性的同时避免对无线资源的不必要浪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0001]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无线通信
,尤其涉及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装置、设备和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双连接是5G新空口网络的关键技术之一,基于双连接技术用户设备同时连接到两个基站,一个基站称为主节点(Master Node,MN),另一个基站称为辅助节点(Secondary Node,SN)。并且支持双连接技术的5G网络中,基站侧通常包括三种工作模式:单链路工作模式,即基站侧和终端侧之间只采用两条无线链路中的一条无线链路传输业务数据;分流工作模式,即基站侧和终端侧之间采用两条无线链路以负荷分担的方式各自传输不同的业务数据;重复工作模式,即基站侧和终端侧之间采用两条无线链路对同样的业务数据进行重复传输。
[0003]目前在需要提高数据传输可靠性时,通常需要将基站当前工作模式自动切换为重复工作模式,并且在进行工作模式切换时,通常是针对每条无线链路分别设置一个阈值,并将用户终端的某个指定可靠性参量在双连接系统的两条无线链路上的测量值分别和主节点与用户终端间的无线链路的一个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工作模式切换方法,应用于双连接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连接系统包括用户终端,采用第一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连接的主基站,以及采用第二无线链路与用户终端连接的辅基站,方法包括:测量用户终端的指定可靠性参量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以及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确定双连接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基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基站和所述辅基站均为智慧灯杆;或者,所述主基站为宏基站,所述辅基站为智慧灯杆。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量用户终端的指定可靠性参量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以及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包括:测量用户终端的不具有容易较快发生波动特性的第一可靠性参量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以及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一可靠性参量包括:混合自动重传请求否定应答HARQ NACK反馈数或混合自动重传请求HARQ所导致的重传次数,或者,测量用户终端的具有容易较快发生波动特性的第二可靠性参量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以及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其中,所述第二可靠性参量包括:下行链路信干噪比DL SINR。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双连接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包括:当所述第一无线链路和所述第二无线链路分别向用户终端传输不同的业务数据时,则确定所述双连接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分流工作模式;当所述第一无线链路和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中仅有一条链路向用户终端传输业务数据时,则确定所述双连接系统的当前工作模式为单链路工作模式。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无线链路的阈值包括第一阈值和第二阈值,并且第一阈值小于第二阈值;所述第二无线链路的阈值包括第三阈值和第四阈值,并且第三阈值小于第四阈值。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包括: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分流工作模式,并且所述指定可靠性参量为所述第一可靠性参量时,则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分流工作模式,并且所述指定可靠性参量为所述第二可靠性参量时,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及其在指定时间范围内是否能保持不
变,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包括:当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位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之间,并且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则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当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位于所述第三阈值和所述第四阈值之间,则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当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位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之间,并且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位于所述第三阈值和所述第四阈值之间,并且所述用户终端上正在进行的业务在可靠性的性能要求上是激进的,则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分流工作模式,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大于所述第二阈值,并且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大于所述第四阈值,则将所述双连接系统保持当前的分流工作模式;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分流工作模式,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位于所述第一阈值和所述第二阈值之间,并且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位于所述第三阈值和所述第四阈值之间,并且所述用户终端上正在进行的业务在可靠性的性能要求上不是激进的,则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单链路工作模式,其中,被选作单服务链路的无线链路具有相对高的对指定可靠性参量的测量值的短期平均值;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分流工作模式,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大于所述第三阈值,则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单链路工作模式,其中,被选作单服务链路的无线链路是所述第二无线链路;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分流工作模式,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大于所述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则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单链路工作模式,其中,被选作单服务链路的无线链路是所述第一无线链路;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分流工作模式,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一无线链路上的第一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一阈值,并且所述用户终端在所述第二无线链路上的第二测量值小于所述第三阈值,则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分流工作模式切换为单链路工作模式,同时针对所述用户终端激活一个用于增强可靠性的并且在常规情况下不会被激活的软件特性,其中,被选作单服务链路的无线链路具有相对高的对指定可靠性参量的测量值的短期平均值。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当前工作模式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
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包括: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单链路工作模式,并且所述指定可靠性参量为所述第一可靠性参量时,则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单链路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当所述当前工作模式为单链路工作模式,并且所述指定可靠性参量为所述第二可靠性参量时,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根据比较结果及其在指定时间范围内是否能保持不变,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单链路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第一测量值与第一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及将所述第二测量值与第二无线链路的两个阈值进行比较,以确定是否需要将所述双连接系统由单链路工作模式切换为复制工作模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建江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顺舟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