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边坡支护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647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支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边坡支护,包括:承压板,所述承压板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锚杆本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辅助机构,在锚杆本体放入土层中发挥锚固作用时,进一步提高锚杆本体的纵向锚固力,同时对周围的水含量进行监测,从而避免由于压力型锚杆注浆体受压膨胀增大了与周围土体之间的极限摩阻力,其承载能力和变形性能比拉力型锚杆增强,理论上具有较高的锚固力和可靠性,然而实际使用中,由于注浆体的受力是由单向轴心抗压强度控制,力学强度低,导致因此能提供的抗拔力小的问题,导致锚杆的锚固力和可靠性发生下降的问题,提高了边坡支护的作用。边坡支护的作用。边坡支护的作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边坡支护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边坡支护设备领域,具体为一种高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边坡支护。

技术介绍

[0002]边坡支护是指为保证边坡及其环境的安全,对边坡采取的支挡、加固与防护措施。常用的支护结构型式有:重力式挡墙、扶壁式挡墙、悬臂式支护、板肋式或格构式锚杆挡墙支护、排桩式锚杆挡墙支护、锚喷支护、坡率法。
[0003]锚杆
中,锚杆作为直接深入地层的受拉构件,其抗拔性能至关重要。锚杆广泛应用于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以及水利、水电、交通、铁道、矿山等工程建设中,包括地下工程、采矿工程、抗浮工程、抗浮抗倾覆工程、基坑与边坡维护等等。
[0004]根据应力传递方式,锚杆可分为拉力型锚杆和压力型锚杆。拉力型锚杆的锚杆杆体直接与注浆体粘结,通过锚杆杆体与注浆体的粘结力实现锚杆与土体之间的锚固;压力型锚杆可将锚杆杆体的拉力转化为注浆体的压力,充分利用注浆体较好的抗压性,通过承载体对注浆体施加压应力,使注浆体与周围岩土体产生摩阻力,以提供锚杆所需的承载力。
[0005]由于压力型锚杆注浆体受压膨胀增大了与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边坡支护,包括:承压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承压板(1)的下端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锚杆本体(2),所述承压板(1)的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有均匀分布的辅助机构(3),由于对提高锚杆本体(2)的纵向锚固力,同时对周围的水含量进行监测。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辅助机构(3)包括开设于锚杆本体(2)上端外表面的第一安装槽(31),所述第一安装槽(31)分为两端,所述第一安装槽(31)的上端部分的直径小于第一安装槽(31)下端部分的直径,所述承压板(1)的内表面靠近第一安装槽(31)的下端位置贯穿开设有均匀分布的第二安装槽(34),所述第二安装槽(34)的内部设置有第一锚固杆(35),所述第一锚固杆(35)的一侧外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螺纹连接有转杆(36),所述转杆(36)的一端固定安装有齿轮(30),所述齿轮(30)与齿板(33)啮合连接,所述承压板(1)的左侧内表面靠近中间位置设置的第一锚固杆(35)的外表面靠近一侧边缘位置开设有第三安装槽(37),所述第三安装槽(37)的内部设置有测温光纤(38)所述第三安装槽(37)的内部靠近测温光纤(38)的位置设置有电阻丝(3112)。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稳定性的岩土工程边坡支护,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安装槽(37)的一端内表面靠近中间位置固定安装有第一气囊(39),所述电阻丝(3112)固定安装与第一气囊(39)的一侧内壁靠近中间位置,所述第一气囊(39)的一端与测温光纤(38)固定连接,所述第一锚固杆(35)的内表面靠近第三安装槽(37)的一侧固定安装有第二气囊(310),所述第二气囊(310)的内底面靠近中间位置贯穿连接有第一连接管(311),所述第一连接管(311)的一端与第一气囊(39)贯穿连接,靠近所述第二气囊(310)的第二安装槽(34)的一端内径小于另一端内径。4.根据权利要求3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祝荃芃陈芦燕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