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经颅电刺激脑病治疗仪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6439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3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脑疾病治疗仪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经颅电刺激脑病治疗仪,包括刺激信号发生器、神经元活化器、脚踏刺激装置和神经肌肉刺激电极,所述神经元活化器包括前盖、后盖和顶盖,所述前盖的尾端两侧均通过侧固装置与后盖活动连接,所述顶盖的顶部通过紧固装置与侧固装置固定连接;所述侧固装置包括侧架,所述侧架的两侧分别卡扣式滑动连接有前伸板和后伸板,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以经颅电刺激为主、神经肌肉电刺激为辅的脑病治疗仪,其安全、可靠,采用非介入方式激活人体的自愈机制,治疗脑卒中及后遗症、脑动脉硬化、脑供血不足、血管性痴呆、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以及头晕、头痛、失眠、抑郁等疾病及症状。抑郁等疾病及症状。抑郁等疾病及症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经颅电刺激脑病治疗仪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脑疾病治疗仪
,具体为一种经颅电刺激脑病治疗仪。

技术介绍

[0002]电刺激疗法就是使用人造电场(外加电场)施加在人体的特定部位,进而治疗或者防治某种疾病的方法。这是一种简单且直接有效的、科学的物理治疗方法。
[0003]神经系统疾病会导致大量神经元凋亡,同时大脑皮层兴奋性的平衡遭到破坏,且受损区存在血流减少等异常改变。经颅电刺激技术就是利用电压或电流发生设备产生电压(流),通过电极直接与刺激对象的头部表皮接触,从而产生的电场或者注入的电流可以改变神经元膜表面的电荷分布,进而影响神经递质的释放,减少异常脑电的发生,增加神经元突触的可塑性。最终可以改变神经兴奋性,改善脑部的血液循环,修复损伤的神经元,改善刺激对象的大脑功能;神经肌肉电刺激疗法(NMES)就是使用外加电场施加在人体的经络,穴位以及病变等部位,进而治疗或者防治某种疾病的方法。
[0004]近年来,电刺激疗法得以在医疗领域得到迅速的发展和应用,主要是因为电刺激疗法适应症广泛,治疗效果显著,而且具有无创、疼痛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经颅电刺激脑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包括刺激信号发生器(1)、神经元活化器(2)、脚踏刺激装置(3)和神经肌肉刺激电极(4),所述神经元活化器(2)包括前盖(21)、后盖(22)和顶盖(23),所述前盖(21)的尾端两侧均通过侧固装置(24)与后盖(22)活动连接,所述顶盖(23)的顶部通过紧固装置(25)与侧固装置(24)固定连接;所述侧固装置(24)包括侧架(241),所述侧架(241)的两侧分别卡扣式滑动连接有前伸板(242)和后伸板(243),所述前伸板(242)和后伸板(243)的前端均滑动连接有活动杆(244),所述活动杆(244)的内端固定连接有齿盘(245),所述齿盘(245)的外部两侧均啮合连接有齿条(246),所述齿条(246)固定于侧架(241)内部,所述活动杆(244)的外端固定连接有按钮(247),所述按钮(247)的内侧设置有锁止弹簧(248),所述侧架(241)的表面且与按钮(247)相对应的位置开设有活动槽(249);所述紧固装置(25)包括活动架(251)和锁止架(252),所述活动架(251)前端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弹片(253),所述弹片(253)的外侧前端固定连接有卡块(254),所述锁止架(252)的相对两侧内壁表面均等距开设有卡槽(255),所述卡槽(255)与卡块(254)为卡扣连接;所述神经元活化器(2)、脚踏刺激装置(3)和神经肌肉刺激电极(4)均可通过尾线与刺激信号发生器(1)电性连接,所述前盖(21)、后盖(22)、顶盖(24)和侧架(241)的内侧均设置有穴位刺激电极(2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经颅电刺激脑病治疗仪,其特征在于:所述锁止弹簧(248)套接于活动杆(244)上,且分别位于按钮(247)与前伸板(242)和按钮(247)与后伸板(243)之间,所述前伸板(242)分别对应固定于前盖(21)的两侧端部,所述后伸板(243)分别对应固定于后盖(22)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作东
申请(专利权)人:哈尔滨奥博医疗器械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