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提升蓄电池耐振动性能的固定卡扣及蓄电池
[0001]本技术属于铅酸蓄电池
,具体涉及一种可提升蓄电池抗振动性能的固定卡扣及蓄电池。
技术介绍
[0002]根据国家法规要求,商用车车型逐步向“国标VI”标准切换,为了满足该要求,国内汽车主机厂需将蓄电池布局采用后置式或叠放式设计。但当蓄电池采用后置式或叠放式安装后,车辆在运行过程中,振动对比原蓄电池安装位置,振动加速度会有明显上升。对于重型卡车而言,尾部工况更为恶劣。进而导致蓄电池出现板耳断、栅筋断等失效模式,降低了蓄电池的使用寿命。为提高蓄电池的耐振动性能,国内不少主机厂要求商用车蓄电池的耐振动性能不仅要满足国标5G振动要求,而且要达到欧标EN
‑
V4级别,甚至还有主机厂提出将商用车蓄电池振动级别提升至6G、7G级别,故如何提高蓄电池的耐振动性能,已成为当前蓄电池制造企业的一个技术挑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现有技术的难点,经过振动失效电池及旧件电池解剖分析发现,极群汇流排与板耳融合位置板耳断裂是蓄电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提升蓄电池耐振动性能的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与各极群一一对应的固定卡扣本体,所述固定卡扣本体上部四周有支撑块(2),固定卡扣本体两侧内部有导流腔(4),固定卡扣本体下部两侧分别有一组极耳加胶通道组,每组极耳加胶通道组包括两列对称设置的极耳加胶通道列,每列极耳加胶通道列包括多个用于在极耳间隙填充热熔胶将极耳固定的极耳加胶通道,加胶入口(3)经导流腔(4)连通各列极耳加胶通道列。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蓄电池耐振动性能的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加胶入口(3)与导流腔(4)中部相对应,导流腔(4)与一列极耳加胶通道列中的各极耳加胶通道入口(5)相贯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提升蓄电池耐振动性能的固定卡扣,其特征在于:每组极耳加胶通道组的两列极耳加胶通道列分别位于极群的极耳两侧。4.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源伟,李朋,高国兴,康军,
申请(专利权)人:骆驼集团华中蓄电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