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3790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其包括基座,设于基座上的入壳导向单元,以及分设于入壳导向单元两侧的入壳驱使单元和壳体定位机构。入壳导向单元上设有导入口,壳体定位机构能够驱动壳体,以使壳体的电芯入口正对导入口;入壳驱使单元包括电芯导向台,以及至少两组入壳机构,电芯可导向移动于电芯导向台上,各入壳机构均具有可在趋近和远离入壳导向单元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夹持部,各夹持部能够交替夹持着电芯向着导入口推进,以驱使电芯通过导入口后进入壳体内。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利用至少两组的入壳机构交替夹持电芯送入壳体,由此提高电芯进入壳体的连贯性,减少电芯入壳时间从而提高电芯和壳体的组装效率。装效率。装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刀片电池入壳设备


[0001]本技术涉及电池生产
,特别涉及一种刀片电池入壳设备。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动力电池行业发展,电池企业间的竞争将愈加激烈,提高产品质量同时扩大产能成为公司的的战略方向。锂电池生产的关键设备是产品产能和质量的重要保证,高效的电芯转运机构成为提高设备产能的重要因素之一。
[0003]在电池生产过程中,需要将电芯放入壳体内进行组装。传统的电芯入壳方式主要采用人工或机械手夹取的方式,即分别夹取电芯及壳体,然后将电芯装入壳体内。随着组装技术的成熟,人工的电芯入壳方式逐渐被取代,电芯入壳工序采用了单一入壳推送机构。但是,单一推送机构对电芯采用分多段入壳的方式,使得单一入壳机构耗费时间长,电芯与壳体的组装效率较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刀片电池入壳设备,以减少电芯入壳时间,提高电芯入壳连贯性从而提高组装效率。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包括基座,设于所述基座上的入壳导向单元,以及分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包括基座(1),设于所述基座(1)上的入壳导向单元,以及分设于所述入壳导向单元两侧的入壳驱使单元和壳体定位机构;所述壳体定位机构用于装载壳体(41),所述入壳驱使单元用于装载电芯(40);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导向单元上设有导入口(103),所述壳体定位机构能够驱动所述壳体(41),以使所述壳体(41)的电芯入口(410)正对所述导入口(103);所述入壳驱使单元包括电芯导向台(20),以及至少两组入壳机构;所述电芯(40)可导向移动于所述电芯导向台(20)上;各所述入壳机构均具有可在趋近和远离所述入壳导向单元的方向上往复移动的夹持部(211),各所述夹持部(211)能够交替夹持着所述电芯(40)向着所述导入口(103)推进,以驱使所述电芯(40)通过所述导入口(103)后进入所述壳体(41)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入壳导向单元包括设于所述基座(1)上的第一支架(100),以及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00)上、并上下贴合的上导向部(101)和下导向部(102);所述上导向部(101)和所述下导向部(102)的相对侧上均开设有缺口,所述上导向部(101)上的缺口和所述下导向部(102)上的缺口共同形成所述导入口(103)。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缺口的表面衬设有陶瓷层;或,所述上导向部(101)和所述下导向部(102)上所述缺口所在的部位均采用陶瓷材质。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上导向部(101)可上下移动地设于所述第一支架(100)上,且所述第一支架(100)上设有用于驱使所述上导向部(101)上下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10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刀片电池入壳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架(100)上设有撑口机构(11);所述撑口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栾世辉李凌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