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连接组件、电芯盖板及电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3573 阅读:9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1:0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连接组件、电芯盖板及电芯,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包括电极块和电连接件;电极块具有设于电芯盖板外侧的块本体,以及外凸于块本体的电连接体,电连接体能够穿经至电芯盖板的内侧;电连接件设于电芯盖板内侧,且电连接件连接于电连接体与电芯的极耳之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述的电连接组件,通过电极块的块本体设置在电芯盖板的外侧,外凸于块本体的电连接体穿经至电芯盖板的内侧并与电连接件相连,能够增大电极块与外部部件的焊接面积,从而利于提高电连接组件的过电流能力。能力。能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连接组件、电芯盖板及电芯


[0001]本技术涉及电芯
,特别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同时,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电连接组件的电芯盖板。另外,本技术还涉及一种具有该电芯盖板的电芯。

技术介绍

[0002]随着动力电池的普及,人们对于电芯和电池系统快充性能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电连接组件包括极柱和电极块,是设置在电芯盖板上的关键部件,用于将电芯内部极耳与外部部件(例如汇流排)相连接。电极块与外部构件有限焊接面积的多少直接影响电连接组件的过电流能力,进而影响电芯的快充性能。
[0003]但现有技术中,电连接组件中的电极块整体布置在电芯盖板的外侧,极柱的底板位于电芯盖板的内侧,极柱的柱体部分穿经电芯盖板与电极块上通孔相连。这种结构的电连接组件使得电极块与外部部件的有效焊接面积受到限制,从而不利于电连接组件过电流能力的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本技术旨在提出一种电连接组件,以提高电连接组件的过电流能力。
[0005]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0006]一种电连接组件,设于电芯盖板上,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电极块和电连接件,其中,
[0007]所述电极块具有设于所述电芯盖板外侧的块本体,以及外凸于所述块本体的电连接体,所述电连接体能够穿经至所述电芯盖板的内侧;
[0008]所述电连接件设于所述电芯盖板内侧,且所述电连接件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体与电芯的极耳之间。
[0009]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体呈柱状。
[0010]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件上开设有安装孔,所述电连接体的自由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中。
[0011]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体的外周设有抵接面,所述抵接面因所述电连接体于所述安装孔内的插设而抵接于所述电连接件上。
[0012]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体和所述电连接件通过压焊工艺焊接相连。
[001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14]本技术所述的电连接组件,通过电极块的块本体设置在电芯盖板的外侧,外凸于块本体的电连接体穿经至电芯盖板的内侧并与电连接件相连,能够增大电极块与外部部件的焊接面积,从而利于提高电连接组件的过电流能力。
[0015]此外,柱状的电连接体结构简单,便于在块本体上布置实施。安装孔的结构简单,
利于实现电连接体和电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抵接面的设置利于提高电极块和电连接件之间的连接效果。采用压焊工艺将电连接体与电连接件焊接相连,利于进一步提高电连接组件的过电流能力。
[0016]另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芯盖板,包括盖板本体,所述电芯盖板还包括设于所述盖板本体上的如上所述的电连接组件;
[0017]且所述电连接组件与所述盖板本体之间绝缘分隔。
[0018]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本体和所述块本体之间设有构成两者绝缘分隔的第一绝缘件;
[0019]所述电连接体穿经所述第一绝缘件设置。
[0020]进一步的,所述电连接体和所述盖板本体之间设有构成两者绝缘密封的密封件。
[0021]进一步的,所述盖板本体和所述电连接件之间设有构成两者绝缘分隔的第二绝缘件;
[0022]所述电连接体穿经所述第二绝缘件而与所述电连接件电连接。
[0023]相对于现有技术,本技术具有以下优势:
[0024]本技术所述的电芯盖板,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电连接组件,能够提高电芯的过电流能力,从而具有较好的实用性。
[0025]另外,第一绝缘件利于实现盖板本体与块本体之间的绝缘分隔,密封件利于实现电连接体与盖板本体之间的绝缘密封,第二绝缘件利于实现盖板本体和电连接件之间的绝缘分隔。
[0026]此外,本技术的另一目的在于提出一种电芯,所述电芯具有如上所述的电芯盖板。
[0027]本技术所述的电芯,通过设置如上所述的电芯盖板,利于提高电芯的过电流能力,从而利于提高电芯的快充性能。
附图说明
[0028]构成本技术的一部分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29]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连接组件的爆炸图;
[0030]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1]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2]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极块在其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3]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一所述的电极块在另一视角下的结构示意图;
[0034]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电芯盖板的爆炸图;
[0035]图7为本技术实施例二所述的电芯盖板的结构示意图;
[0036]图8为图7的俯视图;
[0037]图9为图8的A

A方向剖视图。
[0038]附图标记说明:
[0039]1、电极块;2、电连接件;3、盖板本体;4、第二绝缘件;5、第一绝缘件;6、密封件;
[0040]101、电连接体;1011、抵接面;102、块本体;
[0041]201、保护套;202、安装孔;
[0042]301、防爆阀;3011、保护膜;302、注液孔;303、嵌装槽;304、第二通孔;305、防爆阀安装孔;
[0043]401、过液孔;402、第一凹槽;403、第二凹槽;404、第三通孔;
[0044]501、第一通孔。
具体实施方式
[0045]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46]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若出现“上”、“下”、“内”、“背”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其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此外,若出现“第一”、“第二”等术语,其也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0047]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技术。
[0048]实施例一
[0049]本实施例涉及一种电连接组件,设于电芯盖板上。整体构成上,该电连接组件包括电极块1和电连接件2。其中,电极块1具有设于电芯盖板外侧的块本体102,以及外凸于块本体102的电连接体101,电连接体101能够穿经至电芯盖板的内侧。电连接件2设于电芯盖板内侧,且电连接件2连接于电连接体101与电芯的极耳之间。
[0050]基于如上整体介绍,本实施例中所述的电连接组件的一种示例性结构如图1至图3中所示,其中,电芯盖板可采用现有技术中成熟的结构,为凸显电极块1和电连接件2的结构,图中并未示出电芯盖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连接组件,设于电芯盖板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组件包括电极块(1)和电连接件(2),其中,所述电极块(1)具有设于所述电芯盖板外侧的块本体(102),以及外凸于所述块本体(102)的电连接体(101),所述电连接体(101)能够穿经至所述电芯盖板的内侧;所述电连接件(2)设于所述电芯盖板内侧,且所述电连接件(2)连接于所述电连接体(101)与电芯的极耳之间。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体(101)呈柱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件(2)上开设有安装孔(202),所述电连接体(101)的自由端插设于所述安装孔(202)中。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体(101)的外周设有抵接面(1011),所述抵接面(1011)因所述电连接体(101)于所述安装孔(202)内的插设而抵接于所述电连接件(2)上。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电连接组件,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左帆帆姬嘉帅宁亚军王俊于东朋夏天军刘峰
申请(专利权)人:蜂巢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