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2718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5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包括海水加热器、供暖器和解析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加热器通过智能控制阀连接海水入口,所述海水加热器对海水进行加热,加热之后获得的高温水蒸气输入到供暖器;所述供暖器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顶部设置有热空气出口,中部一侧设置有水蒸气输入口用于高温水蒸气输入,中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布液装置一,布液装置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储蓄罐一连接;高浓度离子液体经布液装置一自上而下处于降膜状态流动,高温水蒸气中的部分水分被高浓度离子液体吸收,高浓度离子液体变成低浓度离子液体进入储蓄罐一;本发明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在海水处理、水资源等领域。水资源等领域。水资源等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海水淡化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为了有效解决淡水资源短缺问题,通过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得到需要的淡水这一方法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发展已经具有不错的成效,现在大规模利用的淡化技术包括有多级闪蒸法、多效蒸馏法和反渗透法,这些方法对于淡化后产生蒸汽中的热量没有进行有效的利用,资源出现浪费。在某一些场所中,我们就可以想办法合理利用进行海水淡化处理产生的热量,例如在海面上行驶的船只,长期生活在海面的船员在生活中必然需要大量的生活淡水,在低温条件下需要供暖,就十分需要这类两种功能皆实现的设备。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
[0004]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是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包括海水加热器、供暖器和解析器;其特征在于:
[0005]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包括海水加热器、供暖器和解析器;其特征在于:
[0006]所述海水加热器通过智能控制阀连接海水入口,所述海水加热器对海水进行加热,加热之后获得的高温水蒸气输入到供暖器;
[0007]所述供暖器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顶部设置有热空气出口,中部一侧设置有水蒸气输入口用于高温水蒸气输入,中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布液装置一,布液装置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储蓄罐一连接;高浓度离子液体经布液装置一自上而下处于降膜状态流动,高温水蒸气中的部分水分被高浓度离子液体吸收,高浓度离子液体变成低浓度离子液体进入储蓄罐一;高温水蒸气中的另一部分水分被从空气入口输入的空气吸收,变为湿热空气从热空气出口流出;
[0008]所述解析器内一侧设置有布液装置二,另一侧设置有制冷板;布液装置二的顶部通过控制泵一和管路一连接所述储蓄罐一,布液装置二的底部通过控制泵二和管路二连接储蓄罐二和布液装置一的顶部,所述布液装置二的背面设置有导热管线,所述导热管线由太阳能集热板提供热量;
[0009]所述储蓄罐一内的低浓度离子液体通过控制泵一和管路一进入布液装置二的顶部,低浓度离子液体经布液装置二自上而下处于降膜状态流动,并经导热管线加热浓缩成高浓度离子液体,同时,浓缩过程中产生水蒸气,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制冷板冷凝成液态水,从淡水出口排出;得到的高浓度离子液体通过控制泵二和管路二进入储蓄罐二中和布液装置一的顶部,实现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
[0010]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海水加热器还设置有第二高温水蒸气出口和入口,第二高温水蒸气出口通过管路三、控制阀和布液装置二与入口连接,所述海水加热器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为布液装置二提供热能,高温水蒸气与低浓
度离子液体换热后再通过入口流回海水加热器内。
[0011]根据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的优选方案,所述装置还包括光伏太阳能板和蓄电池,光伏太阳能板将太阳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中,并为装置提供电能。
[0012]本专利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的有益效果是:
[0013]1)、充分利用海水淡化过程中蒸汽的热量,采用双重吸收,将海水淡化和供暖相结合,在实现从海水中获取水资源的同时,向室内或者其他设备提供所需要的热空气;
[0014]2)、本专利技术可以完全利用太阳能,可以在太阳能充足及能源匮乏的情况下使用;
[0015]3)、采用浓离子液体水溶液的浓度梯度实现能量储存的功能。
[0016]本专利技术可广泛应用在海水处理、水资源等领域。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供电系统连接示意图。
[0019]图3为空心管一42的布置图。
[0020]图4为空心管二52的布置图。
[0021]图5为布液器一41的连接示意图。
[0022]图6为布液器二51的连接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
[0024]参见图1至图6,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包括海水加热器1、供暖器2和解析器3;
[0025]所述海水加热器1通过智能控制阀14连接海水入口,所述海水加热器1对海水01进行加热,加热之后获得的高温水蒸气02输入到供暖器2;
[0026]所述供暖器2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04,顶部设置有热空气出口05,中部一侧设置有水蒸气输入口用于高温水蒸气02输入,中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布液装置一4,布液装置一4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储蓄罐一08连接;高浓度离子液体03经布液装置一4自上而下处于降膜状态流动,高温水蒸气02中的部分水分被高浓度离子液体吸收,高浓度离子液体变成低浓度离子液体进入储蓄罐一08;高温水蒸气02中的另一部分水分被从空气入口04输入的空气吸收,变为湿热空气从热空气出口05流出;
[0027]所述解析器3内一侧设置有布液装置二5,另一侧设置有制冷板11;布液装置二5的顶部通过控制泵一16和管路一连接所述储蓄罐一08,布液装置二5的底部通过控制泵二17和管路二连接储蓄罐二09和布液装置一4的顶部,所述布液装置二5的侧壁设置有导热管线15,所述导热管线15由太阳能集热板10提供热量;
[0028]所述储蓄罐一08内的低浓度离子液体通过控制泵一16和管路一进入布液装置二5的顶部,低浓度离子液体经布液装置二5自上而下处于降膜状态流动,并经导热管线15加热浓缩成高浓度离子液体,同时,浓缩过程中产生水蒸气07,产生的水蒸气通过制冷板11冷凝成液态水,从淡水出口22排出;得到的高浓度离子液体通过控制泵二17和管路二进入储蓄罐二09中和布液装置一4的顶部,实现离子液体的循环利用。
[0029]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海水加热器1还设置有第二高温水蒸气出口13和入口12,第
二高温水蒸气出口通过管路三、控制阀06和布液装置二5与入口12连接,当太阳能集热板10提供的热量不足时,所述海水加热器1产生的高温水蒸气为布液装置二5提供热能,高温水蒸气与低浓度离子液体换热后,再通过入口12流回海水加热器1内。
[0030]在具体实施例中,参见图3至图6,布液装置一、二均分别由布液器一41和若干水平布置的空心管一42构成,布液装置二由布液器二51和若干水平布置的空心管二52构成,低浓度离子液体03和高浓度离子液体分别进入布液器二51和布液器一41中,再自上而下经空心管外壁处于降膜状态流动,在空心管二52中有高温水蒸气,并且在空心管二52的管壁上布置有导热管线15。
[0031]在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还包括光伏太阳能板19和蓄电池20,光伏太阳能板19将太阳转换成电能存储在蓄电池20中,并为装置提供电能。整个装置所需要的电量都是利用太阳能光伏板19在光照条件充足的时候发电所得,太阳能光伏板19发出的电是先进入蓄电池20中储存,在设备工作时经过逆变控制器21输出所需要的交流电或是直流电。
[0032]本专利技术的工作流程及处理方法为:...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海水淡化供暖一体化装置,包括海水加热器(1)、供暖器(2)和解析器(3);其特征在于:所述海水加热器(1)通过智能控制阀(14)连接海水入口,所述海水加热器(1)对海水(01)进行加热,加热之后获得的高温水蒸气(02)输入到供暖器(2);所述供暖器(2)的底部设置有空气入口(04),顶部设置有热空气出口(05),所述供暖器(2)中部一侧设置有水蒸气输入口用于高温水蒸气(02)输入,所述供暖器(2)中部的另一侧设置有布液装置一(4),布液装置一(4)的底部通过管路与储蓄罐一(08)连接;高浓度离子液体(03)经布液装置一(4)自上而下处于降膜状态流动,高温水蒸气(02)中的部分水分被高浓度离子液体吸收,高浓度离子液体变成低浓度离子液体进入储蓄罐一(08);高温水蒸气(02)中的另一部分水分被从空气入口(04)输入的空气吸收,变为湿热空气从热空气出口(05)流出;所述解析器(3)内一侧设置有布液装置二(5),另一侧设置有制冷板(11);布液装置二(5)的顶部通过控制泵一(16)和管路一连接所述储蓄罐一(08),布液装置二(5)的底部通过控制泵二(17)和管路二连接储蓄罐二(09)和布液装置一(4)的顶部,所述布液装置二(5)的侧壁设置有导热管线(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芳芳王怡彬王超李国培沈振金听祥陈刚张雷刚
申请(专利权)人:郑州轻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