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干细胞培养方法及其接种培养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62371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干细胞培养方法及其接种培养装置,涉及干细胞接种培养技术领域;为了提升稀释操作的可靠性和便捷性;该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稀释机构,稀释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多个稀释组件,稀释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所述稀释组件包括:第一稀释筒,第一稀释筒一侧外壁设置有刻度线,顶部的第一稀释筒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顶杆;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取样品菌液,取用量等同于定量输送腔容积的1倍;在第一稀释筒和第二稀释筒内注入稀释液,稀释液的注入量为定量输送腔容积的9倍。本发明专利技术操作简单,在稀释过程中无需多次量测,保障了稀释倍数的准确度,且不予外界空气接触,有效防止了其余菌落混入,提升了可靠性。提升了可靠性。提升了可靠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干细胞培养方法及其接种培养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干细胞接种培养
,尤其涉及一种干细胞培养方法及其接种培养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干细胞具有针对适当信号作出响应,自我更新或分化为多种类型细胞的独特能力。这些特性使得干细胞具有强大的组织修复、置换和再生能力,在人类干细胞在医学研究中备受关注;在干细胞培养过程中,需要对菌液进行稀释,再置于培养皿中培养;在稀释操作时,需要反复取用并置于新的稀释液中,以便于达到指定的稀释浓度,虽能够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但是操作过程繁琐不便,且容易混入空气中的其它菌落,因此,还有待改进。
[0003]经检索,中国专利申请号为CN202020509125.8的专利,公开了一种带稀释菌液凹槽的接种环,接种环由一体成型的玻璃制成,接种环设有手柄、环圈以及设置在手柄和环圈之间的环杆,环杆的一端连接在环圈的一侧外径上,在环圈的另一侧且位于环圈1/2厚度处设置有一道周向分布在环圈外径面的菌液稀释浅槽,菌液稀释浅槽横跨环圈另一侧的半个周面,菌液稀释浅槽设置有平行于环圈端面的两个第一侧壁以及垂直于环圈端面的两个第二侧壁,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之间以及第一侧壁与环圈的外径面之间通过圆滑的倒角相衔接,且第二侧壁与环圈的外径之间以及第一侧壁与菌液稀释浅槽底面之间相互垂直。上述专利中的接种环存在以下不足:虽能够满足一定的使用需求,但是在稀释操作时,操作不便,不易精准控制稀释倍率,且容易混入空气中的其它菌落,因此,还有待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干细胞培养方法及其接种培养装置。
[000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干细胞接种培养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安装有稀释机构,稀释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多个稀释组件,稀释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所述稀释组件包括:第一稀释筒,第一稀释筒一侧外壁设置有刻度线,顶部的第一稀释筒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顶杆;第一定量输送室,第一定量输送室分别设置于第一稀释筒底部,第一定量输送室与第一稀释筒呈交替分布设置;第一定量输送室上下外壁开设有通口,第一定量输送室内部通过上下两个通口与相连的两个第一稀释筒的内部导通;第一导通控制部,第一导通控制部包括转动盘和分隔块,转动盘固定于分隔块一侧的中心位置,转动盘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定量输送室的一侧;所述分隔块外壁固定有密封胶垫,分隔块通过密封胶垫密封的转动于第一定量输送室内壁;分隔块呈与第一定量输送室相适配的蝶形结构,分隔块与第一定量输送室的内壁之间构成两个对称的定量输送腔。
[0006]优选的:所述稀释组件还包括:连接室,连接室设置于最底部第一定量输送室的下方,连接室通过通口与第一定量输送室相导通;第二稀释筒,第二稀释筒的结构与第一稀释筒相同,最下方的第二稀释筒通过连接管与连接室相导通;第二定量输送室,第二定量输送室的结构与第一定量输送室相同,第二定量输送室设置于第二稀释筒上方,第二定量输送室与第二稀释筒呈交替分布设置;第二导通控制部,第二导通控制部安装于第二定量输送室处,第二导通控制部于第一导通控制部结构相同。
[0007]进一步的: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转动座,第一转动座可转动的安装于底座上;支撑架,支撑架固定于第一转动座顶部的中心位置;横杆,横杆固定于支撑架的顶端两侧外壁;固定架,固定架可转动的安装于横杆外壁,一个第一稀释筒和一个第二稀释筒分别固定于固定架的两端内壁;固定件,固定件安装于固定架上,用于将固定架固定于横杆上,并对固定架的角度进行限位。
[0008]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销,横杆和固定架上开设有销孔,固定销可拆卸的插接于销孔内;弹簧,弹簧的两端分别固定于固定销一端和固定架的一侧外壁;拉环,拉环固定于固定销的顶端。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一种优选的:所述第一稀释筒和第二稀释筒的一侧外壁均设置有通液管,所述通液管内转动连接有阀体,阀体一端固定有控制旋钮。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优选的:所述通液管一端内壁固定有胶膜,胶膜上开设有微缝,微缝在胶膜未形变的情况下保持密闭状态;通液管配合使用有L型插管,L型插管顶端设置有加液斗,L型插管可拆卸的插接于通液管内。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再进一步的方案: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培养机构,所述培养机构包括:第二转动座,第二转动座可转动的安装于底座顶部;培养室,培养室固定于第二转动座顶部外壁;培养皿,培养皿放置于培养室内侧。
[0012]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所述培养室一侧外壁固定有均匀分布的挡帘。
[0013]在前述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培养室一侧内壁固定有控温组件。
[0014]一种干细胞培养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取样品菌液,取用量等同于定量输送腔容积的1倍;S2:在第一稀释筒和第二稀释筒内注入稀释液,稀释液的注入量为定量输送腔容积的9倍;S3:将样品菌液注入到最上方第一稀释筒中;S4:充分混合后旋拧下方的转动盘,将第一稀释筒中的稀释菌液通过定量输送腔排入到下一个第一稀释筒中,排入量为定量输送腔的容积;
S5: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稀释到指定倍数;S6:从通液管处将稀释完成的菌液取出;S7:将涂布器杀菌处理后,蘸取取出的菌液;S8:利用涂布器将菌液涂布于带有培养皿的培养基上进行培养。
[0015]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1.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稀释筒、第一定量输送室和分隔块等结构,能够在进行稀释处理时,将稀释液注入各第一稀释筒内,由于定量输送腔的容积为固定值,因此,控制注入第一稀释筒内的稀释液为定量输送腔容积的固定倍数,如9倍时,旋转转动盘,带动分隔块转动,将定量输送腔首先与上方的第一稀释筒导通,使上方的液体进入并充满定量输送腔后,旋转转动盘,使定量输送腔与下方的第一稀释筒导通,将定量输送腔内的液体排入至下方第一稀释筒内,与对应倍数的稀释液混合,从而达到稀释的目的,重复上述步骤,直至稀释到指定倍数,该方式操作简单,在稀释过程中无需多次量测,保障了稀释倍数的准确度,且不予外界空气接触,有效防止了其余菌落混入,提升了可靠性。
[0016]2.通过设置第二稀释筒、第二定量输送室等结构,能够提升了可稀释的倍数,且避免了整体结构过长的情况,节约了空间,提升了实用性;通过设置固定架、横杆等结构,能够方便的转动稀释组件,从而利于颠倒第一稀释筒和第二稀释筒的上下两端,从而便于控制其内部的液体按指定方向流动,提升了实用性。
[0017]3.通过设置固定销、弹簧等结构,能够根据需求,将固定销插入销孔内,从而对稀释组件的角度进行限位,在需要翻转稀释组件时,仅需将固定销从销孔内拔出,将固定架旋转180
°
后再将固定销插入销孔内即可,提升了实用性。
[0018]4.通过设置控制旋钮、通液管等结构,能够方便的从通液管处加液取液,提升了实用性;通过设置加液斗、L型插管和胶膜等结构,能够根据需求,将L型插管插入胶膜的微缝内,将加液斗与通液管相导通,进而可方便的从加液斗处加液,提升了实用性。
附图说明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干细胞接种培养装置,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稀释机构,稀释机构包括支撑组件和多个稀释组件,稀释组件安装于支撑组件上;所述稀释组件包括:第一稀释筒(4),第一稀释筒(4)一侧外壁设置有刻度线(20),顶部的第一稀释筒(4)上可拆卸的安装有顶杆(14);第一定量输送室(5),第一定量输送室(5)分别设置于第一稀释筒(4)底部,第一定量输送室(5)与第一稀释筒(4)呈交替分布设置;第一定量输送室(5)上下外壁开设有通口(15),第一定量输送室(5)内部通过上下两个通口(15)与相连的两个第一稀释筒(4)的内部导通;第一导通控制部,第一导通控制部包括转动盘(10)和分隔块(24),转动盘(10)固定于分隔块(24)一侧的中心位置,转动盘(10)可转动的安装于第一定量输送室(5)的一侧;所述分隔块(24)外壁固定有密封胶垫(23),分隔块(24)通过密封胶垫(23)密封的转动于第一定量输送室(5)内壁;分隔块(24)呈与第一定量输送室(5)相适配的蝶形结构,分隔块(24)与第一定量输送室(5)的内壁之间构成两个对称的定量输送腔(2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干细胞接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稀释组件还包括:连接室(18),连接室(18)设置于最底部第一定量输送室(5)的下方,连接室(18)通过通口(15)与第一定量输送室(5)相导通;第二稀释筒(21),第二稀释筒(21)的结构与第一稀释筒(4)相同,最下方的第二稀释筒(21)通过连接管(17)与连接室(18)相导通;第二定量输送室(16),第二定量输送室(16)的结构与第一定量输送室(5)相同,第二定量输送室(16)设置于第二稀释筒(21)上方,第二定量输送室(16)与第二稀释筒(21)呈交替分布设置;第二导通控制部,第二导通控制部安装于第二定量输送室(16)处,第二导通控制部于第一导通控制部结构相同。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干细胞接种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组件包括:第一转动座(2),第一转动座(2)可转动的安装于底座(1)上;支撑架(3),支撑架(3)固定于第一转动座(2)顶部的中心位置;横杆(13),横杆(13)固定于支撑架(3)的顶端两侧外壁;固定架(22),固定架(22)可转动的安装于横杆(13)外壁,一个第一稀释筒(4)和一个第二稀释筒(21)分别固定于固定架(22)的两端内壁;固定件,固定件安装于固定架(22)上,用于将固定架(2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建敏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明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