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61330 阅读:5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码头结构本体和运输系统,所述码头结构本体设置在码头地基上,所述运输系统一端与所述码头结构本体可滑移的连接,所述运输系统另一端用于连接地面,所述码头结构本体上端设置行车轨道。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伸到河中间的排架柱及可伸缩的皮带机、组装式行人踏步,灵活实现码头位置的变化,可把跨河方向的人、物运输,转化为就地的短距离竖直运输;因在预制板上预留了T型钢构,无论河岸发生怎样的摆动,船舶靠岸或在河道中间,船舶与码头的连接通道,均可沿T型钢构滑动;因采用了可伸缩型的皮带机和收缩组装式踏步,能保证整个码头运输通道在汛期灵活收放、增加了安全性。运输通道在汛期灵活收放、增加了安全性。运输通道在汛期灵活收放、增加了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港口水利工程
,具体是一种宽滩型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码头结构主要有重力式、高桩、板桩、斜码头和浮码头等型式。其中重力式码头有着耐久性好,抗震性强、对地面荷载适应性强、易于改造等优点,在一些地质条件好的区域被广泛应用;高桩和板桩码头在大水位差码头中比较常用的一种结构型式;浮式码头虽然对水位变幅的适应性较好,但其对船舶的适应程度有限,多适用于中小型码头;斜坡式码头对水位变幅的适应性好,但其斜坡道往往伸入江中较长,对河势、行洪及船舶通行有一定影响,多适用于河面开阔、主航道离岸较远的航段。
[0003]宽滩游荡性河道具有如下特征,河流在河道中部,距两岸大堤较远;同时,因子河槽两岸介质多为砂土等软基,在河道大流量条件下,河道泥沙淤积、河势游荡摆动,子河道不固定,河势不能控制。
[0004]宽滩游荡性河道给码头建设带来了巨大的难题,因河岸塌陷,河道变迁,目前多采用斜马道及趸船连接航道与大堤,因斜马道布置于宽滩之上,在大洪水时期,斜马道成为阻碍洪水的建筑物,多被冲毁或后期维修代价巨大。
[0005]中国部分河道,例如黄河下游,子河槽距离大堤之间的宽滩宽度巨大,一般在2~10km左右,如采用挖入式河港使子河道与通过一条水道与大堤连通,则工程量巨大,且挖入式河港及航道的泥沙淤积问题难以解决,工程耐久性无法保证。
[0006]抑或,在子河槽滩唇处建造港口,游客及货物运输到河道大堤外侧要经过长距离的宽滩才能到达安全高程,尤其是在汛期,河道来水迅猛,人员及物资从下船到上岸的时间段内,面临洪水威胁。
[0007]在宽滩内,建造长距离的货物传送装置,不仅增加设备投资,增加动力埙耗,当面对各类汛情时,拆装工作量巨大。

技术实现思路

[0008]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及其施工方法,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9]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包括码头结构本体和运输系统,所述码头结构本体设置在码头地基上,所述运输系统一端与所述码头结构本体可滑移的连接,所述运输系统另一端用于连接地面,所述码头结构本体上端设置行车轨道。
[0010]优选的,所述码头结构本体包括:
[0011]若干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的灌注桩组,所述灌注桩组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灌注桩,所述灌注桩固定设置在码头地基里;
[0012]承台,设置在所述灌注桩上端;
[0013]排架柱,根植于所述承台;
[0014]盖梁,设置在左右相邻的两个排架柱之间上端;
[0015]混凝土面板,前后相邻的两个盖梁之间设置混凝土面板;
[0016]混凝土面板上端左右两端设置行车轨道,所述行车轨道沿前后方向延伸。
[0017]优选的,所述行车轨道为T型钢构,所述混凝土面板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所述灌注桩为浇筑混凝土桩,所述承台为钢筋混凝土承台。
[0018]优选的,当左右相邻的两个灌注桩之间距离大于8m时,左右相邻的两个灌注桩之间设置联系梁。
[0019]优选的,所述盖梁的底部高程高于设计洪水位加一定超高。
[0020]优选的,所述运输系统包括:
[0021]可滑移的伸缩式皮带机,在一侧行车轨道上设置可滑移的伸缩式皮带机;可滑移的伸缩式皮带机,在另一侧行车轨道上设置可滑移的伸缩式导轨,所述伸缩式导轨上设置可滑动的步梯模块,所述步梯模块上设置有栏杆。
[0022]优选的,所述可滑移的伸缩式皮带机包括:
[0023]滑移块,所述滑移块与所述行车轨道滑动连接,且滑移块上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一安装板;
[0024]电机一,所述电机一固定设置在前侧的所述安装板,所述电机一与电机轴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贯穿前侧的所述安装板与后侧的所述安装板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的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锥齿轮一,所述锥齿轮一的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锥齿轮二,所述锥齿轮二与转动轴一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一与转动块固定连接;
[0025]两个固定板,所述两个固定板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所述安装板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靠近所述转动块的一端前后两侧的上下两部分别对称设有支铰座一,所述支铰座一与支铰杆一转动连接,上下两部的支铰杆一之间滑动设有导向板,所述导向板与螺纹杆一螺纹连接,且螺纹杆一贯穿导向板与所述转动块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远离导向板的一端为圆柱端,且螺纹杆一的圆柱端贯穿所述固定板与齿轮一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的上下两侧对称啮合有齿轮二,所述齿轮二通过转动轴二与所述固定板远离转动块的一端转动连接;
[0026]两个电机二,所述两个电机二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板远离转动块一端的中部,所述电机二与电动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的活动端与锥齿轮三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与锥齿轮四啮合,所述锥齿轮四与转动轴三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三滑动设置在前后两侧的所述安装板之间,且转动轴三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轮座,所述轮座与带轮一转动连接且轮座远离带轮一的一端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所述螺纹杆二,所述带轮一与所述转动轴三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与螺纹套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与所述齿轮二固定连接;
[0027]八个支撑壳,所述八个支撑壳分别与支铰杆一远离支铰座一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的内部设有支撑腔,所述支撑壳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转动槽,且转动槽与支撑腔连通,所述支撑腔的侧壁滑动设有齿条,所述齿条的上下两侧啮合有齿轮三,所述齿轮三与支铰杆二固定连接,靠近导向板一侧的支铰杆二与导向轮转动连接,且导向轮和导向板滚
动连接,远离导向板一侧的支铰杆二与带轮二转动连接;
[0028]传送带,所述传送带依次将左右两侧的带轮一、带轮二连接。
[0029]优选的,所述传送带的中部沿左右方向间隔均布设有若干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导向筒,所述两个导向筒分别与上下两侧分布的传送带接触,所述导向筒与通过转动轴四与安装座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与连接板一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远离安装座的一端对称设有支铰座二,所述支铰座二与支铰杆三转动连接,所述支铰杆三与支铰座三转动连接,所述支铰座三与伸缩杆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的活动端套设有第一弹簧,且伸缩杆的活动端与连接板二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与所述安装板固定连接。
[0030]优选的,还包括:
[0031]若干力传感器一:所述若干力传感器一沿行车轨道的行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在与伸缩式皮带机连接侧的行车轨道的上端,用于检测行车轨道受到的伸缩式皮带机对其上下垂直方向的作用力;
[0032]若干力传感器二:所述若干力传感器二沿行车轨道的行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在与伸缩式导轨连接侧的行车轨道的上端,用于检测行车轨道受到的伸缩式导轨对其上下垂直方向的作用力;
[0033]若干力传感器三:在混凝土面板上设置若干测力层,所述测力层内部设置力传感器三,用于检测混凝土面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码头结构本体和运输系统,所述码头结构本体设置在码头地基上,所述运输系统一端与所述码头结构本体可滑移的连接,所述运输系统另一端用于连接地面,所述码头结构本体上端设置行车轨道(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码头结构本体包括:若干沿前后方向间隔排列的灌注桩(1)组,所述灌注桩(1)组包括:沿左右方向间隔布置的灌注桩(1),所述灌注桩(1)固定设置在码头地基里;承台(2),设置在所述灌注桩(1)上端;排架柱(3),根植于所述承台(2);盖梁(5),设置在左右相邻的两个排架柱(3)之间上端;混凝土面板(6),前后相邻的两个盖梁(5)之间设置混凝土面板(6);混凝土面板(6)上端左右两端设置行车轨道(7),所述行车轨道(7)沿前后方向延伸。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车轨道(7)为T型钢构,所述混凝土面板(6)为现浇钢筋混凝土面板,所述灌注桩(1)为浇筑混凝土桩,所述承台(2)为钢筋混凝土承台。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当左右相邻的两个灌注桩(1)之间距离大于8m时,左右相邻的两个灌注桩(1)之间设置联系梁(4)。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梁(5)的底部高程高于设计洪水位加一定超高。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系统包括:可滑移的伸缩式皮带机(8),在一侧行车轨道(7)上设置可滑移的伸缩式皮带机(8);可滑移的伸缩式皮带机(8),在另一侧行车轨道(7)上设置可滑移的伸缩式导轨(9),所述伸缩式导轨(9)上设置可滑动的步梯模块(10),所述步梯模块(10)上设置有栏杆。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可滑移的伸缩式皮带机(8)包括:滑移块(48),所述滑移块(48)与所述行车轨道(7)滑动连接,且滑移块(48)上设有安装槽(4801),所述安装槽(4801)的前后两侧分别转动设有一安装板(12);电机一(25),所述电机一(25)固定设置在前侧的所述安装板(12),所述电机一(25)与电机轴(26)固定连接,所述电机轴(26)贯穿前侧的所述安装板(12)与后侧的所述安装板(12)转动连接,所述电机轴(26)的前后两侧对称连接有锥齿轮一(27),所述锥齿轮一(27)的左右两侧对称啮合有锥齿轮二(28),所述锥齿轮二(28)与转动轴一(29)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一(29)与转动块(47)固定连接;两个固定板(39),所述两个固定板(39)对称设置在前后两侧的所述安装板(12)之间的左右两侧,所述固定板(39)靠近所述转动块(47)的一端前后两侧的上下两部分别对称设有支铰座一(42),所述支铰座一(42)与支铰杆一(43)转动连接,上下两部的支铰杆一(43)之间滑动设有导向板(44),所述导向板(44)与螺纹杆一(46)螺纹连接,且螺纹杆一(46)贯穿导向板(44)与所述转动块(47)转动连接,所述螺纹杆一(46)远离导向板(44)的一端为圆柱端,且螺纹杆一(46)的圆柱端贯穿所述固定板(39)与齿轮一(40)固定连接,所述齿轮一
(40)的上下两侧对称啮合有齿轮二(30),所述齿轮二(30)通过转动轴二(41)与所述固定板(39)远离转动块(47)的一端转动连接;两个电机二(34),所述两个电机二(34)分别设置在左右两侧的所述固定板(39)远离转动块(47)一端的中部,所述电机二(34)与电动伸缩杆(35)固定连接,所述电动伸缩杆(35)的活动端与锥齿轮三(36)固定连接,所述锥齿轮三(36)与锥齿轮四(37)啮合,所述锥齿轮四(37)与转动轴三(38)固定连接,所述转动轴三(38)滑动设置在前后两侧的所述安装板(12)之间,且转动轴三(38)的前后两侧对称设有轮座(33),所述轮座(33)与带轮一(13)转动连接且轮座(33)远离带轮一(13)的一端上下两侧对称设有所述螺纹杆二(32),所述带轮一(13)与所述转动轴三(38)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二(32)与螺纹套(31)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31)与所述齿轮二(30)固定连接;八个支撑壳(49),所述八个支撑壳(49)分别与支铰杆一(43)远离支铰座一(42)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支撑壳(49)的内部设有支撑腔(4902),所述支撑壳(49)的上下两侧对称设有转动槽(4901),且转动槽(4901)与支撑腔(4902)连通,所述支撑腔(4902)的侧壁滑动设有齿条(51),所述齿条(51)的上下两侧啮合有齿轮三(50),所述齿轮三(50)与支铰杆二(52)固定连接,靠近导向板(44)一侧的支铰杆二(52)与导向轮(45)转动连接,且导向轮(45)和导向板(44)滚动连接,远离导向板(44)一侧的支铰杆二(52)与带轮二(14)转动连接;传送带(11),所述传送带(11)依次将左右两侧的带轮一(13)、带轮二(14)连接;所述传送带(11)的中部沿左右方向间隔均布设有若干缓冲机构,所述缓冲机构包括两个导向筒(15),所述两个导向筒(15)分别与上下两侧分布的传送带(11)接触,所述导向筒(15)与通过转动轴四(17)与安装座(16)转动连接,所述安装座(16)与连接板一(18)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一(18)远离安装座(16)的一端对称设有支铰座二(24),所述支铰座二(24)与支铰杆三(23)转动连接,所述支铰杆三(23)与支铰座三(22)转动连接,所述支铰座三(22)与伸缩杆(19)固定连接,所述伸缩杆(19)的活动端套设有第一弹簧(20),且伸缩杆(19)的活动端与连接板二(21)固定连接,所述连接板二(21)与所述安装板(12)固定连接。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宽滩游荡性河道上码头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若干力传感器一:所述若干力传感器一沿行车轨道(7)的行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在与伸缩式皮带机(8)连接侧的行车轨道(7)的上端,用于检测行车轨道(7)受到的伸缩式皮带机(8)对其上下垂直方向的作用力;若干力传感器二:所述若干力传感器二沿行车轨道(7)的行车方向间隔均布设置在与伸缩式导轨(9)连接侧的行车轨道(7)的上端,用于检测行车轨道(7)受到的伸缩式导轨(9)对其上下垂直方向的作用力;若干力传感器三:在混凝土面板(6)上设置若干测力层,所述测力层内部设置力传感器三,用于检测混凝土面板(6)受到的人和货物的重力作用;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设置在行车轨道(7)上,用于检测行车轨道(7)的温度;报警器:所述报警器设置在混凝土面板(6)上;控制器:所述控制器与若干...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谢遵党杨顺群李远程杨建耿莉梁春雨张婷婷肖卓尔万方舟高平
申请(专利权)人: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