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封闭式斜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施工
,尤其涉及一种封闭式斜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随着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国家建设、城市建设及新农村建设不断增强,大跨度及楼层间距愈来愈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层出不穷。钢管混凝土柱充分结合了钢管与混凝土的优点,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较高的承载力,使其在超高层和大跨度结构中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钢管混凝土顶升浇筑时,自下而上进入钢管内,顶升法的施工可以使得混凝土柱不用振动棒振捣、节省时间、浇筑质量完好、混凝土的密实性好,运用这种技术的施工工艺远远优于传统的那种施工方式。近些年,由于不断追求更高效、更经济、更节能的施工方法,自下而上的传统施工顺序也产生了新变化,在大型组合结构中,钢管混凝土柱后装法逐渐走进我们的视线,但如何高效安全保质保量地完成封闭空间钢管柱内混凝土的浇筑,国内外学者相关研究相对较少,阻碍了其在工程中的应用和推广。其施工工艺难度加大,必须寻找适用于普通、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钢管混凝土的施工方法,故我司提出一种封闭式斜钢管柱混凝土顶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封闭式斜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方法,包括钢柱本体(8),其特征在于,所述钢柱本体(8)的表面设置有环向支撑补强钢板(1)、混凝土连接泵管(2)、止回阀连接端A板(3)、止回阀连接端B板(4)、止回阀阀板(5)、螺栓(6)和排气出浆管(7),所述环向支撑补强钢板(1)后侧的孔洞与钢柱本体(8)表面底端的孔洞连通,所述止回阀连接端A板(3)后侧的孔洞与环向支撑补强钢板(1)的孔洞连通,所述止回阀连接端A板(3)通过螺栓(6)与止回阀连接端B板(4)栓接,所述止回阀连接端B板(4)表面的孔洞与混凝土连接泵管(2)的一端连通,所述止回阀阀板(5)孔洞的前侧和后侧分别与止回阀连接端A板(3)和止回阀连接端B板(4)的孔洞连通,所述止回阀阀板(5)、止回阀连接端A板(3)和止回阀连接端B板(4)之间构成止回阀,所述排气出浆管(7)的一端与钢柱本体(8)表面顶端的孔洞连通;封闭式斜钢管柱混凝土顶升施工步骤如下:S1:通过软件建模与分析,确定钢柱本体(8)开孔的位置和大小,浇筑前,要计算好单根钢柱本体(8)的混凝土量,待所需混凝土运送到施工现场后方可进行顶升,防止混凝土在运输过程中耽搁造成顶升中断;S2:每根钢柱本体(8)的顶部开一个直径100
㎜
的圆孔,外焊直径125
㎜
钢管,作为排气出浆管(7),用δ=12
㎜
钢板作加劲板,此部分作用为减小混凝土在钢管内流动时的空气阻力,同时检测钢柱本体(8)是否顶升到顶;S3:在距钢柱本体(8)底部300mm~500mm开一直径为145mm圆孔,清除柱内积水杂物,通过环向支撑补强钢板(1)、止回阀连接端A板(3)、止回阀连接端B板(4)和止回阀阀板(5)连接并连通混凝土连接泵管(2);S4:开的圆孔作为浇注孔,圆孔的尺寸需与现场设备核对,割下部分留做补洞使用;S5:在顶升前,将水、沙子、水泥、细矿粉、石膏粉、粉煤灰、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硫酸钠、柠檬酸和磺酸盐混合后制成砂浆,泵送砂浆用以润滑输送管道,并把该部分砂浆清除干净后再进行钢柱本体(8)柱芯混凝土的浇筑;S6:混凝土浇筑采用自密实混凝土,施工时打开止回阀,即移动止回阀阀板(5)并固定;S7:当排气出浆管(7)内混凝土达到或超过钢柱本体(8)顶标高,则表明砼已顶升至柱顶后,应及时停泵,并进行数次回抽,若排气出浆管(7)内混凝土面无明显回落,关闭止回阀方可拆除混凝土...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魁,王贤昊,吴雷,龚云飞,章天兵,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宝冶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