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尹志国专利>正文

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60746 阅读:1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30 00: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括本体、绳轮、转动轴、棘轮棘爪机构、导向机构和夹持机构,本体的内部中间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绳轮腔、升降通道和锥体腔,且三者相互联通,转动轴转动安装在绳轮腔的内部,绳轮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并且与转动轴同轴设置,两个导向机构对称排布在升降通道的两侧,两个夹持机构对称设在锥体腔的两侧,绳轮上固定有升降绳,升降绳依次穿过绳轮腔、升降通道和锥体腔,升降绳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体,棘轮棘爪机构与转动轴联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解决了线锥在使用过程中长度不能固定以及收纳过程中锥体不能固定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建筑墙面的垂直度测量。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建筑墙面的垂直度测量。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主要用于对建筑墙面的垂直度测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更具体而言,涉及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

技术介绍

[0002]线坠,又名铅锤,是指一种由金属铸成的圆锥形的物体,主要应用于建筑工程。用来对物体的垂直度进行测量。其原理是利用铅锤的自重拉线从而形成垂直线,来测量建筑面的垂直度。
[0003]现有的建筑施工用的线坠结构简单,功能单一,大多包括锤体和线绳,使用极为不便,尤其在下放锥体时不能控制其高度,从而对工作人员造成不便,其次在收起的过程中锤体不能够进行固定,携带极为不便。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5]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包括本体、绳轮、转动轴、棘轮棘爪机构、导向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本体的内部中间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绳轮腔、升降通道和锥体腔,且三者相互联通,所述锥体腔的底端与外界联通,所述转动轴转动安装在所述绳轮腔的内部,所述绳轮固定安装在转动轴上并且与转动轴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机构设有两个,两个导向机构对称排布在升降通道的两侧,所述夹持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4)、绳轮(8)、转动轴(12)、棘轮棘爪机构、导向机构和夹持机构,所述本体(4)的内部中间由上而下依次设有绳轮腔(10)、升降通道(7)和锥体腔(5),且三者相互联通,所述锥体腔(5)的底端与外界联通,所述转动轴(12)转动安装在所述绳轮腔(10)的内部,所述绳轮(8)固定安装在转动轴(12)上并且与转动轴(12)同轴设置,所述导向机构设有两个,两个导向机构对称排布在升降通道(7)的两侧,所述夹持机构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夹持机构对称设在锥体腔(5)的两侧,所述绳轮(8)上固定有升降绳(9),所述升降绳(9)依次穿过绳轮腔(10)、升降通道(7)和锥体腔(5),所述升降绳(9)的中部位于连个导向机构的中间,所述升降绳(9)的底端固定连接有锥体(6),所述棘轮棘爪机构设在绳轮腔(10)内部,所述棘轮棘爪机构与转动轴(12)联动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其特征在于:所述棘轮棘爪机构包括棘轮(101)、棘爪(102)和扭簧(103),所述棘爪(102)与转动轴(12)同轴设置并且固定连接,所述棘爪(102)的底端固定转动有固定轴(104),所述固定轴(104)的两端固定安装有固定座(105),所述固定座(105)固定安装在绳轮腔(10)的底端,所述扭簧(103)设有两个,两个扭簧(103)均套设在固定轴(104)上且分别位于棘爪(102)两侧,所述扭簧(103)的一端与棘爪(102)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固定座(105)固定连接,所述棘爪(102)上固定连接有拉杆(106),所述拉杆(106)贯穿绳轮腔(10)的前壁并且延伸至绳轮腔(10)的外部,所述拉杆(106)与绳轮腔(10)活动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建筑施工用线坠,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向机构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尹志国刘丽
申请(专利权)人:尹志国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