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8086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其中的声学装置包括壳体和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发声器件,壳体与第一发声器件配合限定出前声腔和后声腔,在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其中,在第一发声器件和壳体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卷轴组件;卷轴组件用于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使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相隔离,且前声腔与第一声孔导通,后声腔与第二声孔导通,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卷轴组件还用于向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使前声腔与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同时导通,后声腔与第二声孔相隔离。利用上述发明专利技术能够通过卷轴组件对移动终端的出声模式进行灵活调整。端的出声模式进行灵活调整。端的出声模式进行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电子产品
,更为具体地,涉及一种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

技术介绍

[0002]目前,具有立体音效的移动终端,通常在终端的上下端分别设置有发声装置,位于移动终端上端的发声装置的出音路径进一步包括外放时的发声装置出音路径,以及移动终端屏幕顶部的听筒模式的出音路径;由于两个出音路径不是相互独立的,当终端用户使用听筒模式进行通话时,会导致部分声音信号通过发声装置出音路径传播出去,即存在终端漏音问题,影响用户的私密性需求以及发声装置的整体音效。
[0003]因此,目前亟需一种移送终端,能够根据用户的应用需求对出声模式进行灵活调整。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鉴于上述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声学装置及移动终端,以解决现有移动终端存在的容易漏音,影响用户的私密性的问题。
[0005]本专利技术提供的移动终端,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发声器件,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配合限定出前声腔和后声腔,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其中,在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壳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和设置在所述壳体内的第一发声器件,所述壳体与所述第一发声器件配合限定出前声腔和后声腔,在所述壳体上设置有第一声孔和第二声孔;其中,在所述第一发声器件和所述壳体之间设置有可移动卷轴组件;所述卷轴组件用于向第一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相隔离,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声孔导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第二声孔导通,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辐射相反相位的声波;所述卷轴组件还用于向第二预设方向移动,以使所述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同时导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第二声孔相隔离。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轴组件包括转轴、驱动所述转轴转动的马达,以及设置在所述转轴上并可绕所述转轴向所述第一预设方向或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移动的卷板。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卷板为与所述转轴相互啮合的柔性板;当所述柔性板向所述第一预设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二声孔远离所述第一声孔的一侧时,所述柔性板用于封堵所述后声腔,且所述第一声孔与所述第二声孔同时与所述前声腔导通;当所述柔性板向所述第二预设方向移动至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之间的位置时,所述柔性板用于隔离所述第一声孔和所述第二声孔,且所述前声腔与所述第一声孔导通,所述后声腔与所述第二声孔导通。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声学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转轴的两端的外周分别设置有均匀分布的凸起,在所述柔性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凹槽;并且,相邻两凸起之间的弧长等于相邻两凹槽之间的距离。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与所述卷板相适配的导向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蔡晓东刘松
申请(专利权)人: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