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万亿专利>正文

电动窗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722 阅读:186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用电池作电源,无外接导线、开关的电动窗帘装置,是由一种以市电作电源,有外接导线、开关的窗帘装置,在盒型框架上,电源变压器、整流器、继电器、电机、行程开关、启动开关电连接的构造中,将电源变压器和整流器去掉换成电池,再将外接的启动开关改装在框架里,并受控于连接在窗帘与框架之间的弹性件,牵动一下窗帘即可实现启动。可用单向可控硅取代继电器以改善其电性能。成为在盒型框架中,电池、继电器或可控硅、电机、行程开关、启动开关电连接,外表无附着件的窗帘装置。(*该技术在2005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动窗帘装置本技术涉及一种将窗帘打开、合上的窗帘装置,尤其是一种采用电池作电源,无外接导线和开关,操作简单的电动窗帘装置。以往各种电动窗帘装置,都是采用市电作电源。其中一种构造是:在已有的盒型框架上,由电源变压器、整流器、继电器、电机、行程开关、启动开关电连接和相应的减速传动机构等制造而成。它的电连接关系是:启动开关串接于电源变压器的输入端,电源变压器的输出端与整流器的输入端连接,整流器输出端的直流正负极分别与行程开关(双刀双掷式拨动开关)一端两个接线脚连接,再对调分别与该开关另一端两个接线脚连接,继电器和电机并联与行程开关中间两个接线脚连接。当按动启动开关接通电源时,市电经降压整流后再通过行程开关向继电器和电机供电。继电器吸合并接通自身的与启动开关并联的开关,把启动开关短路,这时,启动开关失去作用,整个电路实现自锁维持工作状态,手即离开。电机转动,通过减速传动机构带动窗帘运行,当窗帘运行到预定位置时,固定在传动机构上的搬动件拨动行程开关,在行程开关触点离开这端接点到达另一端接点的瞬间,接于行程开关之后的继电器和电机同时断电,继电器立即释放断开自身的开关切断电源,整个电路停止工作,电机停转,窗帘停止运行。如果再按动一下启动开关,将重复上述过程。但是,由于-->这种电动窗帘装置采用市电作电源,必须外接电源导线,通常启动开关也需用导线连接安装于框架外手能控制的墙上或其它适当位置,这不仅造成其外部结构有些复杂,给安装带来麻烦,而且对整体外观也有一定影响,如果遇上停电,窗帘将无法启动,无电地区不能使用。就实用意义讲,这种电动窗帘装置仍有不足之感,因此,没有得到人们大量推广应用。设计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动窗帘装置,它不仅取消了外接电源导线和启动开关,同时改善了外观,而且不存在采用市电作电源的窗帘装置因停电无法启动的缺点,无电地区亦可使用。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电动窗帘装置,包括电动机、行程开关、启动开关、机械传动机构,电动机两端分别接至行程开关的两个中间接线脚,其特征是采用电池直流电源,继电器与电动机并联,该电源的正极通过并联的启动开关和继电器开关接至行程开关两端两个处于对角位置的接线脚,电源的负极接至行程开关两端另外两个处于对角位置的接线脚。也可去掉继电器及其开关,而使该电源的正极通过可控硅接至行程开关两端两个处于对角位置的接线脚,启动开关接在电源正极和可控硅的触发极之间。启动开关可采用弹簧复位结构的动合式单极开关,窗帘的一上侧端角与动触点的驱动件连接。当向下牵动窗帘时,启动开关接通,电池电压通过启动开关、行程开关向继电器和电机供电,继电器吸合并接通自身的与启动开关并联的开关,把启动开关短路,这时,-->启动开关失去作用,整个电路实现自锁维持工作状态,手即放开。电机转动通过减速传动机构将窗帘自动打开或者合上。其它工作原理与采用市电作电源时相同。在实施中,可用一只单向可控硅取代继电器,以改善窗帘装置的电性能。可控硅与继电器相比,具有体积小,结构简单,性能稳定可靠,触发(启动)敏捷。可控硅自身几乎无耗电,在以电池作电源的电动窗帘装置中采用可节省电能,使电动窗帘装置的整体效能得到提高。本技术以采用可控硅电路为宜。届时,启动开关与一只限流电阻串联跨接在电池正极和可控硅控制极之间,成为可控硅的触发开关,可控硅阳正阴负跨接在电池正极和行程开关之间。当向下牵动一下窗帘时,启动开关接通向可控硅控制极输入一正电压,可控硅被触发导通,并使整个电路实路自锁维持工作状态,手即放开。电池电压通过可控硅和行程开关向电机供电,电机转动通过减速传动机构带动窗帘运行,当窗帘运行到预定位置时,固定在传动机构上的搬动件拨动行程开关,在行程开关触点离开接点的一瞬间,可控硅因失去维持导通电流而关断,起到继电器释放断开自身开关切断电源的同样效果。通过改造后的电动窗帘装置的构造是:在已有的盒型框架中,由电池、继电器、电机、行程开关、启动开关电连接,或者由电池、单向可控硅、电机、行程开关、启动开关电连接和相应的减速传动机构等组成。成为外表无任何附着件的电动窗帘装置。由于采用上述方案,可以在保持以市电作电源的电动-->窗帘装置性能基础上,取消了外接电源导线和启动开关,结构更趋简单。也解决了以市电作电源的窗帘装置因停电或无电地区不能使用的问题。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采用可控硅电路原理图。图2是本技术采用继电器电路原理图。图3是电动窗帘装置实施例的盒型框架去掉面板的内部结构示意图。图1、图2中,SCR、可控硅 K1、启动开关 K2行程开关 D、电机 J、继电器 JK、继电器开关 R、限流电阻图3中,1、框架 2、定滑轮 3、牵引绳内半圈 4、左窗帘拖板 5、左行程档块 6、牵引绳外半圈 7、  行程开关(K2) 8、搬动行程开关的滑块及支架 9、右行程档块 10、右窗帘拖板 11、主动轮 12、电机(D)及减速器 13、电路板 14、电池盒 15、启动开关(K1) 16、左窗帘 17、窗帘滑杆 18、右窗帘在图1中,电池正极与可控硅(SCR)阳极相连接,可控硅(SCR)阴极和电池负极分别与行程开关(K2)一端两个接线脚相连接,再对调与该开关另一端两个接线脚相连接,电机(D)与行程开关(K2)中间两个接线脚相连接,启动开关(K1)与限流电阻(R)串联接入电池正极和可控硅(SCR)控制极之间。在图2中,启动开关(K1)与继电器开关(JK)并联后,-->一端接电池正极、另一端和电池负极分别与行程开关(K2)一端两个接线脚相连接,再对调分别与该开关另一端两个接线脚相连接,电机(D)和继电器(J)并联与行程开关(K2)中间两个接线脚相连接。图1、图2中,电源采用1号电池6节(9伏);可控硅(SCR)用电流1安以上单向可控硅;继电器(J)用9伏动合(常开)触点小型继电器;电机(D)用6-8伏3瓦左右直流电机;启动开关(K1)用动合(常开)式单极开关;行程开关(K2)用双刀双掷拨动开关;限流电阻(R)用1-2K的。在本技术中,电源电压比电机标称电压高一些能充分发挥电机潜力,电机每次工作时间很短不致发热。直流电机属电感性负载,电机中的换向器不能关断可控硅。行程开关两端接点极性相反,每拨动一次在使可控硅关断或使继电器释放的同时,也使电机两端正负调换一次,兼作电机的换向开关。限流电阻的阻值应根据可控硅触发灵敏度确定,也可省去不用。在图3所示实施例中,框架(1)是一板式结构长方盒型框架,中间靠近上边设置横贯于两端的隔离板,其上方安装电子元器件和减速器,其下方安装传动机构和窗帘滑杆等。定滑轮(2)是周边“凹”字形的圆轮,由2只通过中心转轴及固定件相对应设置在框架两端,起支撑和输送牵引绳作用。牵引绳内半圈(3)与牵引绳外半圈(6)是一根有弹性的环形绳索,套在定滑轮上并由其支撑着横跨于两定滑轮之间。左窗帘拖板(4)和右窗帘拖板(10)分别固定在牵引绳的内半圈(3)和外半圈(6)上,其圆孔形滑道与滑杆(17)-->相互穿过,可随牵引绳在滑杆(17)上左右移动。左行程档块(5)和右行程档块(9)分别固定在牵引绳外半圈(6)两侧预定位置,与滑块配合搬动行程开关K2(7)。行程开关K2(7)安装在隔离板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电动窗帘装置,包括电动机D、行程开关K2、启动开关K1、机械传动机构,电动机D两端分别接至行程开关K2的两个中间接线脚,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池直流电源,继电器J与电动机D并联,该电源的正极通过并联的启动开关K1和继电器开关JK接至行程开关K2两端两个处于对角位置的接线脚,电源的负极接至行程开关K2两端另外两个处于对角位置的接线脚。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动窗帘装置,包括电动机D、行程开关K2、启动开关K1、机械传动机构,电动机D两端分别接至行程开关K2的两个中间接线脚,其特征在于采用电池直流电源,继电器J与电动机D并联,该电源的正极通过并联的启动开关K1和继电器开关JK接至行程开关K2两端两个处于对角位置的接线脚,电源的负极接至行程开关K2两端另外两个处于对角位置的接线脚。2.一种电动窗帘装置,包括电动机D、行程开关K2、启动开关K1、机械传...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万亿
申请(专利权)人:万亿
类型:实用新型
国别省市:22[中国|吉林]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