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联式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57216 阅读:3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48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多联式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包括喷气增焓膨胀阀,室外机换热器的出口的部分冷媒经喷气增焓膨胀阀流入过冷却器换热器,室外机换热器的出口的部分冷媒直接进入冷却器换热器;闪发经济器,包括底部的液体进出口管接头,顶部的制冷剂蒸汽出口管接头及内置的制冷剂气液混合分离管接头,液体进出口管接头连接多联室内机组,过冷却器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经过室外机电子膨胀阀与制冷剂气液混合分离管接头连接,过冷却器换热器的第二出口、制冷剂蒸汽出口管接头与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解决了长配管沿程阻力损失大且换热效率低的问题,提高了室内换热器的换热面积及换热效率,保证制冷系统能稳定高效地运行。保证制冷系统能稳定高效地运行。保证制冷系统能稳定高效地运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联式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制冷系统
,具体为一种多联式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多联式制冷系统内,室外机和多个室内机之间经常有很长的长配管,这些长配管均会造成很大的沿程阻力损失,也会使得经过长配管以后进入室内机膨胀阀前的制冷剂气体含量增加,直接影响多联式制冷系统室内机换热器的换热效率和单机制冷制热量。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多联式制冷系统及其制冷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长配管沿程阻力损失大且换热效率低的技术问题,闪发经济器气液分离后产生的气体进入到压缩机实现喷气增焓,一方面减少了进入到多联室内机组中的蒸汽量,提高了多联室内机组的换热面积,增加了多联室内机组的换热量,同时减少长配管中制冷剂液体的闪发量和流动阻力,通过过冷却器换热器对冷媒进行过冷处理增加了进入多联室内机组的液态冷媒量,通过闪发经济器对制冷剂进行有效的气液分离后再进入多联室内机组,提升多联室内机组的容积利用率和换热效率,以保证制冷系统能够稳定高效地运行。
[0004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联式制冷系统,包括通过管路依次连接的压缩机、室外机换热器、过冷却器换热器以及多联室内机组,所述多联室内机组包括有若干台室内机换热器,其特征在于,多联式制冷系统还包括:喷气增焓膨胀阀,所述室外机换热器的出口的部分冷媒经所述喷气增焓膨胀阀流入所述过冷却器换热器,所述室外机换热器的出口的部分冷媒直接进入所述过冷却器换热器;闪发经济器,包括底部的液体进出口管接头、顶部的制冷剂蒸汽出口管接头及内置的制冷剂气液混合分离管接头,所述液体进出口管接头连接所述多联室内机组,所述过冷却器换热器的第一出口经过室外机电子膨胀阀与所述制冷剂气液混合分离管接头连接,所述过冷却器换热器的第二出口、所述制冷剂蒸汽出口管接头与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闪发经济器中内置有呈L型的制冷剂气液混合分离管,所述制冷剂气液混合分离管包括竖直设置于所述闪发经济器内的竖直管以及连接于所述竖直管的底端且向远离所述液体进出口管接头的方向延伸的水平管;所述水平管远离所述竖直管的端部位于靠近所述闪发经济器的底面的位置,所述竖直管的顶端形成所述制冷剂气液混合分离管接头。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过冷却换热器的第二出口处的第一单向阀及设置于所述制冷剂蒸汽出口管接头处的第二单向阀。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联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二单向阀远离所述闪发经济器的一侧的电磁阀。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高压截止阀,设置于所述多联室内机组与所述液体进出口管接头之间。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联式制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四通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方挺刘益才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开利暖通空调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