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杂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杂环化合物及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通常情况下,有机发光现象是指利用有机物质将电能转换为光能的现象。利用有机发光现象的有机发光器件通常具有包括阳极和阴极以及位于它们之间的有机物层的结构。在这里,为了提高有机发光器件的效率和稳定性,有机物层大多情况下由分别利用不同的物质构成的多层结构形成,例如,可以由空穴注入层、空穴传输层、发光层、电子传输层、电子注入层等形成。对于这样的有机发光器件的结构而言,如果在两电极之间施加电压,则空穴从阳极注入有机物层,电子从阴极注入有机物层,当所注入的空穴和电子相遇时会形成激子(exciton),该激子重新跃迁至基态时就会发出光。
[0003]有机光电器件根据操作原理可大致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光电器件,其通过将由光能形成的激子分离成电子和空穴并将电子和空穴分别转移到不同的电极来产生电能;另一种是发光器件,其通过向电极供应电压或电流而从电能产生光能。
[0004]有机光电器件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杂环化合物,其结构由下式1或式2所示:其中,L1为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40
亚芳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40
亚杂芳基,a为1至3的整数,且当a为2或3时,L1彼此相同或不同;L2为共价键、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40
亚芳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C6‑
40
亚杂芳基,b为0至3的整数,且当b为2或3时,L2彼此相同或不同;R1或R2彼此相同或不同,且各自独立地选自:氢、氘、卤素、氰基、硼酸基或经取代或未经取代的下述基团:C1‑
40
烷基、C2‑
40
烯基、C2‑
40
炔基、C1‑
40
硅烷基、C1‑
40
烷氧基、C1‑
40
硫代烷基、C3‑
40
环烷基、C3‑
40
杂环烷基、C6‑
40
芳基、C6‑
40
杂芳基、氧化膦基团、胺基,或者彼此相邻的两个或大于两个基团彼此键结以形成的C5‑
40
脂族、C
10
‑
40
芳族烃环或C6‑
40
杂环;L1、L2、R1或R2中的取代基选自氢、氘、卤素、C1‑
40
烷基、C1‑
40
烷氧基、C1‑
40
硫代烷基、C3‑
40
环烷基、苯基、氘代苯基、联苯基、萘基、蒽基、三联苯基、菲基或三亚苯基。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式1如式3至式5所示:其中式2如式6至式9所示: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其中式1如式10至式11所示:其中式2如式12至式15所示: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杂环化合物,其特征在于,R1或R2不同时为氢;或者,R1或R2分别独立的选自氢、重氢、F、Cl、Br、I、CN、Si(CH3)3、B(OH)2、C1‑
40
直链或支链烷基、C1‑
40
烷氧基、C1‑
40
硫代烷基、C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许军,黄明辉,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高光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