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拉扯的复合玻璃纤维布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663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玻璃纤维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抗拉扯的复合玻璃纤维布,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玻璃纤维层、抵压颗粒,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玻璃纤维层均为平纹织物,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相邻经线和相邻纬线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中设置有抵压颗粒,第一玻璃纤维层下侧设置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上侧设置第三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层的编织密度大于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编织密度,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玻璃纤维层通过缝线缝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涂布树脂时,即使受到不同方向的拉扯力时,也不易变形。也不易变形。也不易变形。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拉扯的复合玻璃纤维布


[0001]本技术涉及玻璃纤维
,具体涉及一种抗拉扯的复合玻璃纤维布。

技术介绍

[0002]玻璃纤维是一种性能优异的无机非金属材料,种类繁多,有着绝缘性好、耐热性强、抗腐蚀性好的优点,并且机械强度高,因此玻璃纤维通常用作复合材料中的增强材料,现有的复合型玻璃纤维布是无捻粗纱平纹织物,是手糊玻璃钢的重要基材。
[0003]但是当复合型玻璃纤维布作为基材在涂布树脂的过程中需要进行拉扯,但是由于复合型玻璃纤维布本身为平纹织物,在受到不是经纬向的拉扯力时,往往会使玻璃纤维方格布发生形变,导致受力结构被改变,影响产品的强度。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为了解决上述技术不足而提供一种抗拉扯的复合玻璃纤维布,在涂布树脂时,即使受到不同方向的拉扯力时,也不易变形。
[0005]本技术公开了一种抗拉扯的复合玻璃纤维布,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玻璃纤维层、抵压颗粒,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玻璃纤维层均为平纹织物,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相邻经线和相邻纬线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中设置有抵压颗粒,第一玻璃纤维层下侧设置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上侧设置第三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层的编织密度大于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编织密度,第一玻璃纤维层、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三玻璃纤维层通过缝线缝合。
[0006]本技术的原理为:在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相邻经线和相邻纬线形成的空隙中设置有抵压颗粒,在受到的力不在经纬方向时,由于抵压颗粒会抵压在经线和纬线之间,从而防止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编织结构发生形变,在第一玻璃纤维层下侧设置第二玻璃纤维层,第一玻璃纤维层上侧设置第三玻璃纤维层,并且第二玻璃纤维层和第三玻璃纤维层的编织密度大于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编织密度,并通过缝线缝合,可以防止抵压颗粒的掉落。
[0007]优选的,抵压颗粒为圆柱体,圆柱体竖直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相邻经线和相邻纬线所形成的空隙中,圆柱体侧壁与相邻的经线抵压接触,圆柱体侧壁与相邻的纬线抵压接触,抵压颗粒设置为圆柱体,可以减少抵压颗粒与经线、纬线之间的应力集中。
[0008]进一步的,圆柱体中部竖直向下设置通孔,既减轻重量,在后期与树脂复合时,树脂可以从通孔处流过。
[0009]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通过在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相邻经线和相邻纬线所形成的空隙中设置抵压颗粒,从而防止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编织结构发生形变,从而更加的抗拉扯。
附图说明
[0010]图1为本实施例1主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0011]图2为本实施例1第一玻璃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2]图3为本实施例1第二玻璃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4为本实施例1第三玻璃纤维层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5为本实施例1俯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5]为更进一步阐述本技术为实现预定技术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0016]实施例1:
[0017]如图1、2、3、4、5所示,一种抗拉扯的复合玻璃纤维布,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1、第二玻璃纤维层2、第三玻璃纤维层3、抵压颗粒4,第一玻璃纤维层1、第二玻璃纤维层2、第三玻璃纤维层3均为平纹织物,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相邻经线5和相邻纬线6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中设置有抵压颗粒4,第一玻璃纤维层1下侧设置第二玻璃纤维层2,第一玻璃纤维层1上侧设置第三玻璃纤维层3,第二玻璃纤维层2和第三玻璃纤维层3的编织密度大于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编织密度,第一玻璃纤维层1、第二玻璃纤维层2、第三玻璃纤维层3通过缝线缝合。
[0018]抵压颗粒4为圆柱体,圆柱体竖直设置在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相邻经线5和相邻纬线6所形成的空隙中,圆柱体侧壁与相邻的经线5抵压接触,圆柱体侧壁与相邻的纬线6抵压接触。
[0019]圆柱体中部竖直向下设置通孔7。
[0020]以上,仅是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技术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技术已以较佳实施例揭示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任何本领域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
技术实现思路
做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技术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技术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化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技术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拉扯的复合玻璃纤维布,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玻璃纤维层(1)、第二玻璃纤维层(2)、第三玻璃纤维层(3)、抵压颗粒(4),第一玻璃纤维层(1)、第二玻璃纤维层(2)、第三玻璃纤维层(3)均为平纹织物,第一玻璃纤维层(1)的相邻经线(5)和相邻纬线(6)之间留有空隙,空隙中设置有抵压颗粒(4),第一玻璃纤维层(1)下侧设置第二玻璃纤维层(2),第一玻璃纤维层(1)上侧设置第三玻璃纤维层(3),第二玻璃纤维层(2)和第三玻璃纤维层(3)的编织密度大于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姚智慧杨吉跃李伟根赵长营葛亚东戚海林唐强雷茂华肖万泽黄训莲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伟通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