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6214 阅读:2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包括泵壳本体、泵轴、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均包括导叶本体及隔板,所述导叶本体中部开设有穿口部,所述导叶本体于穿口部处固定设置有导叶套,所述导叶套包括对接凸环,所述对接凸环置于穿口部内侧,所述泵轴贯穿对接凸环设置,所述对接凸环将穿口部与泵轴隔开。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导叶本体的穿口部处设置有导叶套,配合在导叶套上设置对接凸环,泵轴贯穿对接凸环设置,利用对接凸环将导叶本体与泵轴隔开,从而在泵轴进行转动时能避免导叶本体与泵轴之间产生摩擦,提高了导叶本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导叶本体的使用寿命。提高了导叶本体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一种离心泵
,尤其是涉及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

技术介绍

[0002]现有的多级中开泵在泵轴中间装有多级叶轮,每个叶轮均配有一导叶引流,所述导叶一侧设置有隔板,所述叶轮置于导叶与隔板围设而成的空间内,导叶中部开设有穿口部,以便泵轴贯穿导叶设置;泵轴的两端用轴承座支撑并置于轴承座内,轴封装置对称布置在泵的首段和尾段泵轴伸出部分,由于叶轮排列在泵轴上,每级叶轮转动后会给液体做功,使其能量增加,叶轮转动时液体会通过隔板的液体入口进入到叶轮与隔板、导叶围设而成的液体流道内,进而实现对液体的输送操作。
[0003]为保证从隔板的液体入口处的液体能顺利通过液体流道进行输送,一般来说,尽量使得泵轴周侧与导叶的穿口部尽量贴合设置,如此结构往往会对导叶造成不可逆的损伤,导致导叶需要整体进行更换,进而提高了产品的维修成本。
[0004]故而亟需提出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来解决所提出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基于此,有必要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泵壳本体、泵轴、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所述泵壳本体由上壳体及下壳体装配而成,所述上壳体上开设有出水端口及进水端口,所述出水端口与进水端口通过连接管进行连通;所述上壳体与下壳体围设形成有泵腔,所述泵轴置于泵腔内;所述泵轴上设置有正向叶轮及反向叶轮,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套设在正向叶轮外侧部,所述反向导叶组件套设在反向叶轮外侧部;所述正向导叶组件及反向导叶组件均包括导叶本体及隔板,所述导叶本体与隔板对接设置,所述导叶本体中部开设有穿口部,所述导叶本体于穿口部处固定设置有导叶套,所述导叶套包括对接凸环,所述对接凸环置于穿口部内侧,所述泵轴贯穿对接凸环设置,所述对接凸环将穿口部与泵轴隔开。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叶本体一侧开设有对接槽,所述导叶套包括固定环部,所述固定环部置于对接槽内,所述对接凸环由固定环部内侧缘朝一侧凸伸形成;所述导叶本体上于对接槽底端部开设有第一对接孔,所述固定环部上间隔开设有第二对接孔,所述第二对接孔与第一对接孔匹配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环部通过螺栓件固定在导叶本体上,所述螺栓件贯穿第二对接孔并卡置于第一对接孔内。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泵壳本体内设置有支板,所述支板将所述泵腔分割为第一腔体及第二腔体,所述泵轴贯穿支板设置,所述正向叶轮设置在第一腔体内,所述反向叶轮设置在第二腔体内。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多级中开泵导叶套结构,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建梅蒋敦军刘肖周永杰杨小雄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凯利特泵业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