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615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包括支架和硬塑板;支架上设置有硬塑板,硬塑板上设有粘附单元。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根据病斑情况,适量安装一定数量的支架和硬塑板,在小面积内收集监测枸杞白粉病病菌孢子的释放量并统计其捕捉到的孢子数,根据监测到的孢子数量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将枸杞白粉病的大发生危害控制在流行始期。期。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植物保护
,具体涉及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

技术介绍

[0002]白粉病是危害枸杞的主要病害之一,属半知菌亚门粉孢属;轻微时,只危害枸杞叶片,严重时则危害花和幼果。枸杞植株发病时,叶面和叶背有明显的粉状霉斑,此霉斑既是病状,又是病征(病菌分孢梗与分生孢子)。受害叶片初期皱缩、卷曲和变形,继而叶片变黄坏死,提前脱落,一方面造成枝条发育不正常,病株光合作用受阻;另一方面导致枸杞树势衰弱,造成减产。
[0003]近年来,由于枸杞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白粉病的发生也日益严重。目前,尚未研究出高效的枸杞白粉病监测装置,导致田间枸杞白粉病得不到有效控制,从而造成损失,影响枸杞产品产量与质量。因此,探寻高效的枸杞白粉病监测装置对提高枸杞品质具有重要的作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了解决上述技术缺陷之一,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
[0005]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包括:
[0006]支架,为一根柔韧性较好的铁丝制作成的圆筒型支架,支架的直径视固定处枸杞枝条的粗细而定,且支架两端圆环的内直径与支架的高度相等。
[0007]硬塑板,为长度7cm、宽度3cm、厚度2mm的硬塑板;
[0008]硬塑板设置于所述支架上,且与所述支架轴向垂直,硬塑板用于收集病菌孢子的一面距离病斑5cm处。
[0009]粘附单元为双面胶,均匀平滑的粘贴于所述硬塑板的收集面上。
[0010]采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具有以下优点:
[0011]1.该装置制作简单,成本低廉,可在小面积内收集监测枸杞白粉病病菌孢子的释放量,以便进行数据收集和统计。
[0012]2.支架由一根柔韧性较好的铁丝制作成的圆筒型支架,直径的大小视固定处枝条的粗细而定,加工制作方便,便于随时随地对枝条上的病斑进行监测。
[0013]3.监测时,可根据病斑情况,适量安装一定数量的硬塑板进行收集监测,并统计其捕捉到的孢子数,根据监测到的孢子数量确定最佳的防治时期,将枸杞白粉病的大发生危害控制在流行始期。
[0014]4.可监测到枸杞白粉病病菌孢子的释放传播动态,从而可准确判断其最佳防治期,为及时防治枸杞白粉病提供依据。
附图说明
[0015]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技术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技术的一部
分,本技术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技术,并不构成对本技术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0016]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中支架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中的硬塑板和双面胶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第一应用示意图。
[0019]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第二应用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第三应用示意图。
[0021]附图标记:支架1、硬塑板2、双面胶3。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为了使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0023]实施例一:
[0024]如图1

图3所示,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包括:
[0025]支架1和硬塑板2;支架1上设置有硬塑板2,硬塑板2上设有粘附单元。
[002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支架1为一根柔韧性较好的铁丝制作成的圆筒型支架,支架1两端圆环的内直径与支架1的高度相等。将支架1通过细绳绑缚在枸杞白粉病病斑正对面的枸杞树干、枝条上,硬塑板2通过沾附单元粘贴固定在支架1的外侧面上,沾附单元对枸杞白粉病病斑传播的病菌孢子进行监测收集,从而可准确判断其最佳防治期,为及时防治枸杞白粉病提供依据。
[0027]在本实施例中,硬塑板2与支架1轴向垂直。
[0028]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硬塑板2为长度7cm、宽度3cm、厚度2mm的硬塑板,硬塑板2的宽度与支架1的高度相等。将硬塑板2横向固定在支架1的两个支撑杆上且与支架1的轴向垂直。
[0029]在本实施例中,粘附单元设置于硬塑板2的收集面上。
[0030]在具体实施过程中,硬塑板2面向枸杞枝条白粉病病菌孢子的一面为收集面,粘附单元可为双面胶或其它具有粘附功能装置,将双面胶3均匀光滑的沾贴于硬塑板2的收集面上,使双面胶3距离病斑处5cm,双面胶3与支架1之间的垂直距离为最佳的监测范围,有利于捕获白粉病孢子;并且每颗树按不同的方位可挂5

7个硬塑板2,每三天换一次硬塑板2。在进行监测时,可将硬塑板2粘贴双面胶3的一面在显微镜下进行镜检,每片镜检10个视野并统计其捕捉到的病菌孢子数,可根据监测到枸杞白粉病病菌孢子的产生、释放、再侵染,结合当季的风雨温湿情况,即可确定最佳防治时期,从而有效地降低头年的传播病源,抑制流行,减少危害损失,促进枸杞产业安全生产。
[0031]实施例二:
[0032]如图4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仅将硬塑板2纵向固定在支架1内。
[0033]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枸杞枝条的直径和枸杞枝条上白粉病病菌孢子的分布范围,将支架1通过细绳绑缚在枸杞白粉病病斑正对面的枸杞树干、枝条上,硬塑板2纵向固定在支架1内并与支架1的轴向垂直;此时,双面胶3距离白粉病病菌孢子之间的距离为最佳监测距离。
[0034]实施例三:
[0035]如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其它结构与实施例一和实施例二相同,仅将硬塑板2固定在支架1上的一个支撑杆的外侧。
[0036]在具体实施过程中,可根据枸杞枝条的直径和枸杞枝条上白粉病病菌孢子的分布范围,将支架1套在枸杞白粉病病斑正对面的枸杞树干、枝条上,然后通过细绳将支架一固定在枝条上,硬塑板2固定在支架1上的其中一个支撑杆的外侧面;此时,双面胶3距离白粉病病菌孢子之间的距离为最佳监测距离。
[0037]尽管已描述了本技术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技术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0038]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技术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技术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技术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技术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架(1)和硬塑板(2);所述支架(1)上设置有所述硬塑板(2),所述硬塑板(2)上设有粘附单元。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1)为圆筒型铁丝支架。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枸杞白粉病孢子监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硬塑板(2)与所述支架(1)轴向垂直。4.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晓丽李锋杨涓张治科陈宏灏李玉宝马建国陈清平康建宏
申请(专利权)人: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