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密封结构连接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5911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3:3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新型密封结构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密封件和压板,所述的压板装配在外壳体中并对密封件进行限位,避免连接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密封件错位;所述的密封件至少包括尾部密封件,该尾部密封件装配在压板与外壳体之间通过压板进行径向限位。本发明专利技术不需要通过螺钉或胶粘方式固定密封件,简化了装配步骤,节省了装配时间。不需要在对插端内加工密封槽,便于采用模具生产工艺进行连接器的生产。通过压板斜面的设计可以同时实现对密封件的径向及轴向密封,避免密封件移位及脱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本。本。

A new sealing structure connector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密封结构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连接器
,具体是一种新型密封结构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连接技术也快速发展,连接器作为连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基础光无源器件之一,其目前已经发展形成品种繁多、门类齐全、结构多样的系列产品。连接器如果用于室外环境,一般都要求连接器具有密封功能,此处的密封主要指两方面:
[0003](1)连接器与设备之间的密封;
[0004](2)连接器插合端与对插端之间的密封。
[0005]如图1所示,针对连接器与设备之间的密封,一般采用O型圈

或胶垫进行密封。为了避免密封材料脱落,需要通过螺钉或胶粘的方式将密封材料固定在连接器上。采用螺钉固定方式,增加了零件数量和装配步骤,装配效率低。采用胶粘固定方式,胶液固化时间长,装配效率低,加工成本高,不利于自动化装配。
[0006]针对连接器插合端与对插端之间的密封,一般采用O型圈

密封,该方案需要在对插端壳体内加工密封圈安装槽,但是如果连接器采用模具生产,在连接器内加工密封圈安装槽将不利于脱模。

技术实现思路

[0007]针对以上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新型密封结构连接器,不需要在对插端壳体内设置用于安装密封圈的安装槽,便于采用模具生产工艺进行连接器的生产。密封件不需要通过螺钉或胶粘方式固定,减少了零件数量,简化了装配步骤,节省了装配时间。通过压板斜面的设计可以同时实现对密封件的径向密封及轴向密封,避免密封件移位及脱落,提高了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同时节约了生产成本。
[0008]本专利技术的目的之一是提出一种新型密封结构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密封件和压板,所述的压板装配在外壳体中并对密封件进行径向或轴向限位,避免连接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密封件错位;所述的密封件至少包括尾部密封件,该尾部密封件装配在压板与外壳体之间通过压板进行径向限位。通过以上方案,尾部密封件与压板及外壳体之间无螺钉固定、无胶粘固定,因此减少了零件数量及胶液固化的时间,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
[0009]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板与尾部密封件接触的面为斜面,定义该斜面为第一斜面,通过该第一斜面与外壳体对尾部密封件进行径向限位;压板对尾部密封件挤压的作用力通过第一斜面分解为径向作用力和轴向作用力,在尾部密封件受到径向限位的同时,通过所述轴向作用力可以同时对尾部密封件进行轴向限位,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尾部密封件脱落造成密封失效。
[0010]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密封结构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密封件和压板,所述的压板装配在外壳体中并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内部环槽,所述的密封件至少包括
内部密封件,该内部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的内部环槽中,通过该内部环槽对内部密封件进行轴向限位,避免连接器插合时内部密封件移位失效。通过以上方案,外壳体和内壳体上无密封件安装槽,便于脱模,因此,便于采用模具类生产工艺进行连接器的加工生产。
[0011]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板与内部密封件接触的面为斜面,定义该斜面为第二斜面,压板对内部密封件挤压的作用力通过第二斜面分解为径向作用力和轴向作用力,在内部密封件受到轴向限位的同时,通过所述径向作用力可以同时对内部密封件进行径向限位,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内部密封件移位脱落造成密封失效。
[0012]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一种新型密封结构连接器,包括外壳体、内壳体、密封件和压板,所述的压板装配在外壳体中并与外壳体和内壳体之间形成内部环槽,所述的密封件包括尾部密封件和内部密封件,尾部密封件装配在外壳体尾部并位于压板和外壳体之间,通过压板对尾部密封件进行径向限位,避免连接器运输及安装过程中尾部密封件错位;所述的内部密封件装配在内部环槽中通过压板与内、外壳体形成的内部环槽进行轴向限位,避免连接器插合过程中密封件移位失效。通过以上方案使尾部密封件与压板及外壳体之间无螺钉固定、无胶粘固定,避免了使用螺钉和胶粘等固定方式,因此,减少了零件数量和胶液固化的时间,简化了装配步骤,提高了装配效率,降低了装配成本。且无需在连接器壳体内加工密封槽,脱模方便,便于使用模具类生产工艺进行连接器的加工生产。
[0013]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板与尾部密封件接触的面为斜面,定义该斜面为第一斜面,压板对尾部密封件挤压的作用力通过第一斜面分解为径向作用力和轴向作用力,在尾部密封件受到径向限位的同时,通过所述轴向作用力可以同时对尾部密封件进行轴向限位,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尾部密封件脱落。
[0014]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板与内部密封件接触的面为斜面,定义该斜面为第二斜面,压板对内部密封件挤压的作用力通过第二斜面分解为径向作用力和轴向作用力,在内部密封件受到轴向限位的同时,通过所述径向作用力可以同时对内部密封件进行径向限位,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内部密封件脱落。
[0015]进一步地,所述的尾部密封件与内部密封件可以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形成一体式密封件,通过所述的压板对尾部密封件和内部密封件进行限位,通过连接件进一步防止尾部密封件脱落。
[0016]进一步地,所述的压板与尾部密封件和内部密封件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合为一体结构形成一个零件,通过压板及压板上的第一斜面和第二斜面实现对尾部密封件和内部密封件的轴向限位及径向限位;压板与外壳体通过键槽结构装配固定,防止密封件脱落,可以实现一步安装到位,装配更简单。
[0017]进一步地,所述的尾部密封件及内部密封件均采用O型圈。
[0018]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
[0019](1)本专利技术通过在对插端连接器的壳体内设置压板,使压板对尾部密封件进行径向限位以及对内部密封件进行轴向限位,避免了连接器运输及安装使用过程中密封件错位失效。将压板与两个密封件接触的面均设计为斜面,当压板挤压密封件时,压板对两个密封件的作用力均可以分解为径向作用力和轴向作用力,通过压板对尾部密封件的轴向作用力可以同时实现对尾部密封件的轴向限位,通过压板对内部密封件的径向作用力可以同时实现对内部密封件的径向限位,由此可以防止两个密封件在连接器的运输安装过程中脱落导
致密封失效。
[0020](2)采用本专利技术的方案可以通过尾部密封件实现对插端连接器与设备之间的密封,无需采用螺钉方式或胶粘方式固定密封件,减少了零件数量和胶液固化的时间,提高了装配效率,并降低了成本,便于自动化装配。
[0021](3)本专利技术可以通过内部密封件实现对插端与插合端连接器之间的密封,无需在连接器壳体上加工密封件安装槽,尤其有利于采用模具类生产工艺进行连接器壳体的加工生产。
[0022](4)本专利技术可以将尾部密封件和内部密封件通过连接件合成为一个零件,在运输和安装使用过程中,通过连接件的拖拽作用进一步防止尾部密封件脱落,提高产品的质量和可靠性。
[0023](5)本专利技术还可以将压板与尾部密封件及内部密封件通过注塑等工艺合成一体结构形成一个零件,装配时可以实现一步安装到位,简化装配步骤,降低密封件脱落导致的密封失效的风险,显著提高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密封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密封件和压板(3),所述的压板装配在外壳体中并对密封件进行径向限位,避免连接器运输或安装过程中密封件错位;所述的密封件至少包括尾部密封件(5),该尾部密封件装配在压板与外壳体之间通过压板进行径向限位。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密封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压板与尾部密封件接触的面为斜面,定义该斜面为第一斜面(7),通过第一斜面与外壳体对尾部密封件进行径向限位;压板对尾部密封件挤压的作用力通过第一斜面分解为径向作用力和轴向作用力,在尾部密封件受到径向限位的同时,通过所述轴向作用力对尾部密封件进行轴向限位,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尾部密封件脱落。3.一种密封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密封件和压板(3),所述的压板装配在外壳体中并与外壳体、内壳体形成内部环槽,所述的密封件至少包括内部密封件(6),该内部密封件安装在所述的内部环槽中,通过该内部环槽对内部密封件进行轴向限位,避免连接器插合时内部密封件移位失效。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密封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压板与内部密封件接触的面为斜面,定义该斜面为第二斜面(8),压板对内部密封件挤压的作用力通过第二斜面分解为径向作用力和轴向作用力,在内部密封件受到轴向限位的同时,通过所述径向作用力同时对内部密封件进行径向限位,避免运输安装过程中内部密封件脱落。5.一种密封结构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外壳体(1)、内壳体(2)、密封件和压板(3),所述的压板装配在外壳体中并与外壳体、内壳体形成内部环槽,所述的密封件包括尾部密封件(5)和内部密封件(6),尾部密封件装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乃常陈明赵晓鸣杨帅杰姚文浩王旭涛李卫可武学顺
申请(专利权)人:中航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