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光缆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线缆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缆。
技术介绍
[0002]在多丘陵、荒地和山区地带,鼠虫害较为严重,光缆频繁遭到破坏,大大提高了光缆的维修成本。传统的防鼠虫或防啮咬光缆,是在护套料中掺杂驱鼠虫的材料、或增加钢带厚度等物理或化学方法来提升光缆的抗咬噬能力,从实际使用效果看,防护效果并不理想。为减少对环境的破坏,近几年兴起一种利用静电来防鼠虫啮咬的光缆,从测试效果看,确实能够起到防啮咬的作用,但光缆的寿命、防啮咬效果通常需要保证在10年以上,因缺乏足够多的试验数据,这种新兴的防鼠虫或防啮咬光缆的使用寿命和效果还有待验证。
[0003]此外,在荒漠和高山地区,昼夜温差大,而光纤由掺杂的石英制成,其性能随温度的变化并不明显,但光纤表面的涂覆层和成缆套塑所用的材料为有机树脂和塑料,它们的线膨胀系数比石英要大得多,当温度变化1℃时,石英和塑料涂层的长度变化量相差将近1000倍。就是说,光纤长度变化1mm时,塑料涂层的长度要改变lm。当温度下降时,因为两者要保持同样长,光纤就要受到压缩力,涂覆层要受到张力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光缆,包括光纤带、绝缘层、毛细管层、一次护套层和二次护套层,其特征在于,光纤带,由多根光纤通过树脂并带而成;绝缘层,设有从外表面贯穿至内侧的导流槽,绝缘层轴心处形成储液腔,导流槽与储液腔流通,储液腔内存储有驱鼠虫的溶液,其内壁设有毛细管、外侧周向设有圆弧形光纤腔,光纤腔对储液腔形成包覆,光纤腔两端内侧分别设有沿光缆轴向的导电线,导电线之间松装有光纤带,光纤腔的两端外侧靠近导流槽;毛细管层,由储液腔内壁的毛细管通过导流槽延伸,包覆在绝缘层外表面而成,用于吸附驱鼠虫的溶液;一次护套层,挤塑在毛细管层外表面;二次护套层,挤塑在一次护套层外表面。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绝缘层内部的光纤腔外侧周向设有金属片层,金属片层对光纤腔整体形成包覆,其两端靠近导流槽。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片层材料为不锈钢,厚度在0.3
‑
0.8mm。4.如权利要求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