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53603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步骤:技术准备;沉放起始工作平台上的钢管桩;沉放起始工作平台上的钢护筒。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起始工作平台采用钢管桩作为承重结构,护筒区工作平台采用钢护筒作为承重结构的搭设,大大节约工期,同时节省了平台搭设材料。采用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作为钢护筒下沉的导向架,同时借助导向架定位钢护筒中心位置,便于施工且保证护筒顺利下沉和后续工作的开展。采用护筒中心定位线检测钢护筒水平位置,通过激光笔及激光接收面检测钢护筒垂直度;借助不同位置的液压螺旋千斤顶进行水平位置和垂直度纠偏。大大提高了钢护筒吊装的施工精度,减少扰动,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提高施工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0002]钻孔灌注桩是大型建筑和桥梁建设上常用的一种深基础形式。近年来我国在建设领域高速发展,桥梁跨径不断增大,建筑高度越来越高。钻孔灌注桩的长度也越来越长,直径增大。
[0003]受我国复杂地质情况的影响,在进行桩基础施工时,常常遇见地下水较为丰富,钻孔处地质多为粉沙、细沙、中粗沙及沙砾层等易坍孔地层的情况;易坍孔地层的渗透系数较大,施工中存在大量涌水、涌砂的可能,这给桩基施工带来了诸多困难。
[0004]施工中遇到类似易坍孔地层的地质条件时,可设置钢护筒,减少对交互粉细砂层的扰动。但传统钢护筒施工平台搭设耗钢材量大,焊接量大,面对交互粉细砂层较厚的,易造成浪费。
[0005]因此,目前亟需寻求一种结构合理,安装稳固且施工便捷,经济环保的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0006]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
[0007]这种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0008]S1、技术准备:在工厂预制钢护筒、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钢管桩导向架和钢桁架,以上预制部件出厂检验合格后,用驳船运输至施工现场;
[0009]S2、沉放起始工作平台上的钢管桩;
[0010]S3、沉放起始工作平台上的钢护筒;
[0011]S4、护筒区工作平台搭设;
[0012]S5、起始工作平台上的钢护筒下沉;
[0013]S6、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移动;
[0014]S7、后续钢护筒沉放;
[0015]S8、钢管桩施工:下沉所有钢护筒后,开展后续钢管桩的施工。
[0016]作为优选,步骤S2具体为:起始工作平台位于钻孔平台上游侧;利用安装在打桩船上的钢管桩导向架进行定位,用打桩船吊起振动锤振动下沉;当钢管桩起吊竖直后,将钢管桩送进钢管桩导向架内,测量调整钢管桩的平面位置及倾斜度,当钢管桩的平面位置及倾斜度合乎施工要求后,将振动锤振动下沉到设定位置。
[0017]作为优选,步骤S3具体为:在指定位置安设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用打桩船吊起钢护筒,钢护筒保持垂直,在平潮或流速较小时将钢护筒缓慢下滑,直至钢护筒入泥稳定,
打桩船脱钩。
[0018]作为优选,步骤S4具体为:打桩船吊装钢桁架,将钢桁架安装于已完成的起始工作平台或钢护筒顶部;在钢桁架前端设置悬臂式护筒导向架平台;在钢桁架表面铺设护筒区工作平台面层。
[0019]作为优选,步骤S5具体为:用打桩船吊起钢护筒,调整钢护筒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直至到达设定的平面位置及垂直度;打桩船落钩,钢护筒沿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下至河底并插入土中,打桩船脱钩。
[0020]作为优选,步骤S6具体为:钢护筒下沉完成后,吊走振动锤,拆除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与锚固梁间的连接;将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移至另一钢护筒位定位,重复步骤S5,下沉钢护筒,将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与起始工作平台及相邻钢护筒连接。
[0021]作为优选,步骤S7具体为:测量第一排钢护筒的位置,对焊接在钢护筒上的牛腿进行找平;将支撑梁、次梁和锚固梁搁置至第一排钢护筒上,并与钢护筒上的牛腿焊接,将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吊装并锚固在前后锚固梁上;重复上述步骤直至下沉完所有钢护筒。
[0022]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根据上述方法得到的。
[0023]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24]本专利技术起始工作平台采用钢管桩作为承重结构,护筒区工作平台采用钢护筒作为承重结构的搭设,大大节约工期,同时节省了平台搭设材料。本专利技术采用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作为钢护筒下沉的导向架,同时借助导向架定位钢护筒中心位置;导向架分上下两部分,便于施工且保证护筒顺利下沉和后续工作的开展。本专利技术采用护筒中心定位线检测钢护筒水平位置,通过激光笔及激光接收面检测钢护筒垂直度;借助不同位置的液压螺旋千斤顶进行水平位置和垂直度纠偏。大大提高了钢护筒吊装的施工精度,减少扰动,提高施工质量。
[0025]本专利技术的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设计合理,能够有效的提高施工速度,减少施工过程中交互细粉砂层扰动,且经济环保,减少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0026]图1是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27]图2是起始工作平台正视图;
[0028]图3是起始工作平台俯视图;
[0029]图4是钢管桩打桩船示意图;
[0030]图5是钢管桩导向架示意图;
[0031]图6是护筒区工作平台正视图;
[0032]图7是护筒区工作平台俯视图;
[0033]图8是护筒导向架平台俯视图;
[0034]图9是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示意图,其中图9(a)为正视图,图9(b)为俯视图;
[0035]图10是垂直度动态调整系统示意图;
[0036]图11是便携水平器示意图。
[0037]附图标记说明:1

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2

钢护筒定位与吊装装置、3

钢护筒位置与垂直度动态调整系统、4

起始工作平台、5

护筒区工作平台、6

钢护筒、7

牛腿、8

连接
梁、9

钢管桩、10

上层平联、11

下层平联、12

钻孔平台、13

支撑梁、14

次梁、15

锚固梁、16

刚面板、17

栏杆、18

打桩船、19

振动锤、20

钢管桩导向架、21

船头、22

槽钢骨架、23

千斤顶、24

钢桁架、25

面层、26

悬臂式护筒导向架平台、27

吊耳、28

螺栓、29

悬臂梁、30

支座、31

护筒中心定位线、32

连接杆、33

型钢拉杆、34

型钢骨架、35

锁扣拉杆、36

上层导向架、37

下层导向架、38

液压螺旋千斤顶、39

下层液压螺旋千斤顶、40

便携水平器、41

激光笔、42...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S1、技术准备:在工厂预制钢护筒(6)、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1)、钢管桩导向架(20)和钢桁架(24),以上预制部件出厂检验合格后,用驳船运输至施工现场;S2、沉放起始工作平台(4)上的钢管桩(9);S3、沉放起始工作平台(4)上的钢护筒(6);S4、护筒区工作平台(5)搭设;S5、起始工作平台(4)上的钢护筒(6)下沉;S6、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1)移动;S7、后续钢护筒沉放;S8、钢管桩(9)施工:下沉所有钢护筒(6)后,开展后续钢管桩(9)的施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具体为:起始工作平台(4)位于钻孔平台(12)上游侧;利用安装在打桩船(18)上的钢管桩导向架(20)进行定位,用打桩船(18)吊起振动锤(19)振动下沉;当钢管桩(9)起吊竖直后,将钢管桩(9)送进钢管桩导向架(20)内,测量调整钢管桩(9)的平面位置及倾斜度,当钢管桩(9)的平面位置及倾斜度合乎施工要求后,将振动锤(19)振动下沉到设定位置。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具体为:在指定位置安设钢护筒点接触式导向架(1),用打桩船(18)吊起钢护筒(6),钢护筒(6)保持垂直,在平潮或流速较小时将钢护筒(6)缓慢下滑,直至钢护筒(6)入泥稳定,打桩船(18)脱钩。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复杂地层超长大直径桩基护筒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新泉王康宇刁红国崔允亮
申请(专利权)人:浙大城市学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