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51652 阅读:2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3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隔离开关以及手柄操作机构,所述箱体开口处铰接有可翻转开合的箱门,所述隔离开关通过隔离开关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上方,所述手柄操作机构包括转轴连杆,所述转轴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内的触头插接,所述转轴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后连接有手柄,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转轴连杆上设置有转轴吸板,所述手柄、转轴连杆、转轴吸板以及触头同步旋转,所述转轴吸板旋转至最高点以及最低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失电型电磁铁以及第二失电型电磁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具有分合闸安全性较高,且箱门锁可靠的有益效果,适用于配电箱领域。领域。领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

技术介绍

[0002]配电箱是电气装备,具有体积小、安装简便,技术性能特殊、位置固定,配置功能独特、不受场地限制,应用比较普遍,操作稳定可靠,空间利用率高,占地少且具有环保效应的特点。配电箱数据上的海量参数,一般是构成低压林按电气接线,要求将开关设备、测量仪表、保护电器和辅助设备组装在封闭或半封闭金属箱中或屏幅上,构成低压配电箱。正常运行时可借助手动或自动开关接通或分断电路。
[0003]目前市面上的可视隔离开关箱虽然可以看到其主触头状态,但是依然存在误操作带电分合闸产生电弧和发生电气事故的风险,尤其是分闸后,当用电设备发生不正常的故障时,比如隔离开关电源侧突然带电,此时如果只看可视隔离开关的主触头状态是不能分辨其是否带电,合闸时便会造成触电或电气事故;传统的方轴连杆及卡锁间存在间隙,对于方轴来讲,截面积对角线长度是与卡锁产生的阻力形成机械闭锁,而此间隙容易磨损变形,容易失去机械闭锁的意义;目前配电箱、箱门锁种类繁多,用钥匙的、三角锁、方形锁、转把等,用一般工具都可以轻松打开,很容易形成用电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思路

[0004]针对相关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当用电设备处于不安全状态时分合闸安全性较高,且箱门锁可靠的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
[000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包括箱体、隔离开关以及手柄操作机构,所述箱体开口处铰接有可翻转开合的箱门,所述隔离开关通过隔离开关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部上方,所述手柄操作机构包括转轴连杆,所述转轴连杆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内的触头插接,所述转轴连杆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后连接有手柄,位于所述箱体内的转轴连杆上设置有转轴吸板,所述手柄、转轴连杆、转轴吸板以及触头同步旋转,所述转轴吸板旋转至最高点以及最低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失电型电磁铁以及第二失电型电磁铁。
[0007]优选地,所述箱门上安装有门锁,所述门锁包括设置在所述箱门内侧的锁壳,所述锁壳内设有带钥匙孔的锁芯,所述锁芯的尾端连接有锁舌,所述锁舌上设有门锁吸板,所述锁壳上设有限位凸起,所述箱体内壁安装有第三失电型电磁铁。
[0008]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有电力采集器,所述电力采集器电气连接有PLC,所述PLC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第一失电型电磁铁、第二失电型电磁铁以及第三失电型电磁铁的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
[0009]优选地,所述箱门外部设有触摸显示屏,所述触摸显示屏与所述PLC电气连接;所述箱体外部设有读卡器,所述读卡器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PLC的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
[0010]优选地,所述箱门上设有透明窗口,所述透明窗口开设的位置在所述箱门闭合后与所述隔离开关的位置相对应。
[0011]优选地,所述箱体内设有端子,所述端子通过端子支架设置于所述箱体内壁上。
[0012]优选地,所述箱体底部开设有多个穿线孔。
[0013]优选地,所述箱体外部设有急停开关。
[0014]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有语音提醒装置,所述PLC的信号输出端与所述语音提醒装置的信号输入端电气连接。
[0015]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在于:
[0016]1、本技术创造性地采用失电型电磁铁来限制以及控制隔离开关的开合,失电型电磁铁在未通电的情况下,将转轴吸板牢牢吸附,对转轴连杆产生较大的旋转阻力,此时光靠人力无法转动手柄,如此一来,当用电设备处于不安全的状态或发生故障,单凭观察主触头状态分辨其是否带电时,便可最大程度上避免因操作人员判断失误而做出误操作,提高了配电箱的用电安全性。
[0017]2、目前市场上配电箱、箱门锁种类繁多,用钥匙的、三角锁、方形锁、转把等,用一般工具都可以轻松打开,很容易形成用电安全隐患,而本技术的门锁依靠失电型电磁铁来锁定,即使有正确匹配的钥匙,也难以在失电型电磁铁未通电的情况下将箱门解锁,为配电箱多加了一层保险,使其不易被外部人员打开,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箱的用电安全性。
[0018]3、传统的方轴连杆及卡锁间存在间隙,对于方轴来讲,截面积对角线长度是与卡锁产生的阻力形成机械闭锁,而此间隙容易磨损变形,容易失去机械闭锁的意义,而在本技术中,采用失电型电磁铁,配合手柄、转轴连杆、转轴吸板以及触头,实现对隔离开关的控制,机械闭锁的实现主要依赖于失电型电磁铁的通电与否,对间隙的磨损很小,可以防止间隙在长时间的使用下磨损变形,始终能够实现机械闭锁的功能,大大延长了设备的使用寿命。
[0019]4、本技术中,采用PLC控制中心,将电力采集器采集到的电力参数加以分析、判断,并将这些数据实时显示在触摸控制屏上,方便操作人员查看,根据判断结果的不同,控制各个失电型电磁铁的通电状态,达到允许分、合闸的目的,实现按向导提示可视化操作,避免误操作,使操作更加安全。
[0020]5、本技术中,在所述箱体外部设有读卡器,读卡器读取操作人员的信息,通过PLC的识别后将其展示在触摸控制屏上,只有通过PLC的认证,才能获得操作权限,从而实现开关门锁以及其他功能,进一步提高了配电箱的用电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21]图1是本技术打开箱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2是本技术闭合箱门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3]图3是本技术箱体内部结构示意图;
[0024]图4是本技术中隔离开关在闭合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5]图5是本技术中隔离开关在断开时的结构示意图;
[0026]图6是本技术中门锁的结构示意图;
[0027]图中:10为箱体,101为箱门,102为透明窗口,103为读卡器,104为端子,105为穿线
孔,106为急停开关,107为语音提醒装置,108为噪音传感器,20为隔离开关,201为触头,30为手柄操作机构,301为转轴连杆,302为手柄,303为转轴吸板,304为第一失电型电磁铁,305为第二失电型电磁铁,40为门锁,401为锁壳,402为锁芯,403为锁舌,404为门锁吸板,405为限位凸起,406为第三失电型电磁铁,50为电力采集器,60为PLC,70为触摸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0028]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29]其次,本技术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技术实施例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包括箱体(10)、隔离开关(20)以及手柄操作机构(30),所述箱体(10)开口处铰接有可翻转开合的箱门(101),所述隔离开关(20)通过隔离开关固定架设置于所述箱体(10)内部上方,所述手柄操作机构(30)包括转轴连杆(301),所述转轴连杆(301)的一端与所述隔离开关(20)内的触头(201)插接,所述转轴连杆(301)的另一端穿过所述箱体(10)后连接有手柄(302),位于所述箱体(10)内的转轴连杆(301)上设置有转轴吸板(303),所述手柄(302)、转轴连杆(301)、转轴吸板(303)以及触头(201)同步旋转,所述转轴吸板(303)旋转至最高点以及最低点处分别设置有第一失电型电磁铁(304)以及第二失电型电磁铁(30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门(101)上安装有门锁(40),所述门锁(40)包括设置在所述箱门(101)内侧的锁壳(401),所述锁壳(401)内设有带钥匙孔的锁芯(402),所述锁芯(402)的尾端连接有锁舌(403),所述锁舌(403)上设有门锁吸板(404),所述锁壳(401)上设有限位凸起(405),所述箱体(10)内壁安装有第三失电型电磁铁(406)。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失电磁力闭锁智能配电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箱体(10)内设有电力采集器(50),所述电力采集器(50)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安忠师元
申请(专利权)人:山西兆安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相关技术
    暂无相关专利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