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内光线强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1624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34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车内光线强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属于汽车领域。在本申请实施例中,根据当前时刻采集的车内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和入射至汽车玻璃上的第一光照强度对通过汽车玻璃的电流强度进行控制,来进一步控制通过汽车玻璃射入车内的光线强度,由于车内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能够体现出该车内用户在当前时刻的精神状态,第一光照强度能够体现出当前时刻车外的阳光强烈程度,将第一面部图像和第一光照强度这两者进行结合来控制透过车窗玻璃的光线强度能够使调节出的车内光线强度更符合车内用户的需求,提升了车内用户的舒适感。了车内用户的舒适感。了车内用户的舒适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内光线强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0001]本申请涉及汽车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车内光线强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0002]在汽车驾驶过程中,车内的光线强度会随着时间和外界环境不断发生变化,例如,中午阳光强烈时,透进车内的光线比较强,强烈的阳光照射不仅会加速汽车内饰的老化,还会刺激驾驶员的眼睛,影响安全驾驶。
[0003]相关技术中,通常在车窗和前挡风玻璃上贴一层深色的车膜来降低透进车内的光线的强度,但是,早晚阳光较弱时,深色的车膜又会使车内光线较暗,还会影响驾驶员对路况的观察。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内光线强度的控制方法、装置、系统及存储介质,可以解决通过汽车玻璃射入车内的光线强度不能调节的问题。所述技术方案如下:
[0005]一方面,提供一种车内光线强度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0006]获取当前时刻采集的第一光照强度和车内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
[0007]基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和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向汽车玻璃输出控制电流,所述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车内光线强度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刻采集的第一光照强度和车内用户的第一面部图像;基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和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向汽车玻璃输出控制电流,所述控制电流用于控制所述汽车玻璃的透明度,以控制通过所述汽车玻璃射入车内的光线的强度。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和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向汽车玻璃输出控制电流,包括:基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确定当前时刻所述车内用户的第一面部状态值,所述第一面部状态值用于指示当前时刻所述车内用户的疲惫程度;基于所述第一面部状态值和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向所述汽车玻璃输出控制电流。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面部状态值和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向所述汽车玻璃输出控制电流,包括:获取所述第一面部状态值对应的第一电流值;获取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对应的第二电流值;对所述第一电流值和所述第二电流值进行加权求和,得到加权电流值;基于所述加权电流值,向所述汽车玻璃输出所述控制电流。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车内用户包括位于主驾驶位的第一用户的情况下,所述汽车玻璃包括主驾侧玻璃,所述主驾侧玻璃包括所述主驾驶位对应的车窗玻璃和挡风玻璃,在所述车内用户包括位于副驾驶位的第二用户的情况下,所述汽车玻璃包括副驾侧玻璃,所述副驾侧玻璃包括所述副驾驶位对应的车窗玻璃和挡风玻璃。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玻璃包括所述主驾侧玻璃和所述副驾侧玻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面部状态值包括所述第一用户的面部状态值和所述第二用户的面部状态值,所述第一电流值包括第一子电流值和第二子电流值;所述获取所述第一面部状态值对应的第一电流值,包括:基于主驾侧对应的面部状态值和电流值之间的第一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第一用户的面部状态值对应的所述第一子电流值;基于副驾侧对应的面部状态值和电流值之间的第二映射关系,获取所述第二用户的面部状态值对应的所述第二子电流值,所述第一映射关系和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不同,且所述第一映射关系中的最大电流值小于所述第二映射关系中的最大电流值。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汽车玻璃包括所述主驾侧玻璃和所述副驾侧玻璃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包括主驾侧的光照强度和副驾侧的光照强度,所述第一电流值包括第三子电流值和第四子电流值;所述获取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对应的第二电流值,包括:基于主驾侧对应的光照强度与电流值之间的第三映射关系,获取所述主驾侧的光照强度对应的所述第三子电流值;基于副驾侧对应的光照强度与电流值之间的第四映射关系,获取所述副驾侧的光照强度对应的所述第四子电流值,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不同,且所述第三映射关系中的最大电流值小于所述第四映射关系中的最大电流值。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获取第二面部状态值,所述第二面部状态值基于当前时刻的上一时刻采集的第二面部
图像确定得到;如果所述第二面部状态值与参考面部状态值之间的差值大于参考阈值,则执行所述基于所述第一面部图像和所述第一光照强度,向所述汽车玻璃输出控制电流的步骤,并将所述参考面部状态值更新为所述第一面部状态值。8.一种车内光线强度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设备、汽车玻璃、图像采集设备和光传感器;所述图像采集设备位于汽车内部,用于采集车内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向所述主控设备发送所述车内用户的面部图像;所述光传感器位于所述汽车玻璃上,用于采集光照强度,并向所述主控设备发送所述光照强度;所述主控设备用于基于所述车内用户的面部图像和所述光照强度,向所述汽车玻璃输出控制电流;所述汽车玻璃用于基于所述控制电流,控制自身的透明度,以控制通过所述汽车玻璃射入车内的光线的强度。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汽车玻璃包括主驾侧玻璃和副驾侧玻璃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主驾侧玻璃包括主驾驶位对应的车窗玻璃和挡风玻璃,所述副驾侧玻璃包括副驾驶位对应的车窗玻璃和挡风玻璃。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控制系统,其特征在于,当所述汽车玻璃包括主驾侧玻璃时,所述图像采集设备包括位于所述主驾驶位的前方的第一图像采集设备,所述光传感器包括位于所述主驾侧玻璃上的第一光传感器;所述第一图像采集设备用于采集位于所述主驾驶位上的第一用户的面部图像,并向所述主控设备发送所述第一用户的面部图像...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佳维
申请(专利权)人:北京梧桐车联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