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50466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医护用具附属装置技术领域,且公开了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包括弹力胸带本体、温湿度传感器和心率带,弹力胸带本体的外部设置有防脱机构,弹力胸带本体的外部还设置有强化机构,防脱机构包括两个基块,连接块的外侧壁两个相背离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收束带。该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具备防褶皱、不滑脱,使用方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弹力胸带多是由一个弹力带以及两个收束带组成,结构接单,容易褶皱,导致患者体感不适,且收束带由于不断的活动很容易导致滑脱,使用极不方便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医护用具附属装置
,具体为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人体在经手术治疗后往往存在创伤,为了保护这些创伤不受二次伤害,往往会借用医用护具对其进行防护,因此,各类医用护具附属装置应运而生,骨骼支撑板架、弹力胸带都是其中常用的工具。
[0003]在急性肺损伤患者经手术治疗后往往需要用到弹力胸带对其胸部进行收束,防止过度的胸部扩张再次撕裂伤口,然而,现有的弹力胸带多是由一个弹力带以及两个收束带组成,结构接单,容易褶皱,导致患者体感不适,且收束带由于不断的活动很容易导致滑脱,使用极不方便,因此,亟需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具备防褶皱、不滑脱,使用方便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弹力胸带多是由一个弹力带以及两个收束带组成,结构接单,容易褶皱,导致患者体感不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包括弹力胸带本体(1)、温湿度传感器(2)和心率带(3),其特征在于:所述弹力胸带本体(1)的外部设置有防脱机构(4),所述弹力胸带本体(1)的外部还设置有强化机构(5);所述防脱机构(4)包括两个基块(401),两个所述基块(401)的外侧壁上均开设有安装基槽(402),两个所述基块(401)的外部均设置有连接块(403),两个所述连接块(403)的外侧壁上均固定连接有安装块(404),所述安装基槽(402)与安装块(404)相互卡合,所述连接块(403)的外侧壁两个相背离的面上均固定连接有收束带(405);所述强化机构(5)包括透气填充层(501)和抗磨损层(502),所述抗磨损层(502)套设于透气填充层(501)的外部,所述抗磨损层(502)的外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若干个夹扣(503),若干个所述夹扣(503)等量成排设置,若干排所述夹扣(503)每两排一组等距排列,每两排所述夹扣(503)之间均活动连接有硬质防护条(504)。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基块(401)分别固定连接于弹力胸带本体(1)的外侧壁上靠近顶部和底部位置处,两个所述基块(401)对称设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安装基槽(402)的内侧壁相对面上均开设有卡槽(406),两个所述安装块(404)的外侧壁两个相背离的面上均活动连接有卡杆(407),两个所述卡槽(406)分别与两个卡杆(407)活动卡合。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急性肺损伤患者用智能通气保护及弹力胸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块(403)和安装块(404)的内部对称开设有两个...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建军程希玥赵济华杨峰部璇冯凯刘建贾静红刘颖王荣菊李金玉白静毕鹤鸣蒋美钰安立红李海宁董伟芹部媛媛谷昊辰程爱斌孙哲薛伟丽马雅楠郑金华梁玉婵齐笑高嘉巍王聪博张润石曹立富刘刚吴海娜
申请(专利权)人:华北理工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