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安全监测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50234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布了一种挂篮安全监测系统,包括桁架式挂篮结构、压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拉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挠度检测单元和监测单元,桁架式挂篮结构包括桁架结构和悬挂结构,桁架结构后端通过后锚固定于桥梁已浇梁段,悬挂结构悬吊于桁架结构前端;桁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主桁架,主桁架由斜撑、竖杆和纵梁对应连接组成,压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拉应力检测单元和第一挠度检测单元对应设于竖杆、斜撑和纵梁的指定位置,且压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拉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挠度检测单元均与监测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合理分布各检测单元的布置方位,减少挂篮使用过程中人员工作量,施工过程中及时掌握挂篮各部件受力及工作状态,降低安全风险。降低安全风险。降低安全风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挂篮安全监测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桥梁安全施工
,特别是涉及一种挂篮安全监测系统。

技术介绍

[0002]挂篮作为桥梁悬臂施工中的主要设备,按结构形式可分为桁架式、斜拉式、型钢式及混合式等,其中,桁架式结构由于结构简单、拆装快捷而被广泛使用。在通过桁架式结构挂篮进行桥梁悬臂施工的过程中,为保障人员财产安全,对桁架式结构挂篮各结构的健康状态进行安全监测尤为重要。
[0003]传统的桁架式结构挂篮的健康安全情况是由安全人员进行人工定期监测观察,这种监测方式存在如下弊端:1)施工检测存在监测间隙,在间隙期间出现的隐患不能被及时发现;2)人工完成各结构的指标检测需花费较长时间,工作繁琐不便且工作量大;3)人工检测因为工作繁琐,长期无险情出现后监测人员必然会麻痹大意,造成漏检甚至不检,带来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因此,建立一套挂篮安全监测系统是十分有必要的。

技术实现思路

[0004]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能够实时监测、分析和储存各结构应力指标的挂篮安全监测系统,对挂篮结构进行针对性的智能化监测,保证挂篮结构的使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挂篮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桁架式挂篮结构、压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拉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挠度检测单元和监测单元,所述桁架式挂篮结构包括用于整体承重的桁架结构和用于承接模板及桥梁待浇梁段的悬挂结构,所述桁架结构后端通过后锚固定于桥梁已浇梁段,所述悬挂结构悬吊于所述桁架结构前端;其中,所述桁架结构包括相互平行设置的至少两个主桁架,相邻两所述主桁架之间通过连杆连接;所述主桁架由斜撑、竖杆和纵梁对应连接组成,所述压应力检测单元设于竖杆端部以检测竖杆的抗压应力,所述第一拉应力检测单元设于所述后锚端部和/或所述斜撑中部以检测后锚或斜撑的抗拉应力,所述第一挠度检测单元设于所述纵梁的中部以检测纵梁的抗弯曲应力;且所述压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拉应力检测单元、第一挠度检测单元均与所述监测单元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挂篮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二拉应力检测单元和第二挠度检测单元,所述悬挂结构包括前上横梁、后上横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底纵梁和若干吊杆,所述前上横梁和后上横梁搭设固定于所述桁架结构的前端,并相互平行设置;所述前上横梁和前下横梁于竖直方向上对应并通过吊杆相互连接;所述后上横梁和后下横梁于竖直方向上对应并通过吊杆相互连接;所述底纵梁搭设固定于前下横梁与后下横梁之间;所述第二拉应力检测单元设置于所述吊杆侧以检测所述吊杆的抗拉应力,所述第二挠度检测单元分别设置于所述前上横梁、后上横梁、前下横梁、后下横梁和底纵梁的中部以检测各横梁和底纵梁的抗弯曲应力;且所述第二拉应力检测单元和第二挠度检测单元均与所述监测单元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挂篮安全监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桁架为倒梯形桁架,所述倒梯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刚罗红周密代峻儒张胜波周楷伦江杨刘思聪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省交通建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