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9985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2: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包括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均设有卡槽口,所述第一立柱为中空结构体且其朝向第二立柱的一侧也设有卡槽口,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于两个卡槽口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第一墙体板和第二墙体板,所述第二墙体板的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所述第一墙体板与第二墙体板之间黏结密封防水胶,所述第一墙体板的左侧外壁上端设有通风管,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稳固,设计合理,具有良好的隔热性,且能很好的进行散热,能有效避免建筑体内部温度过高,从而可减少空调的过多使用,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具有良好的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


[0001]本技术涉及轻钢建筑
,特别涉及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

技术介绍

[0002]轻钢建筑主要是指主要的承重构件是由钢材组成的,包括钢柱子、钢梁、钢结构基础及钢屋架,尤其在厂房的建设中,装配式轻钢建筑由于其施工效率高,建设成本低等优势,在现代企业的厂房建设中得到广泛地应用。
[0003]轻钢结构的建筑是一种以轻钢为骨架,以夹芯板为围护材料的建筑体,当在炎热的夏季时,阳光不断照射在两侧屋顶的各组板材上,板材的温度升高过快,进而造成房间内部的温度较高,为降低房间内部的温度,多需要进行中央空调等降温设备的安装,造成电力能源极大的消耗与浪费。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0006]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包括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的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所述第一立柱与第二立柱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立柱的两侧均设有卡槽口,所述第一立柱为中空结构体且其朝向第二立柱的一侧也设有卡槽口,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于两个卡槽口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第一墙体板和第二墙体板,所述第二墙体板的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地面上,所述第一墙体板与第二墙体板之间黏结密封防水胶,所述第一墙体板的左侧外壁上端设有通风管。
[0007]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板与第二墙体板均包括保温墙板,所述保温墙板的内部设有中空层,所述中空层的内壁表面设有隔热层。
[0008]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板的底部设有通气管,所述第二墙体板的顶端设有与通气管相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的内壁黏结有橡胶软垫。
[0009]优选的,所述通风管内安装有散热扇。
[0010]优选的,所述混凝土地面的上表面设有防水层。
[0011]优选的,所述第一立柱和第二立柱之间固定焊接有十字加强杆。
[0012]优选的,所述保温墙板的外表面设有耐热涂层。
[0013]优选的,所述保温墙板的内壁于中空层中固定有加强筋。
[0014]优选的,所述第一墙体板与第二墙体板的两侧均固定有与所述卡槽口相适配的垫板。
[00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设置的第一墙体板与第二墙体板均包括保温墙板,保温墙板的内部设有中空层,中空层的内壁表面设有隔热
层,从而使第一墙体板与第二墙体板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且第二墙体板中积聚的热量可通过通气管进入到第一墙体板中,第一墙体板内积聚的热气在散热扇的作用下可通过通风管快速排出,能有效避免板材温度的升高,从而能有效防止轻钢建筑内部温度的升高,避免使用空调进行降温,从而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第一墙体板的外观结构左侧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第二墙体板的外观结构俯视图。
[0019]图中:1、混凝土地面;101、第一立柱;102、第二立柱;103、卡槽口;104、第一墙体板;105、第二墙体板;106、密封防水胶;107、通风管;108、保温墙板;109、中空层;110、隔热层;111、通气管;112、通孔;113、防水层;114、十字加强杆;115、耐热涂层;116、加强筋;117、垫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
[0021]如图1

3所示,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包括固定在混凝土地面1上的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第一立柱101与第二立柱102呈左右对称设置,第二立柱102的两侧均设有卡槽口103,第一立柱101为中空结构体且其朝向第二立柱102的一侧也设有卡槽口103,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于两个卡槽口103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第一墙体板104和第二墙体板105,第二墙体板105的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地面1上,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之间黏结密封防水胶106,第一墙体板104的左侧外壁上端设有通风管107。
[0022]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均包括保温墙板108,保温墙板108的内部设有中空层109,中空层109的内壁表面设有隔热层110,使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
[0023]第一墙体板104的底部设有通气管111,第二墙体板105的顶端设有与通气管111相适配的通孔112,通孔112的内壁黏结有橡胶软垫,从而使第二墙体板105中积聚的热量可通过通气管111进入到第一墙体板104中。
[0024]通风管107内安装有散热扇,使第一墙体板104内积聚的热气可以快速排出。
[0025]混凝土地面1的上表面设有防水层113,提高轻钢房屋内的防水性。
[0026]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之间固定焊接有十字加强杆114,使得由第一立柱101与第二立柱102构成的房体结构更为稳固。
[0027]保温墙板108的外表面设有耐热涂层115,进一步提高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的整体耐热性。
[0028]保温墙板108的内壁于中空层109中固定有加强筋116,有利于维持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结构的稳固。
[0029]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的两侧均固定有与卡槽口103相适配的垫板117,
便于对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进行固定安装。
[0030]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使用时,由于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均包括保温墙板108,保温墙板108的内部设有中空层109,中空层109的内壁表面设有隔热层110,且第二墙体板105中积聚的热量可通过通气管111进入到第一墙体板104中,并在散热扇的作用下快速排出第一墙体板104内积聚的热气,从而使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在使用时均具有良好的隔热性能,能有效避免板材温度的升高,从而能有效防止轻钢建筑内部温度的升高,避免使用空调进行降温,实现了节能减排的目的。
[0031]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包括固定在混凝土地面(1)上的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立柱(101)与第二立柱(102)呈左右对称设置,所述第二立柱(102)的两侧均设有卡槽口(103),所述第一立柱(101)为中空结构体且其朝向第二立柱(102)的一侧也设有卡槽口(103),所述第一立柱(101)和第二立柱(102)于两个卡槽口(103)之间从上到下依次固定有第一墙体板(104)和第二墙体板(105),所述第二墙体板(105)的底端固定在混凝土地面(1)上,所述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之间黏结密封防水胶(106),所述第一墙体板(104)的左侧外壁上端设有通风管(10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板(104)与第二墙体板(105)均包括保温墙板(108),所述保温墙板(108)的内部设有中空层(109),所述中空层(109)的内壁表面设有隔热层(110)。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改进型装配式轻钢建筑的节能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墙体板(104)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白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安宁市海建建设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