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装饰板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8503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饰板墙,装饰板墙包括:墙体连接件,墙体连接件用于连接墙体;龙骨支架,设置于墙体连接件上;若干挂件,均匀间隔设置于龙骨支架上;若干饰面板,均设置于若干所述挂件上。通过设置墙体连接件,将所述龙骨支架、挂件和饰面板与墙体连接;通过设置龙骨支架,为饰面板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提升饰面板的装配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挂件,既便捷高效的将饰面板固定于龙骨支架上,提升饰面板的安装效率,又提升了相邻饰面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将装饰板墙仅仅设置为若干墙体连接件、龙骨支架、若干挂件和若干饰面板,进而简化装饰板墙的结构,将装饰板墙的零部件统一通用化处理,有效的方便了装饰板墙的加工和施工。有效的方便了装饰板墙的加工和施工。有效的方便了装饰板墙的加工和施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装饰板墙


[0001]本技术涉及建筑墙体装饰
,尤其涉及的是一种装饰板墙。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用户对建筑尤其是建筑墙体的要求,除了保障基础的功能的同时,也对其美观性提出越来越高的要求;目前,为了满足这一要求,传统的解决方法是对所述墙体进行粉刷或者贴纸装饰,进而美化墙面环境,使墙面焕然一新。
[0003]但是,随着人民生活水平进一步的提升,除了对墙面美化需求,还是得需要达到防潮、防水以及隔音的效果,但是现有墙面装饰并不能满足这一需求;因此,具有节能、环保、保温、隔音等多种优点的板墙诞生并被应用,但是,目前板墙的结构复杂,导致甲肝功能和施工不便的问题。
[0004]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与不足,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发展。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装饰板墙,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板墙的结构复杂,导致加工和施工不便的问题。
[0006]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饰板墙,用于装饰墙体,其包括:
[0007]墙体连接件,所述墙体连接件用于连接墙体;
[0008]龙骨支架,龙骨支架设置于所述墙体连接件上;
[0009]若干挂件,若干所述挂件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龙骨支架上;
[0010]若干饰面板,若干饰面板均设置于若干所述挂件上。
[0011]进一步的,所述挂件包括:
[0012]挂件本体;
[0013]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设置于所述挂件本体与所述龙骨支架连接的一端上,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龙骨支架螺接;
[0014]面板连接部,所述面板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挂件本体与所述饰面板连接的一端上。
[0015]进一步的,所述面板连接部包括:
[0016]第一卡齿;
[0017]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与所述第一卡齿沿所述挂件本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之间还设置有折弯口;
[0018]其中,所述第一卡齿沿所述挂件本体的高度方向的上端折弯,所述第二卡齿沿所述挂件本体的高度方向的下端折弯,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饰面板。
[0019]进一步的,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挂件本体垂直连接;
[0020]所述第二卡齿与所述挂件本体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形。
[0021]进一步的,所述饰面板包括:
[0022]面板本体,所述面板本体包括相对设置的上长边和下长边;
[0023]若干沟槽,若干沟槽沿所述面板本体的厚度方向开设,且若干所述沟槽间隔设置于所述上长边和下长边上;
[0024]所述第一卡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饰面板的上长边的沟槽中,所述第一卡齿设置于相邻的两个饰面板的下长边的沟槽中。
[0025]进一步的,所述沟槽中填充有结构胶。
[0026]进一步的,所述墙体连接件包括:
[0027]若干预埋件,若干预埋件用于连接墙体;
[0028]若干预埋固定件,若干所述预埋固定件用于将所述预埋件固定于墙体中;
[0029]若干角码,若干所述角码的一端与所述预埋件连接,所述角码的另一端与所述龙骨支架连接。
[0030]进一步的,所述龙骨支架包括:
[0031]若干纵向龙骨,若干所述纵向龙骨与若干所述角码连接;
[0032]若干横向龙骨,若干所述横向龙骨与所述纵向龙骨垂直连接,且若干所述挂件设置于若干所述横向龙骨上。
[0033]进一步的,所述角码、纵向龙骨和横向龙骨均设置为角钢;
[0034]所述饰面板背离所述龙骨支架的一侧设置有防护装饰层。
[0035]本技术解决技术问题所采用的又一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装饰板墙的施工方法,其包括:
[0036]安装墙体连接件,依次将若干预埋件和若干预埋固定件呈矩阵安装于墙体上,将若干角码安装于若干预埋件上;
[0037]安装龙骨支架,将若干纵向龙骨安装于角码上,然后再将若干横向龙骨垂直安装于若干纵向龙骨上,并修整检查龙骨支架;
[0038]安装若干挂件,将挂件的条形孔螺接于横向龙骨上;
[0039]安装饰面板,通过平板运输车将饰面板运输至墙体处,并在是饰面板的上长边和下长边上开设若干沟槽,并在构造中填充结构胶,然后通过尼龙带捆绑饰面板,通过手动电葫芦将饰面板垂直运输,将饰面板的沟槽套设于挂件上,并相邻饰面板件依次进行初评、精准水平和红外线垂直精平,然后通过净赚平面找平固定;
[0040]对安装完饰面板进行版面质量检查,且合格后对饰面板背离龙骨支架的面进行防护装饰喷漆,完成装饰板墙的施工。
[004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装饰板墙,所述装饰板墙包括:墙体连接件,所述墙体连接件用于连接墙体;龙骨支架,龙骨支架设置于所述墙体连接件上;若干挂件,若干所述挂件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龙骨支架上;若干饰面板,若干饰面板均设置于若干所述挂件上。可以理解,通过设置墙体连接件,进而有效的将所述龙骨支架、挂件和饰面板与墙体连接;通过设置龙骨支架,进而为饰面板提供了有效的支撑,提升所述饰面板的装配的稳定性;通过设置挂件,既便捷高效的将所述饰面板固定于所述龙骨支架上,提升饰面板的安装效率,又能提升相邻饰面板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通过将所述装饰板墙仅仅设置为若干墙体连接件、龙骨支架、若干挂件和若干饰面板,进而简化装饰板墙的结构,将装饰板墙
的零部件统一通用化处理,有效的方便了装饰板墙的加工和施工。
附图说明
[0042]图1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装饰板墙的主视示意图;
[0043]图2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装饰板墙与墙体配合关系剖视示意图;
[0044]图3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装饰板墙的挂件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45]图4是本技术图2中B部放大示意图;
[0046]图5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装饰板墙的饰面板的主视示意图;
[0047]图6是本技术中提供的装饰板墙的两相邻饰面板与挂件的配合关系的主视示意图;
[0048]图7是本技术图6中C部放大示意图;
[0049]图8是本技术图1中A部放大示意图;
[0050]附图标记说明:
[0051]10、装饰板墙;20、墙体;11、墙体连接件;12、龙骨支架;13、挂件;14、饰面板;111、预埋件;112、预埋固定件;113、角码;121、纵向龙骨;122、横向龙骨;131、挂件本体;132、条形孔;133、面板连接部;134、第一卡齿;135、第二卡齿;136、折弯口;141、面板本体; 142、上长边;143、下长边;144、沟槽;145、结构胶。
具体实施方式
[0052]下面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装饰板墙,用于装饰墙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墙体连接件,若干所述墙体连接件用于连接墙体;龙骨支架,龙骨支架设置于所述墙体连接件上;若干挂件,若干所述挂件均匀间隔设置于所述龙骨支架上;若干饰面板,若干饰面板均设置于若干所述挂件上。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饰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挂件包括:挂件本体;条形孔,所述条形孔设置于所述挂件本体与所述龙骨支架连接的一端上,且所述条形孔与所述龙骨支架螺接;面板连接部,所述面板连接部设置于所述挂件本体与所述饰面板连接的一端上。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装饰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面板连接部包括:第一卡齿;第二卡齿,所述第二卡齿与所述第一卡齿沿所述挂件本体的宽度方向并排设置,且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之间还设置有折弯口;其中,所述第一卡齿沿所述挂件本体的高度方向的上端折弯,所述第二卡齿沿所述挂件本体的高度方向的下端折弯,所述第一卡齿和第二卡齿用于连接相邻的两个饰面板。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板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卡齿与所述挂件本体垂直连接;所述第二卡齿与所述挂件本体的连接处设置为圆弧形。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装饰板墙,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昱胡世发李卫锋张伟栾志涛廖嘉维叶素绿吴春云李东华张志杰叶高扬郭耀文吕健应宇坤陈计明曹伟刘丹肖宇峰林雄周刘锦豪陈少意李倩史文勇王嘉玮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建艺装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