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回流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47404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9 21:3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回流装置;推动轴与好氧池滑动连接,并贯穿滑槽,推动轴上设置有连接板,推动组件的输出端与连接板拆卸连接,转动轴上设置有过滤框,转动轴上还设置有从动齿部,转动组件的输出端与从动齿部相对应,启动推动组件,通过连接板带动推动轴在滑槽上平移,进而利用推动栅格将清理区内的污泥中的杂物,推向过滤框,启动转动装置,利用从动齿部带动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过滤框翻转,从而使得污泥中的杂物浮于表面,进而便于杂物的清除。进而便于杂物的清除。进而便于杂物的清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回流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尤其涉及一种回流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活性污泥法实质上是天然水体自净作用的人工强化的一类生物处理方法,完整的活性污泥系统包括实现回流、曝气、污泥处置功能所需的辅助设施。其中,作为生化池里的一道工序,污泥内回流是利用回流装置将生化池好氧区的活性污泥混合液回流到生化池缺氧区,从而保证生化池的循环运行的过程。
[0003]现有的回流装置中出现了部分利用供气装置通过进气管向提升管充入压缩气体,使得压缩气体沿提升管向高处移动直至逸气口逸出,待提升物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从提升管的进液口移动至回流管道中,并通过回流管道转移至厌氧池内,从而完成回流。
[0004]但现有的气提式回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好氧池通常都是露天设置,导致污泥中经常存在垃圾杂物,当通过提升管回流时,杂物会将提升管堵塞。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回流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现有的气提式回流装置在使用过程中,好氧池通常都是露天设置的,导致污泥中经常存在垃圾杂物,当通过提升管回流时,杂物会将提升管堵塞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回流装置,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好氧池、厌氧池、提升管、进气管、气提箱、回流管道、过滤栅格和清理装置,所述好氧池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栅格,所述过滤栅格将所述好氧池分隔为清理区和提升区,所述提升区的上方架设有所述气提箱,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气提箱法兰连接,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相对应,所述气提箱上设置有提升口,所述提升管的一端与所述提升口法兰连接,所述提升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提升区内,所述气提箱上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法兰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提升管的侧壁法兰连接;
[0007]所述清理区内设置有所述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推动组件、连接板、推动轴、推动栅格、过滤框、转动轴和转动组件,所述好氧池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动轴与所述好氧池滑动连接,并贯穿所述滑槽,所述推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动栅格,所述推动轴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好氧池远离所述气提箱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所述好氧池靠近所述过滤栅格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转动槽,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所述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位于所述好氧池的内部,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从动齿部,所述好氧池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部相对应。
[0008]启动所述推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推动轴在所述滑槽上平移,进而利用所述推动栅格将所述清理区内的污泥中的杂物,推向所述过滤框,启动所述转动装置,利用所述从动齿部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过滤框翻转,从而使得污泥中的杂物
浮于表面,便于将杂物清除后,当通过所述气提箱内的供气装置对所述进气管供气,利用所述进气管向所述提升管充入压缩气体,使得压缩气体沿所述提升管向高处移动,待提升物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从所述提升管的进液口移动至所述回流管道,从而完成污泥的回流。
[0009]其中,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丝杆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好氧池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置有所述丝杆套,所述丝杆套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
[0010]启动所述第一电机,带动所述丝杆转动,从而带动所述丝杆套平移,进而通过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推动栅格将污泥内的杂物向所述过滤框方向推动。
[0011]其中,所述推动组件还包括支撑架,所述支撑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好氧池拆卸连接,并分别位于所述好氧池的两侧,所述支撑架的中部套设在所述丝杆的外部,并位于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
[0012]在所述丝杆远离所述第一电机的一端设置所述支撑架,从而对所述丝杆起到一个支撑作用,避免所述推动栅格的重量过重,导致所述丝杆发生形变。
[0013]其中,所述支撑架包括两个连接块、两根连接杆和固定环,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丝杆的外部,所述固定环的两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杆,每根所述连接杆远离所述固定环的一端均设置有所述连接块,每个所述连接块均与所述好氧池拆卸连接。
[0014]将所述固定环套设在所述丝杆的外部,利用螺钉将两个所述连接块固定在所述好氧池的内壁上,所述固定环和所述连接板均与所述连接杆固定连接,制造时采用一体成型技术制成,结构更加牢固。
[0015]其中,所述转动组件包括第二电机、齿轮减速箱和输出齿轮,所述第二电机与所述放置板拆卸连接,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齿轮减速箱,所述齿轮减速箱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输出齿轮,所述输出齿轮与所述从动齿部相啮合。
[0016]启动所述第二电机,利用所述齿轮减速箱减缓所述第二电机的输出转速后,通过所述输出齿轮带动所述从动齿部转动,从而使得所述过滤框翻转,从而使得污泥中的杂物通过所述过滤框,浮于面上,方便后续处理。
[0017]其中,所述气提箱上设置的所述提升口和所述进气口的数量均为多个,所述提升管的数量为多个,所述进气管的数量为多个,每个所述提升管分别与一个所述提升口相对应,每个所述进气管分别与一个所述进气口相对应。
[0018]所述提升管和所述进气管的数量均为多个,从而提高所述回流装置的污泥回流效率。
[0019]其中,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部均设置有电机保护罩,每个所述电机保护罩分别与对应的所述好氧池和所述放置板拆卸连接。
[0020]在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外部设置所述电机保护罩,从而保护所述电机不受外界环境的硬性,从而提高所述第一电机和所述第二电机的使用寿命。
[0021]其中,每个所述提升管位于所述好氧池均呈圆台结构设置,每个所述提升管位于所述好氧池的一端均设置有滤网。
[0022]每个所述提升管位于所述好氧池的一端均呈圆台结构设置,扩大了提升管与污泥的接触面积,从而使得所述回流装置的回流效率更快,所述提升管的端口处设置有所述滤网,从而进一步过滤污泥中的细小杂质,从而进一步避免所述提升管堵塞。
[0023]本技术的一种回流装置,所述推动轴与所述好氧池滑动连接,并贯穿所述滑槽,所述推动轴上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推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所述过滤框,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从动齿部,所述转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部相对应,启动所述推动组件,通过所述连接板带动所述推动轴在所述滑槽上平移,进而利用所述推动栅格将所述清理区内的污泥中的杂物,推向所述过滤框,启动所述转动装置,利用所述从动齿部带动所述转动轴转动,进而带动所述过滤框翻转,从而使得污泥中的杂物浮于表面,便于将杂物清除后,当通过所述气提箱内的供气装置对所述进气管供气,利用所述进气管向所述提升管充入压缩气体,使得压缩气体沿所述提升管向高处移动,待提升物在压缩气体的带动下从所述提升管的进液口移动至所述回流管道,从而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流装置包括好氧池、厌氧池、提升管、进气管、气提箱、回流管道、过滤栅格和清理装置,所述好氧池的内部设置有所述过滤栅格,所述过滤栅格将所述好氧池分隔为清理区和提升区,所述提升区的上方架设有所述气提箱,所述回流管道的一端与所述气提箱法兰连接,所述回流管道的另一端与所述厌氧池相对应,所述气提箱上设置有提升口,所述提升管的一端与所述提升口法兰连接,所述提升管的另一端位于所述提升区内,所述气提箱上还设置有进气口,所述进气管的一端与所述进气口法兰连接,所述进气管的另一端与所述提升管的侧壁法兰连接;所述清理区内设置有所述清理装置,所述清理装置包括推动组件、连接板、推动轴、推动栅格、过滤框、转动轴和转动组件,所述好氧池的侧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推动轴与所述好氧池滑动连接,并贯穿所述滑槽,所述推动轴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推动栅格,所述推动轴的另一侧设置有所述连接板,所述好氧池远离所述气提箱的一端设置有所述推动组件,所述推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连接板拆卸连接,所述好氧池靠近所述过滤栅格的一端设置有转动槽,所述转动轴贯穿所述转动槽,所述转动轴上设置有所述过滤框,所述过滤框位于所述好氧池的内部,所述转动轴上还设置有从动齿部,所述好氧池的侧壁上还设置有放置板,所述放置板上设置有所述转动组件,所述转动组件的输出端与所述从动齿部相对应。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回流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推动组件包括第一电机、丝杆和丝杆套,所述第一电机与所述好氧池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电机的输出端设置有所述丝杆,所述丝杆上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朋黄定华
申请(专利权)人:海德隆上海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