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成阻尘柔风窗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42390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0:55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集成阻尘柔风窗,包括:主窗体,所述主窗体具有内腔,所述主窗体内侧与墙体连接;两个通风道,两个所述通风道的设置在主窗体的两侧,所述通风道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内腔;以及净化空气装置,所述净化空气装置设置在所述通风道内。本公开提供的集成阻尘柔风窗,通风道开设在主窗体侧面,使室外风通过主窗体侧面进入室内,从而可获得柔和的通风效果;并且通过设置净化空气装置,使进入室内的空气得到净化,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康。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集成阻尘柔风窗


[0001]本公开涉及建筑门窗
,尤其涉及集成阻尘柔风窗。

技术介绍

[0002]在居家生活和室内办公时,由于密闭环境中会产生大量二氧化碳,氧气会相应减少,易于滋生病原微生物,不利于人们的身体健康,因此需要经常打开窗户进行通风。保持室内通风,可以将室外新鲜空气引进室内,改善周围环境,保持空气清新,减少病原微生物滋生,有利于人们身心愉悦。
[0003]然而,室外的空气中具有一定的空气污染物,例如,工业生产排放尾气烟尘级有害气体、交通运输及汽车排放尾气、农业生产及养殖、建筑以及交通等施工作业排放粉尘等。空气污染物一旦通过窗户进入室内,被人体所吸收后严重影响人体的身体健康。并且,开窗后,直接由正面吹进室内的风较为强劲,一定程度上会引起人们的不适感,不易于人们所接受,如果室内外空气温度相差较大时,可能会引发疾病。例如,在人们洗浴后或洗头后,如果较为强劲的室外风进入室内时,则存在引发感冒、风寒、发烧等疾病的风险。

技术实现思路

[0004]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公开提供一种集成阻尘柔风窗。
[0005]根据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集成阻尘柔风窗,包括:主窗体,所述主窗体具有内腔,所述主窗体内侧与墙体连接;两个通风道,两个所述通风道的设置在主窗体的两侧,至少一个所述通风道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内腔;以及净化空气装置,所述净化空气装置设置在所述通风道内。
[0006]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窗体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围设形成所述内腔,所述主框架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内腔。
[0007]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两个通风道框架以及第二框架;所述通风道框架围设形成所述通风道,所述通风道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两个所述通风道框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
[000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通风道框架上设置第一窗扇,所述第一窗扇可控制所述通风道与所述内腔连通和隔断。
[000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框架上设置第二窗扇,所述第二窗扇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内腔。
[0010]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净化空气装置包括除尘装置和/或负氧离子发生器。
[0011]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杀菌装置和空气换热器;所述杀菌装置和所述空气换热器分别设置在所述通风道内。
[0012]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主框架上设置有防护栏;所述主框架是可拆卸的。
[00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太阳能光电板;所述第二窗扇上设置第三窗扇,所述第三窗扇设置在所述第二窗扇外侧,所述第三窗扇与所述第二窗扇铰接,所述太阳能光电
板设置在所述第三窗扇上。
[0014]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还包括:控制模组,所述控制模组可控制所述内腔和所述通风道的打开和关闭以及控制所述净化空气装置工作。
[0015]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0016]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阻尘柔风窗,主窗体具有内腔,两个通风道设置在主窗体的两侧,通风道可打开和关闭内腔,室外的空气可通过主窗体两侧面的通风道进入内腔,进而可通过内腔进入室内,从而可获得柔和的通风效果,减少室外噪音传入室内和减少室外光污染进入室内;并且通过设置净化控制装置,使进入室内的空气得到净化,提高室内空气质量,保障人体健康。
[0017]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0018]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0019]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阻尘柔风窗的结构示意图。
[0020]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阻尘柔风窗的主窗体的结构示意图。
[0021]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阻尘柔风窗的主窗体的分解示意图。
[0022]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主框架分解示意图。
[0023]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阻尘柔风窗通风时风向示意图。
[0024]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阻尘柔风窗侧视结构示意图。
[0025]附图标记说明:
[0026]主窗体1、内腔11、主框架12、第一框架121、通风道框架122、第二框架123、第一窗扇13、第二窗扇14、第三窗扇15;通风道2;除尘筛网3;合叶4;转动部件5;卷帘6、玻璃7、太阳能光电板8。
具体实施方式
[0027]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0028]为解决相关技术问题,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集成阻尘柔风窗,可适用于安装在墙体上直接作为窗户使用,亦可适用于套装在已有窗户外侧。
[0029]实施例
[0030]图1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集成阻尘柔风窗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集成阻尘柔风窗的主窗体的结构示意图。
[0031]如图1和图2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集成阻尘柔风窗包括:主窗体1、两个通风道2以及净化空气装置(如图5所示,除尘筛网3)。其中主窗体1具有内腔11,内腔11是室内和室外连通的腔体,内腔11可用于空气流通,以使室内、室外空气交换。主窗体1可安装在墙体
上,主窗体1的内侧可与墙体固定连接,以使主窗体1固定在墙体上。主窗体1的外侧可打开和关闭内腔11,本公开实施例中,主窗体1的外侧虽可以打开和关闭内腔11,但其并非用于对室内进行通风,是用于如遇到紧急情况时,主窗体1外侧打开内腔11后,逃生人员可通过内腔11逃生或救援人员可通过内腔11进入室内进行相应救援。两个通风道2设置在主窗体1的两侧,至少一个通风道2可打开和关闭内腔11,当通风道2打开时,室外的风可通过通风道2进入内腔11,继而进而室内,通风道2用于室内通风。净化空气装置设置在通风道2中,通过净化空气装置的净化作用,使进入通风道2的风得到有效净化,进而保证进入室内的风的洁净,保障人体健康。
[0032]在本公开实施例中,在正常通风情况下,主窗体1的外侧处于关闭内腔11状态,通风道2处于打开内腔11状态,通风道2用于实现室内室外通风的功能。室外的风先进入主窗体1侧面的通风道2内,再通过通风道2进入内腔11,继而通过内腔11进入室内。相应的,室内的空气先通过内腔11,后通过通风道2排至室外,进而实现室内外通风换气的目的。通过在主窗体1侧面设置两个通风道2,使吹向主窗体1的风通过侧面的通风道2进入室内,改变风向和风速,进而使进入室内的风变得柔和,提高人们吹拂自然风的舒适感,获得柔和的通风效果,减少了室外噪音传入室内和室外光污染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集成阻尘柔风窗,其特征在于,包括:主窗体,所述主窗体具有内腔,所述主窗体内侧与墙体连接;两个通风道,两个所述通风道的设置在主窗体的两侧,至少一个所述通风道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内腔;以及净化空气装置,所述净化空气装置设置在所述通风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集成阻尘柔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窗体包括主框架,所述主框架围设形成所述内腔,所述主框架可打开和关闭所述内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集成阻尘柔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主框架包括第一框架、两个通风道框架以及第二框架;所述通风道框架围设形成所述通风道,所述通风道框架设置在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之间,两个所述通风道框架分别与所述第一框架和所述第二框架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阻尘柔风窗,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道框架上设置第一窗扇,所述第一窗扇可控制所述通风道与所述内腔连通和隔断。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集成阻尘柔风窗,其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熙刘玉恩林杰刘舒皓林文杰蓝柯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市壬正阁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