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40785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0:33
为了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以及降低能耗的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一种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包括新风系统和双制冷部件;双制冷部件采用预冷器和压缩机氟制冷系统并用,同时采用板式换热系统调节机组送风口的温度,预冷器采用铜管串铝箔结构,铜管内通冷冻水,可以预先将通过预冷器的高温高湿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压缩机氟制冷系统将经过预冷器处理的空气在蒸发器中进行进一步除湿,除湿效果更好,板式换热系统作为辅助冷凝系统,采用冷水冷却,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同时冷凝效果更好,也可以提高除湿效果;墙内水管系统包括顶面水管、地面水管,用于控制室内温度,降低能耗。降低能耗。降低能耗。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新风系统
,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居民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温度对居住环境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在装修住宅时需要一种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
[0003]在目前应用的工程中,大多数采用集中空调系统形式,即采用集中设置的冷水机组、锅炉等对空调系统需要的冷热源进行集中处理,通过集中循环泵将冷热媒水输送到建筑内,采用风机盘管或辐射式末端对室内进行温度处理。在住宅建筑中,空调系统需要的新风通常通过设于屋面的集中新风机组进行处理,处理后的新风通过集中竖向风道向下送到每层,空调回风也通过竖向风道集中汇至屋顶排放。在此过程中,每户的新风、排风无法单独控制,集中冷热源也难以根据住户的入住率进行较好的匹配调节。因此,集中式的恒温恒湿恒氧空调系统难以实现节能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有鉴于此,为了提高室内环境的舒适性以及降低能耗的问题,本技术提出一种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包括新风系统1和双制冷部件;双制冷部件采用预冷器6和压缩机氟制冷系统4并用,同时采用板式换热系统3调节机组送风口的温度,预冷器6采用铜管串铝箔结构,铜管内通冷冻水,可以预先将通过预冷器的高温高湿的空气进行降温除湿处理;压缩机氟制冷系统4将经过预冷器6处理的空气在蒸发器中进行进一步除湿,除湿效果更好,板式换热系统3作为辅助冷凝系统,采用冷水冷却,提高室内的舒适度,同时冷凝效果更好,也可以提高除湿效果;在春秋过渡时段采用压缩机41制冷除湿,除湿、加湿自动切换,室内四季“恒湿”;板式换热系统2为双制冷部件在室温偏离设定值过大时夏季供冷风冬季供热风,在室温接近设定值时机组常温送风,极大地提高室内的舒适性;墙内水管系统5包括顶面水管51、地面水管52,用于控制室内温度,降低能耗。
[0005]一种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包括新风系统1、双制冷部件、水路系统3、通讯控制系统4、墙内水管系统5、冷热水主机6、电控箱7,所述新风系统1与双制冷部件连通,其特征在于:双制冷部件包括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预冷器组件9,板式换热系统2包括板式换热器21;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包括压缩机81、蒸发器92、冷凝器93;预冷器组件9包括预冷器91;预冷器91连接水路系统3,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分别连接蒸发器92、冷凝器93,板式换热系统2分别连接蒸发器92、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水路系统3,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依次通过冷凝器93、蒸发器92将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压缩机81连接板式换热系统2,进行辅助的控温,冷热水主机6分别连接水路系统3、通讯控制系统4,墙内水管系统5包括顶面水管51、地面水管52,用于控制室内温度。
[0006]进一步的,水路系统3包括出水系统31、回水系统32,出水系统31与冷热水主机6输出端连接,回水系统32与冷热水主机6输入端连接。
[0007]进一步的,所述出水系统31包括分水器311、水泵、第一供水管312、第二供水管313、第三供水管314、第四供水管315、第五供水管316、第六供水管317,第一供水管312一端与分水器311输出端连接,第一供水管312另一端与预冷器91输入端连接,第二供水管313一端与冷热水主机6输出端连接,第二供水管313另一端与顶面水管51输入端连接,顶面水管51输入端与第二供水管313连接处设置有热电水阀,第三供水管314一端与分水器311输出端连接,第三供水管314另一端与地面水管52输入端连接,地面水管52输入端与第三供水管314连接处设置有热电水阀,第五供水管316的一端连接预冷器91的输出端,第五供水管316另一端连接板式换热器21的输入端,第六供水管317一端与板式换热器21的输出端连接,第六供水管317另一端与回水系统32连接,第六供水管317与回水系统32连接处设置有电磁水阀,第一供水管312、第二供水管313、第三供水管314处由分水器311输出端输出处均设有水泵。
[0008]进一步的,所述回水系统32包括集水器321、水泵、第一回水管322、第二回水管323、第三回水管324,第一回水管322一端与集水器321输入端连接,第一回水管322另一端与第六供水管317输出端连接,第二回水管323一端与冷热水主机6输入端连接,第二供水管313另一端与顶面水管51输出端连接,第三回水管324一端与集水器321输入端连接,第三回水管324另一端与地面水管52输出端连接,第一回水管322、第二回水管323、第三回水管324处由集水器321输出端输出处设有水泵,分水器311与集水器321通过第四供水管315连接
[0009]压缩机8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冷凝器93、板式换热器21的输入端,冷凝器93的输出端连接蒸发器92的输入端,蒸发器92的输出端连接压缩机81的输入端,板式换热器21的输出端分别连接蒸发器92的输入端、第六供水管317,板式换热器21的输入端还连接第五供水管316。
[0010]进一步的,冷凝器93、蒸发器92连接的管道直接设有主电子膨胀阀15,板式换热器21、蒸发器92连接的管道直接设有辅电子膨胀阀16。
[0011]进一步的,所述通讯控制系统4包括顶面温度传感器41、地面温度传感器42、温湿度控制器43、第一热电水阀44、第二热电水阀45,温湿度控制器43内置有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温湿度控制器43输入端分别与顶面温度传感器41、地面温度传感器42连接,温湿度控制器43输出端分别与第一热电水阀44、第二热电水阀45连接。
[0012]进一步的,双制冷部件外设置有电控箱7,用以为温湿度控制器43、冷热水主机6供电,双制冷部件的输出端连接有加湿器18,在冬季对新风进行辅助加湿。
[0013]进一步的,新风系统1包括进风系统11、出风系统12、排风机13、送风机14,所述新风系统1处设置有排风机13,所述出风系统12处设置有送风机14。
[0014]进一步的,新风系统1与双制冷部件之间设有全热回收器19,全热回收器19的一端连接进风系统11,另一端连接出风系统12,全热回收器19由十字交叉的瓦楞纸组成,瓦楞纸之间的间距是2.0

3.0mm,进风系统11与出风系统12交错设置,使进风系统11与出风系统12在瓦楞纸内形成交叉,有利于提高换热效率。
[0015]进一步的,所述进风系统11包括第一进风口111、第二进风口112、第三进风口113,第一进风口111与全热回收器19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一进风口111处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第一电磁风阀1111、初效过滤网、PM2.5过滤网1112,用于室外新鲜空气进入,第二进风口112与全热回收器19输入端通过管道连接,第二进风口112处设置有初效过滤网,用于室内
污浊空气进入,第三进风口113分别与全热回收器19输入端、第二出风口122通过管道连接,第三进风口113处从左到右分别设置有第二电磁风阀1131、初效过滤网、活性炭过滤网1132,用于室内洁净空气进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包括新风系统(1)、双制冷部件、水路系统(3)、通讯控制系统(4)、墙内水管系统(5)、冷热水主机(6)、电控箱(7),所述新风系统(1)与双制冷部件连通,其特征在于:双制冷部件包括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预冷器组件(9),板式换热系统(2)包括板式换热器(21);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包括压缩机(81)、蒸发器(92)、冷凝器(93);预冷器组件(9)包括预冷器(91);预冷器(91)连接水路系统(3),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分别连接蒸发器(92)、冷凝器(93),板式换热系统(2)分别连接蒸发器(92)、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水路系统(3),压缩机氟制冷系统(8)依次通过冷凝器(93)、蒸发器(92)将新风进行降温除湿,压缩机(81)连接板式换热系统(2),进行辅助的控温,冷热水主机(6)分别连接水路系统(3)、通讯控制系统(4),墙内水管系统(5)包括顶面水管(51)、地面水管(52),用于控制室内温度。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水路系统(3)包括出水系统(31)、回水系统(32),出水系统(31)与冷热水主机(6)输出端连接,回水系统(32)与冷热水主机(6)输入端连接。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系统(31)包括分水器(311)、水泵、第一供水管(312)、第二供水管(313)、第三供水管(314)、第四供水管(315)、第五供水管(316)、第六供水管(317),第一供水管(312)一端与分水器(311)输出端连接,第一供水管(312)另一端与预冷器(91)输入端连接,第二供水管(313)一端与冷热水主机(6)输出端连接,第二供水管(313)另一端与顶面水管(51)输入端连接,顶面水管(51)输入端与第二供水管(313)连接处设置有热电水阀,第三供水管(314)一端与分水器(311)输出端连接,第三供水管(314)另一端与地面水管(52)输入端连接,地面水管(52)输入端与第三供水管(314)连接处设置有热电水阀,第五供水管(316)的一端连接预冷器(91)的输出端,第五供水管(316)另一端连接板式换热器(21)的输入端,第六供水管(317)一端与板式换热器(21)的输出端连接,第六供水管(317)另一端与回水系统(32)连接,第六供水管(317)与回水系统(32)连接处设置有电磁水阀,第一供水管(312)、第二供水管(313)、第三供水管(314)处由分水器(311)输出端输出处均设有水泵。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恒温恒湿恒氧安装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水系统(32)包括集水器(321)、水泵、第一回水管(322)、第二回水管(323)、第三回水管(324),第一回水管(322)一端与集水器(321)输入端连接,第一回水管(322)另一端与第六供水管(317)输出端连接,第二回水管(323)一端与冷热水主机(6)输入端连接,第二供水管(313)另一端与顶面水管(51)输出端连接,第三回水管(324)一端与集水器(321)输入端连接,第三回水管(324)另一端与地面水管(52)输出端连接,第一回水管(322)、第二回水管(323)、第三回水管(324)处由集水器(321)输出端输出处设有水泵,分水器(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羊月东王成权赵锦成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小吾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