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40249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6 00: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将废水通过管路回流至第一反渗透滤芯前,与自来水混合后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进行二次过滤。该方法可在保证第一反渗透滤芯性能、寿命的同时,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同时将废水与用户家用厨房原有的自来水龙头相连,打开自来水龙头时完成废水排放,同时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另外,还加入了TDS探头及废水直排管路,用于检测纯水出水脱盐率不及格时,可直接排放废水。可直接排放废水。可直接排放废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


[0001]本技术涉及净水器
,特别涉及一种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

技术介绍

[0002]通过反渗透过程,可以将水从浓度高的溶液流向浓度低的溶液。由于无机离子、胶体物质和大分子溶质无法通过反渗透滤芯,因此在这个过程中,不需要的物质留在了浓度高的溶液一端,而浓度低的一端得到的净化的纯水。水路系统的核心部件反渗透滤芯工作的过程实际上是一个液体浓缩的过程,水中的含盐量随着水流过反渗透滤芯表面不断的增加,水的渗透压也不断的增加。当渗透压增加到增压泵的压力时,水就不能通过反渗透滤芯流入净水一端。这部分未能通过的水就是制水时所产生的废水。
[0003]废水量越低,回收率(产水量/总进水量*100%)越高,胶体、有机污染物及成垢离子越容易在反渗透滤芯表面沉积,造成反渗透滤芯堵塞,使产水量和脱盐率下降。因此,为了保证反渗透滤芯的性能,延长反渗透滤芯的使用寿命,目前市场上的反渗透系统回收率一般为50%

60%。但由于回收率不高,造成的废水过多,不利于资源的利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申请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旨在解决现有净水器中的水路系统产生的废水过多不利于资源利用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出一种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包括:
[0006]第一废水直排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废水直排管路上沿其上游至下游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限流阀和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限流阀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所述第一限流阀和所述第一开关阀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增压泵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流向朝所述增压泵入水口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与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高压阀组件;
[0007]第一TDS探头和第二TDS探头,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增压泵的上游和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第一高压阀组件之间;
[0008]电控单元,连接所述增压泵、第一高压阀组件、第二高压阀组件、第一限流阀、第一开关阀、第一TDS探头和第二TDS探头。
[0009]所述第一高压阀包括第一高压开关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高压开关的上游;所述第二高压阀组件包括第二高压开关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二高压开关的上游。
[0010]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与所述第一限流阀之间的流路上,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与第一限流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出
水口和所述第二TDS探头之间的流路连通。
[0011]在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增压泵的出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与第二废水直排管路的一端连通,所述第二废水直排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限流阀和第二开关阀;所述第二开关阀位于所述第二限流阀的下游,所述第二开关阀与所述第二限流阀之间的流路通过第二支路与所述泵入口连通,所述第二支路上设置有流向朝向所述增压泵入水口的第四单向阀;
[0012]所述电控单元与所述第二限流阀和第二开关阀电性连接。
[0013]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还包括前置滤芯,所述前置滤芯设置于所述增压泵与所述第一TDS探头之间。
[0014]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的上游或所述泵入口所在流路和所述第一支路交汇处与所述前置滤芯之间设置有进水阀。
[0015]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第一高压阀组件之间。
[0016]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前置滤芯的出水流量小于等于8L/mi n;所述前置滤芯为PP滤芯、活性炭滤芯、超滤滤芯或纳滤滤芯;所述后置滤芯为活性炭滤芯。
[0017]所述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还包括后置滤芯,所述后置滤芯设置在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的流路上。
[0018]在一实施例中,所述预设脱盐率为70%至95%。
[0019]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搭配机械水龙头的反渗透高节水系统,将废水通过管路回流至第一反渗透滤芯前,与自来水混合后再次进入第一反渗透滤芯进行二次过滤。该方法可在保证第一反渗透滤芯性能、寿命的同时,大大减少废水的排放;同时将废水与生活水龙头相连,打开生活水龙头时完成废水排放同时对废水进行二次利用,满足生态环保的要求。另外,还有第一废水直排管路,必要时可用于直接排放废水。
附图说明
[0020]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0021]图1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一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22]图2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二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23]图3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三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24]图4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四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25]图5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五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26]图6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六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27]图7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七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28]图8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八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29]图9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九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30]图10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十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31]图11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十一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32]图12为本申请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第十二实施例流路示意图。
[0033]附图标号说明:
[0034]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1a第一反渗透滤芯111第一进水口112第一出水口113第一废水口11b第二反渗透滤芯114第二进水口115第二出水口116第二废水口12增压泵121泵入口122泵出口P1第一支路13出水组牛P2第二支路131饮用水入水口132生活水入水口133排水口Q1第一废水直排管路14a第一限流阀Q2第二废水直排管路15a第一单向阀14b第二限流阀15b第二单向阀15c第三单向阀16a第一高压开关15d第四单向阀16b第二高压开关18a第一开关阀18b第二开关阀17a前置滤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增压泵、第一反渗透滤芯、第一高压阀组件和出水组件,所述出水组件具有排水口、饮用水入水口和生活水入水口,所述饮用水入水口与所述第一高压阀组件连通,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与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连通,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第一废水直排管路,一端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和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之间的管路连通,所述第一废水直排管路上沿其上游至下游的方向上依次设置有第一限流阀和第一开关阀,所述第一限流阀具有限流状态和全开状态;所述第一限流阀和所述第一开关阀之间的管路通过第一支路与所述增压泵的入水口连通,所述第一支路上设置有流向朝所述增压泵入水口的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与所述生活水入水口之间的管路上设置有第二高压阀组件;第一TDS探头和第二TDS探头,分别对应设置于所述增压泵的上游和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与所述第一高压阀组件之间;电控单元,连接所述增压泵、第一高压阀组件、第二高压阀组件、第一限流阀、第一开关阀、第一TDS探头和第二TDS探头。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高压阀包括第一高压开关和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一高压开关的上游;所述第二高压阀组件包括第二高压开关和第三单向阀,所述第三单向阀位于所述第二高压开关的上游。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带有双TDS探头的水路系统还包括第二反渗透滤芯,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与所述第一限流阀之间的流路上,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进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废水口与第一限流阀的进水端连通,所述第二反渗透滤芯的出水口与所述第一反渗透滤芯的出水口和所述第二TDS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宾倩韵孙天厚谈菲刘梦薇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美的清湖净水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