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37946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3: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该去雾热风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机构,热风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架、鼓风组件、栅栏网、隔热筒及加热组件,栅栏网设置在壳体的一端,壳体的另一端与出风管相连;固定架安装在隔热筒的一端,电机设置在隔热筒内且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在固定架上,鼓风组件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加热组件设置在隔热筒与壳体之间,用于对鼓风组件鼓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本专利对输电杆采用自上而下吹热风的方式进行除雾,具有较好的除雾效果,且专利通过设置隔热筒,可以实现对电机进行较好的保护作用。用。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电力巡检
,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我国电网规模巨大,输电网络已经超过100万千米,覆盖范围极广,为保证输电线路正常运行,通常需要对输电杆塔及线路进行巡检,以往采用传统人工巡检的情况下,效率低下,费时费力,多数线路无法得到有效检查。随着无人机技术的发展,利用无人机进行电力巡检已经成为维护电网的重要手段。利用无人机携带摄像设备对输电杆塔及线路进行巡检在绝大多数情况下是有效的,但是在大雾天气,在雾的影响下,无人机对输电杆塔巡检时无法获得真实有效的现场照片。目前去雾算法只能对人工加雾处理的照片本身去雾,不能实现对现场实景照片去雾。因此,目前尚未发现有效的方法对输电杆塔进行实地去雾。导致在大雾天气时,无人机对输电杆塔不能有效巡检。

技术实现思路

[0003]为了解决现有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本专利对输电杆采用自上而下吹热风的方式进行除雾,具有较好的除雾效果,且专利通过设置隔热筒,可以实现对电机进行较好的保护作用。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该去雾热风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机构,热风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架、鼓风组件、栅栏网、隔热筒及加热组件,栅栏网设置在壳体的一端,壳体的另一端与出风管相连;固定架安装在隔热筒的一端,电机设置在隔热筒内且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在固定架上,鼓风组件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加热组件设置在隔热筒与壳体之间,用于对鼓风组件鼓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
[0005]进一步的,鼓风组件包括驱动套轴及套设在驱动套轴外部的风叶组件,驱动套轴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风叶组件包括轮毂及设置在轮毂上的若干个叶片,轮毂套设在驱动套轴的外部,若干个叶片均匀分布在轮毂的外周面上。
[0006]进一步的,驱动套轴、隔热筒、壳体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
[0007]进一步的,加热组件包括若干组电热丝,若干组电热丝间相互不接触,且若干组电热丝以壳体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壳体的内周壁上。
[0008]进一步的,壳体外部设置有托架。
[0009]进一步的,出风管的最高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的出风口端。
[0010]本专利的有益效果表现在以下方面:
[0011]本专利的壳体内设置有隔热筒,隔热筒与壳体间内设有电热丝,通过在电机的外部设置隔离筒,可以减少高温对电机的损害,另一方面,隔热筒与电机间有一段空间,在鼓风组件的作用下,电机与隔热筒之间也是进风口的一部分,利用进风来冷却电机,具有较好的冷却效果。
附图说明
[0012]图1是技术安装在输电杆上的结构示意图;
[0013]图2是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3是技术的去除栅栏网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5]图4是技术的壳体及热风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5是技术的去除电机后的结构示意图;
[0017]图6是技术的鼓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7是技术的栅栏网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示标记,1、除雾装置,11、壳体,12、托架,14、出风管, 17、鼓风组件,171、叶片,172、轮毂,173、驱动套轴,18、栅栏网,3、隔热筒,4、电机,5、电热丝,6、固定架。
具体实施方式
[0020]下面结合实施例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具体详细的说明,但并不因此将本技术限制在所述的实施例范围之中。
[0021]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横向”、“纵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的限制。
[0022]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该去雾热风装置1包括壳体11及设置在壳体11内的热风机构,壳体11外部设置有托架12,热风机构包括电机4、固定架6、鼓风组件17、栅栏网18、隔热筒3及加热组件,栅栏网18设置在壳体11的一端,栅栏网18在此处的作用与过滤网的作用相同,可以避免叶片在转动鼓风的过程中,外界大颗粒物质随空气进入到壳体内;
[0023]壳体11的另一端与出风管14相连;出风管14为弧形管,出风管14的最高端可转动的安装在壳体11的出风口端,出风管14通过卡扣固定在出风口上。具体的,出风管14 最高端的连接口处设置有环形的内接凸台,内接凸台的圆心与出风管14最高端连接口的圆心重合,内接凸台远离出风管一端的端口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楔形卡扣,安装在壳体11的出风口处设置有向内凹的对接槽,对接槽为环形槽,内接凸台与对接槽相互配合设置,对接槽的底部设置有与楔形卡扣相配合设置的若干个楔形槽,当需要将出风管14安装在壳体的出风口上时,将内接凸台伸进出风口的对接槽内,根据不同形状的输电杆调节排风管的排气方向,调好方向后将楔形卡扣卡接在楔形槽内,将出风管14固定在出风口处。
[0024]固定架6安装在隔热筒3的一端,电机4设置在隔热筒3内且电机4的输出端安装在固定架6上,鼓风组件17与电机4的输出端相连,鼓风组件17包括驱动套轴173及套设在驱动套轴173外部的风叶组件,驱动套轴173与电机4的输出端相连,风叶组件包括轮毂172及设置在轮毂172上的若干个叶片171,轮毂172套设在驱动套轴173的外部,若干个叶片171均匀分布在轮毂172的外周面上。鼓风组件、电机、隔离筒在远离栅栏网的方向依次设置在壳体内;
[0025]加热组件设置在隔热筒3与壳体11之间,用于对鼓风组件17鼓入壳体11内的空气进行加热。加热组件包括若干组电热丝5,若干组电热丝5间相互不接触,且若干组电热丝5以壳体11的中心轴线为中心,均匀分布在壳体11的内周壁上。驱动套轴173、隔热筒3、壳体
11的中心轴线在同一直线上;加热组件设置在隔热筒3与壳体11之间,当电热丝加热时,属于热风发生室,若不设置隔热筒,加热组件的高温对电机不利的;通过在电机的外部设置隔离筒,可以减少高温对电机的损害,隔离筒的材质选用隔热材料。
[0026]工作过程,启动电机,同时加热电热丝,电机带动叶片转动,叶片转动过程将壳体外的空气鼓入到壳体内,外界的空气通过壳体的进风口经过电机、隔热筒及电热丝后,空气将电热丝的热量带向出风管,热空气从出风管排向输电杆,热空气方向的变化过程为从壳体的水平方向变化为出风管的向下方向;
[0027]本技术公开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提出在输电杆塔顶端设置除雾装置。在大雾天气时,无人机接近要巡检的杆塔,自动打开除雾装置的电机和电热丝,通过鼓风组件向下吹热风,达到对输电杆塔除雾的目的,方便无人机对输电设备进行巡检。该方法采用一个横置在输电杆上的电机,出风管对准输电设备的关键部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去雾热风装置包括壳体及设置在壳体内的热风机构,热风机构包括电机、固定架、鼓风组件、栅栏网、隔热筒及加热组件,栅栏网设置在壳体的一端,壳体的另一端与出风管相连;固定架安装在隔热筒的一端,电机设置在隔热筒内且电机的输出端安装在固定架上,鼓风组件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加热组件设置在隔热筒与壳体之间,用于对鼓风组件鼓入壳体内的空气进行加热。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电力巡检用去雾热风装置,其特征在于:鼓风组件包括驱动套轴及套设在驱动套轴外部的风叶组件,驱动套轴与电机的输出端相连,风叶组件包括轮毂及设置在轮毂上的若干个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一凡焦润童林俊仁李谷雨刘胜元杜雨鑫张智龙张博鑫张天阳倪虹霞李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工程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