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新型壁挂床的固定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4432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5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用于新型壁挂床的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床板的放置架和支撑板组成,放置架由外框架构成,外框架由横杆和竖杆组成,竖杆上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架固定座,第一支架固定座底部由放置层和支撑层组成,放置层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螺旋减震缓冲垫,支撑板上的第一固定槽内部有第二固定座,第二固定座由于立板、底板和顶板组成,横杆与竖杆通过榫卯卡合方式相连接,并通过第一支架固定座使其连接更加牢固,第二固定座对竖杆进行卡合固定,进一步将整个外框架固定在墙壁上,减震装置对放置在外框架上的床板起到支撑减震作用,进一步减小了床板与外框架之间的磨损,透明壁挂床支撑块起到支撑的同时,具有了美观效应。具有了美观效应。具有了美观效应。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用于新型壁挂床的固定组件


[0001]本技术主要涉及壁挂床固定组件的
,具体为用于新型壁挂床的固定组件。

技术介绍

[0002]床是人们生活的必须的日常用品,床是供人们躺在上面睡觉的家具,床的种类有平板床、四柱床、双层床、日床等,人的一天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是在床上度过的,所以一张床是一间房子的很重要的组成部分。
[0003]壁挂床是一端固定在墙上其余部位悬空的床,壁挂床很受现代年轻一族喜欢,且壁挂床底部卫生便于打扫,解决了以往床底部卫生死角的问题,壁挂床的固定减震无疑不是壁挂床重要的组成部分,因此,我们提出用于新型壁挂床的固定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主要提供了壁挂床的固定组件,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0005]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0006]用于新型壁挂床的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床板的放置架和支撑板组成,所述放置架由外框架构成,所述外框架为矩形结构,所述外框架由两条横杆和两条竖杆组成,所述竖杆两端设置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架固定座,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座为L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座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座底部由放置层和支撑层组成,所述放置层与支撑层之间设置有若干螺旋减震缓冲垫,螺旋减震缓冲垫对横杆又起到了减震作用,防止由于重力对横杆与竖杆造成损坏,位于所述竖杆上远离第一凹槽内壁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铆眼,所述横杆两端两侧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铆眼相对应的第一铆头,所述第一铆眼与第一铆头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放置架一端与支撑板相连接,所述支撑板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墙体固定孔,所述墙体固定孔内部设置有膨胀螺栓,位于所述支撑板上竖杆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槽,所述第一固定槽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固定座,所述第二固定座为L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座由于立板、底板和顶板组成,所述底板一端与立板相连接,所述顶板位于底板正上方,所述顶板位于立板中部,所述顶板一端与立板相连接,所述第二固定座上开设有若干第二固定孔,所述顶板与底板之间距离与竖杆厚度相同。
[0007]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中部设置有减震装置,所述减震装置由第一底板和第一顶板组成,所述第一底板与第一顶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减震机构。
[0008]进一步的,每个所述减震机构包括有第一竖向支撑杆、第一横向支撑杆和减震弹簧组成,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顶部与第一顶板底部相连接,所述第一竖向支撑杆底部与第一横向支撑杆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一横向支撑杆底部与减震弹簧顶部相连接,所述减震弹簧底部与第一底板相连接。
[0009]进一步的,所述外框架两侧内壁设置有支撑座,所述减震装置位于支撑座的上方。
[0010]进一步的,所述减震装置底部设置有壁挂床支撑块,所述壁挂床支撑块高度大于外框架,壁挂床支撑块与地面连接起到支撑作用。
[0011]进一步的,所述壁挂床支撑块为硬制的透明亚克力块,透明亚克力块起到支撑租用的同时具有了美观效应。
[0012]进一步的,所述减震弹簧外部套设有橡胶软垫。
[00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
[0014]本技术通过将横杆与竖杆上的第一凹槽通过榫卯卡合方式相连接,使横杆与竖杆连接更加牢固,第一凹槽内部的第一支架固定座对横杆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架固定座内部的螺旋减震缓冲垫对横杆又起到了减震作用,防止由于重力对横杆与竖杆造成损坏,第二固定座对竖杆进行过卡合固定,进一步将整个外框架固定在墙壁上,减震装置对放置在外框架上方的床板起到支撑减震作用,进一步减小了床板与外框架之间的磨损,透明壁挂床支撑块起到支撑的同时,具有了美观效应。
[0015]以下将结合附图与具体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的解释说明。
附图说明
[0016]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7]图2为本技术的减震装置结构示意图;
[0018]图3为本技术的主视图;
[0019]图4为本技术的横杆与竖杆连接方式示意图;
[0020]图5为本技术的第一支架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0021]图6为本技术的第二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0022]图中:1、放置架;11、外框架;12、横杆;121、第一铆头;13、竖杆;131、第一铆眼;14、第一凹槽;15、第一支架固定座;151、放置层;152、支撑层;153、螺旋减震缓冲垫;16、第一固定孔;3、支撑板;31、墙体固定孔;132、膨胀螺栓;133、第一固定槽;134、第二固定座;135、立板;136、底板;137、顶板;138、第二固定孔; 4、减震装置;41、第一底板;42、第一顶板;43、减震机构;44、第一竖向支撑杆;45、第一横向支撑杆;46、减震弹簧;5、支撑座; 6、壁挂床支撑块。
具体实施方式
[0023]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技术进行更加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若干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文本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的,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使对本技术公开的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0024]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0025]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技术领
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知识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0026]请着重参照附图1

6所示,用于新型壁挂床的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床板的放置架1和支撑板3组成,放置架1由外框架11构成,外框架11为矩形结构,外框架11由两条横杆12和两条竖杆13组成,竖杆13两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架固定座15,第一支架固定座15为L字形结构,第一凹槽14内部的第一支架固定座15对横杆12起到支撑作用,第一支架固定座15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6,第一支架固定座15底部由放置层151和支撑层152组成,放置层151与支撑层152之间设置有若干螺旋减震缓冲垫153,螺旋减震缓冲垫153对横杆12又起到了减震作用,防止由于重力对横杆12与竖杆13造成损坏,位于竖杆13上远离第一凹槽14内壁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铆眼131,横杆12两端两侧外壁设置有与第一铆眼131相对应的第一铆头121,第一铆眼131与第一铆头12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横杆12与竖杆13上的第一凹槽14 通过榫卯卡合方式相连接,使横杆12与竖杆13连接更加牢固,放置架1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用于新型壁挂床的固定组件,包括用于放置床板的放置架(1)和支撑板(3),其特征在于,所述放置架(1)由外框架(11)构成,所述外框架(11)为矩形结构,所述外框架(11)由两条横杆(12)和两条竖杆(13)组成,所述竖杆(13)两端设置有第一凹槽(14),所述第一凹槽(14)内部设置有第一支架固定座(15),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座(15)为L字形结构,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座(15)上开设有若干第一固定孔(16),所述第一支架固定座(15)底部由放置层(151)和支撑层(152)组成,所述放置层(151)与支撑层(152)之间设置有若干螺旋减震缓冲垫(153),位于所述竖杆(13)上远离第一凹槽(14)内壁的一侧对称设置有第一铆眼(131),所述横杆(12)两端两侧外壁设置有与所述第一铆眼(131)相对应的第一铆头(121),所述第一铆眼(131)与第一铆头(121)通过卡合方式相连接,所述放置架(1)一端与支撑板(3)相连接,所述支撑板(3)上对称设置有一组墙体固定孔(31),所述墙体固定孔(31)内部设置有膨胀螺栓(132),位于所述支撑板(3)上竖杆(13)上下两侧对称开设有第一固定槽(133),所述第一固定槽(133)内部嵌入设置有第二固定座(134),所述第二固定座(134)为L字形结构,所述第二固定座(134)由于立板(135)、底板(136)和顶板(137)组成,所述底板(136)一端与立板(135)相连接,所述顶板(137)位于底板(136)正上方,所述顶板(137)位于立板(135)中部,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雷战中
申请(专利权)人:新疆兰亭驿酒店管理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