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路保险盒外壳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3633 阅读:1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路保险盒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插接与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手柄部和位于手柄部两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与第二壳体铰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与固定板相抵触;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对应固定螺栓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孔并与第一壳体螺纹连接,旋松固定螺栓后,通过掰动把手,可轻松的将第二壳体从第一壳体上取下,提高第二壳体的拆卸效率。提高第二壳体的拆卸效率。提高第二壳体的拆卸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路保险盒外壳


[0001]本技术属于电路保护设备领域,更具体的说涉及一种电路保险盒外壳。

技术介绍

[0002]保险盒是电路中一个重要的电气设备,其内部设置有易熔断的电阻丝,电阻丝连接在电路中,当电路发生过载时,电阻丝发热并熔断,将电路断开,从而保护电路中的其他电器设备和电气元件。
[0003]若要再次接通电路,需要将保险盒打开,拆除已经熔断呈两截的电阻丝,然后将新的电阻丝安装在电路中,然后将保险盒重新闭合即可。
[0004]现有的保险盒大多分为上壳体与下壳体,而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通常通过若干螺栓固定连接,且上壳体上设置有金属插片,金属插片与下壳体上的金属插槽插接,以连通电路,通常情况下金属插片与金属插槽之间为紧密接触,在打开保险盒时,需要先将螺栓旋出,还需要使用工具插入上壳体与下壳体之间的缝隙中,并将上壳体从下壳体上撬起,使金属插片与金属插槽分离,才能将上壳体从下壳体上取下,降低了下壳体的拆卸效率,导致电阻丝的更换效率降低。

技术实现思路

[000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电路保险盒外壳,能够轻松的将外壳的两个壳体进行分离,提高第二壳体的拆卸效率。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路保险盒外壳,包括第一壳体和插接与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手柄部和位于手柄部两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与第二壳体铰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与固定板相抵触;
[0007]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对应固定螺栓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孔并与第一壳体螺纹连接。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沿其边缘延伸的插接条,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插接条的插接槽。
[0008]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插接板,所述插接板朝向插接槽的侧面为倾斜的插接面。
[0009]进一步地,所述螺栓孔的顶部开口朝向远离转动杆的方向延伸,使其截面呈直角梯形状。
[0010]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杆的端部呈圆弧状。
[0011]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板与第一壳体之间设置有若干加强筋。
[00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当需要更换电阻丝时,将固定螺栓从第二壳体上旋出,然后掰动手柄部,使转动杆在第二壳体上转动,且转动杆的端部抵触在固定板上,使得第二壳体对转动杆的转动而与第一壳体之间相互分离,当转动杆转动至最大角度后,即可完成第一壳体与第二壳体的分离,使第二壳体能够轻松地从第一壳体上取下,
提高第二壳体的拆卸效率。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保险盒外壳的结构示意图;
[0014]图2为保险盒外壳的分解示意图;
[0015]图3为把手的结构示意图;
[0016]图4为第二壳体上螺栓孔的截面示意图;
[0017]图5为第二壳体与第一壳体的插接示意图。
[0018]附图标记:1.第一壳体;2.第二壳体;3.把手;31.手柄部;32.转动杆;4.固定螺栓;5.螺栓孔;6.插接条;7.插接槽;8.插接板;9.插接面;10.加强筋;11.固定板。
具体实施方式
[0019]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X)”、“纵向(Y)”、“竖向(Z)”、“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0020]此外,如有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包括一个或者多个该特征,在本技术描述中,“数个”、“若干”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0021]参照图1至图5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
[0022]一种电路保险盒外壳,包括第一壳体1和插接与第一壳体1上的第二壳体2,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把手3,所述把手3包括手柄部31和位于手柄部31两侧的转动杆32,所述转动杆32的中部与第二壳体2铰接,所述第一壳体1上设置有固定板11,所述转动杆32的端部与固定板11相抵触;
[0023]所述手柄部31上设置有固定螺栓4,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对应固定螺栓4的螺栓孔5,所述固定螺栓4穿过螺栓孔5并与第一壳体1螺纹连接。
[0024]如图1至图5所示,当保险盒内的电阻丝熔断后,将第二壳体2上的固定螺栓4旋出,然后掰动把手3上的手柄部31,使转动杆32在第二壳体2上转动,而转动杆32的端部与第一壳体1上的固定板11相抵触滑动,即可将第二壳体2在第一壳体1上抬升并与第一壳体1分离,而在第二壳体2抬升时,可使第二壳体2上的金属插片与第一壳体1上的金属插槽分离,当第二壳体2抬升至最高点时,可通过把手3将第二壳体2从第一壳体1上取下,使第一壳体1内的电阻丝暴露,即可对电阻丝进行更换,不再使用多个螺栓进行连接,通过把手3可实现第二壳体2与金属插片的同时分离,从而使第二壳体2能够轻松的从第一壳体1上取下,提高第二壳体2的拆卸效率;更换电阻丝后,将第二壳体2重新插接在第一壳体1上,并重新将固定螺栓4与第一壳体1螺纹连接,使得把手3在正常情况下无法转动,保证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封闭效果。
[0025]优选的,所述手柄部31的端部至铰接处的距离大于转动杆32的端部至铰接处的距离,使把手3的转动更为省力。
[0026]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二壳体2上设置有沿其边缘延伸的插接条6,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对应插接条6的插接槽7,在第一壳体1上安装第二壳体2时,使插接条6对应插接槽7,并使插接条6伸入插接槽7内,方便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连接。
[0027]如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第一壳体1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插接板8,所述插接板8朝向插接槽7的侧面为倾斜的插接面9,使插接面9与插接槽7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由上之下逐渐减小,且插接面9底部与插接槽7的内壁之间的距离略小于插接条6的宽度,当插接条6伸入插接槽7后,可使插接面9的底部与插接条6相紧贴,从而提高第一壳体1与第二壳体2的插接强度,即使把手3未通过固定螺栓4固定,也不会使第二壳体2轻易地从第一壳体1上脱落。
[0028]如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优选的所述螺栓孔5的顶部开口朝向远离转动杆32的方向延伸,使其截面呈直角梯形状,当固定螺栓4从第一壳体1上旋出后,可直接转动把手3,此时手柄部31做圆周运动,手柄部31上的固定螺栓4同样做圆周运动,而通过呈直角梯形状的螺栓孔5方便固定螺栓4随手柄部31的转动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路保险盒外壳,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壳体和插接与第一壳体上的第二壳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把手,所述把手包括手柄部和位于手柄部两侧的转动杆,所述转动杆的中部与第二壳体铰接,所述第一壳体上设置有固定板,所述转动杆的端部与固定板相抵触;所述手柄部上设置有固定螺栓,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对应固定螺栓的螺栓孔,所述固定螺栓穿过螺栓孔并与第一壳体螺纹连接。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路保险盒外壳,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壳体上设置有沿其边缘延伸的插接条,所述第一壳体的内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余杰科蓝荣桂
申请(专利权)人:亮兮柯电气嘉兴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