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33932391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3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清洁基站应用于清洁系统中,包括基站主体及设置在基站主体内的箱体组件和集尘装置,所述基站主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集尘装置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箱体组件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箱体组件内设有至少部分呈弧形的分隔板,所述箱体组件被所述分隔板分隔为容积固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内嵌于所述第一腔体内。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收容腔收容集尘装置,第二收容腔收容箱体组件,箱体组件通过分隔板被分隔为容积固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解决现有清洁基站中清水箱体、污水箱体及集尘装置分开设置,结构复杂的问题。结构复杂的问题。结构复杂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属于清洁设备领域。

技术介绍

[0002]清洁机器人是目前常见的家庭清洁设备,通常还包括一个清洁基站,用于提高清洁机器人的续航。而在清洁基站中包括用于盛放清水的清水箱体、用于盛放污水的污水箱体及用于安放垃圾的集尘装置。
[0003]而目前市场上清洁基站中清水箱体、污水箱体及集尘装置分开设置,清洁基站对应的需要设有三个腔体,结构复杂,而三个箱体需要连接不同的管路,使清洁基站的整体结构也更为复杂。
[0004]有鉴于此,确有必要提出一种新的清洁基站及清洁系统,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清洁基站,以解决现有清洁基站中清水箱体、污水箱体及集尘装置分开设置,结构复杂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清洁基站,包括基站主体及设置在基站主体内的箱体组件和集尘装置,所述基站主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集尘装置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箱体组件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箱体组件内设有至少部分呈弧形的分隔板,所述箱体组件被所述分隔板分隔为容积固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内嵌于所述第一腔体内。
[0007]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左右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于收集垃圾杂物,所述第二收容腔用于存储液体。
[0008]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用于容纳清洁机器人的第三收容腔,所述第三收容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下方,包括吹风口和集尘口,所述吹风口和所述集尘口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收容腔内的两侧。
[0009]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的水平截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三收容腔的水平截面积。
[0010]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尘装置连接有吸尘管路,所述吸尘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集尘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集尘口相连。
[0011]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站主体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下端,所述风机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配置为吸取所述第一收容腔的空气使其呈负压。
[0012]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集尘装置还连接有吹风管路,所述吹风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风机相连,另一端与设置在第三收容腔上的吹风口相连,配置为将所述风机吹出的风传输到所述吹风口,通过所述吹风口向所述清洁基站对接的清洁机器人吹风。
[0013]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站主体上设有吸气管路和串联在所述吸气管路
上的真空泵,所述基站主体设有吸气口,所述吸气管路的一端与所述第二腔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吸气口相连,配置为通过所述真空泵吸取所述第二腔体的空气。
[0014]作为本专利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基站主体上设有供水管路和串联在所述供水管路上的吸水泵,所述供水管路包括第一供水管路和第二供水管路,所述第三收容腔内设有两个洒水部,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供水管路的上端合并为供水总管路,所述供水总管路与所述第一腔体连通,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供水管路分别与两个所述洒水部相连,配置为通过所述吸水泵抽取所述第一腔体的液体并通过所述第一供水管路和所述第二供水管路从两个所述洒水部向所述清洁基站对接的清洁机器人供水。
[0015]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清洁系统,包括上述的清洁基站和清洁机器人,所述清洁机器人收容在所述清洁基站的第三收容腔内,与所述清洁基站电性相连。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第一收容腔收容集尘装置,第二收容腔收容箱体组件,箱体组件通过分隔板被分隔为容积固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解决现有清洁基站中清水箱体、污水箱体及集尘装置分开设置,结构复杂的问题。
附图说明
[0017]图1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清洁基站的立体图。
[0018]图2是图1的爆炸图。
[0019]图3是图1去除壳体的立体图。
[0020]图4是图2中箱体组件的立体图。
[0021]图5是图4打开盖体的立体图。
[0022]图6是图4中箱体主体的立体图。
[0023]图7是图6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0024]图8是图4中的盖体的立体图。
[0025]图9是图8另一个方向的图。
[0026]图10是图4中密封圈的立体图。
[0027]图11是图2中尘盒的立体图。
[0028]图12是图2中基站主体的立体图。
[0029]图13是图1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0030]图14是图12中基站主体的第三收容腔的立体图。
[0031]图15是图2中风机的立体图。
[0032]图16是图15另一个方向的立体图。
[0033]图17是图2中真空泵的立体图。
[0034]图18是图2中吸水泵的立体图。
[0035]图19是图2中风扇的立体图。
[0036]图20是本专利技术优选实施例的的清洁系统的立体图。
[0037]说明书附图标记:
[0038]100

清洁基站、
[0039]1‑
箱体组件、11

箱体主体、111

第一腔体、112

第二腔体、113

箱体后侧壁、114

突出部、1141

进水部、1142

吸气部、1143

出水部、1144

第一转动部、115

箱体前侧壁、
[0040]12

分隔板、121

弧形结构、122

非弧形结构、
[0041]13

盖体、131

提拉件、132

避让腔、133

盖体前侧壁、1331

锁定件、134

盖体后侧壁、
[0042]14

密封圈、141

密封外圈、142

密封内圈、
[0043]15

检测装置、151

第一检测装置、152

第二检测装置、
[0044]2‑
集尘装置、
[0045]3‑
基站主体、31

第一收容腔、32

第二收容腔、33

第三收容腔、331

吹风口、332

集尘口、333

排污口、334

洒水部、335

排风口、336

电性连接部、34
‑<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包括基站主体及设置在基站主体内的箱体组件和集尘装置,所述基站主体包括并排设置的第一收容腔和第二收容腔,所述集尘装置收容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内,所述箱体组件收容在所述第二收容腔内,所述箱体组件内设有至少部分呈弧形的分隔板,所述箱体组件被所述分隔板分隔为容积固定的第一腔体和第二腔体,且所述第二腔体内嵌于所述第一腔体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左右相邻设置,所述第一收容腔用于收集垃圾杂物,所述第二收容腔用于存储液体。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清洁基站还包括用于容纳清洁机器人的第三收容腔,所述第三收容腔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的下方,包括吹风口和集尘口,所述吹风口和所述集尘口左右对称设置在所述第三收容腔内的两侧。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容腔和所述第二收容腔的水平截面积之和大于所述第三收容腔的水平截面积。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集尘装置连接有吸尘管路,所述吸尘管路的一端与所述集尘装置相连,另一端与所述集尘口相连。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清洁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主体内设有风机,所述风机设置在所述第一收容腔的下端,所述风机的顶端与所述第一收容腔连通,配置为吸取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勇杨保旭李奇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杉川机器人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