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2333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病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包括床架、翻转装置、过床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第一驱动装置与翻转装置传动连接,过床装置包括床单、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结构相同,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第一过床组件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第二过床组件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的两侧均设有调节组件。用来解决现有技术护理床对重症病人进行翻身时,需要医护人员提前将重症病人移动至护理床的一侧,再对重症病人进行翻身,较为麻烦,而且不便于对重症病人进行过床的问题。题。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


[0001]本技术属于病床
,具体涉及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

技术介绍

[0002]在重症医护病床里,长期卧床的重症病人因为久卧经常发生静脉曲压造成褥疮的发生,因此需要对重症病人进行定时护理,每到特定的时间,医护人员都需要对重症病人进行定时进行翻身工作,而重症病人中极大部分无法自由活动,并且一个医护人员很难完成对重症病人的翻身工作。
[0003]护理床是现如今医院常用到的一种医疗器械,护理床可以给长期卧床的重症病人的护理带来很多方便。当前所使用的护理床,为了使重症病人容易翻身,床架上的床面可整个翻转一定角度,或床面分为左部床面和右部床面,当需要对重症病人进行翻身时,左部床面或右部床面翘起,使重症病人右翻或左翻,使重症病人侧卧。
[0004]但目前的护理床对重症病人进行翻身时,需要医护人员提前将重症病人移动至护理床的一侧,再对重症病人进行翻身,较为麻烦,而且不便于对重症病人进行过床。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用来解决现有技术护理床对重症病人进行翻身时,需要医护人员提前将重症病人移动至护理床的一侧,再对重症病人进行翻身,较为麻烦,而且不便于对重症病人进行过床的问题。
[0006]为实现上述技术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0007]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包括床架、翻转装置、过床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床架包括床板、床头板和床尾板,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床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翻转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过床装置包括床单、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所述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分别设置于床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过床组件包括支撑板、履带、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轴孔,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设于支撑板上端的轴孔内,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设于支撑板下端的轴孔内,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均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摩擦辊,所述支撑板于摩擦辊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摩擦辊位于缺口内,所述履带包覆于支撑板外,且所述履带张紧于支撑板上下两端的若干摩擦辊上,所述床单铺设于翻转装置上,所述床单的两侧均设有预留部分,所述预留部分包覆于履带上,且所述预留部分的末端与履带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于连接柱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于安装孔内,所述第一传动轴与连接柱同轴心,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贯穿连接柱,并位于床尾板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过床组件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过床组件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的两侧均设有调节组件。
[0008]进一步限定,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与第二翻转板结构相同,所述床板的中部设置有铰接轴,所述铰接轴的一端与床头板转动连接,另一端与床尾板转动连接,所述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均与铰接轴铰接,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位于床板的底部,所述第一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组件和第二驱动组件,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一翻转板传动连接,所述第二驱动组件与第二翻转板传动连接。
[0009]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驱动组件包括气缸、驱动件和安装架,所述安装架固定安装于床板的底部,所述气缸固定安装于安装架内,所述驱动件包括杆体和驱动轮,所述气缸的输出轴固定连接与杆体的中部,两个所述驱动轮分别转动连接于杆体的两端,所述驱动轮与第一翻转板的底面相接,所述床板于杆体和驱动轮的位置均开设有槽口。
[0010]进一步限定,所述调节组件包括第一铰接块、第二铰接块、第三铰接块和伸缩杆,所述第一铰接块转动安装于床架上,所述伸缩杆的底部固定安装于第一铰接块上,所述第二铰接块与伸缩杆的自由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三铰接块固定安装于支撑板的侧面,所述第三铰接块与第二铰接块转动连接,所述伸缩杆上设有固定旋套。
[0011]进一步限定,所述支撑板的两侧均设有限位环,所述履带和床单均位于两个限位环之间。
[0012]进一步限定,所述第一翻转板的两端均设有填充垫。
[0013]进一步限定,所述床头板于床板的一侧设有限位凸起。
[00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技术,具有如下优点:
[0015]1.通过在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对重症病人进行翻转时,通过控制第二驱动装置工作,即可使床单带动重症病人左移或者右移,再通过第一驱动装置使第一翻转板或者第二翻转板翻转即可,无需医护人员手动移动,减少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0016]2.通过设置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以及调节组件,当需要将重症病人转移到转移床上时,将第一过床组件或者第二过床组件水平展开,并通过调节组件固定,再通过第二驱动装置带动床单移动,使重症病人跟随床单移动至转移床上即可,进一步减少重症病人转移时医护人员的工作量。
附图说明
[0017]本技术可以通过附图给出的非限定性实施例进一步说明;
[0018]图1为本技术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的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技术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技术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中第一过床组件的拆分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图3中A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技术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中第一驱动装置结构示意图。主要元件符号说明如下:
[0023]床架1,床板11,槽口111,床头板12,限位凸起121,床尾板13,铰接轴14,安装孔15,翻转装置2,第一翻转板21,填充垫211,第二翻转板22,第一过床组件31,第二过床组件32,
床单33,预留部分331,第一驱动装置4,第一驱动组件41,第二驱动组件42,第二驱动装置5,第一驱动电机51,第二驱动电机52,气缸61,驱动件62,杆体621,驱动轮622,安装架63,支撑板71,连接柱711,轴孔712,缺口713,限位环714,履带72,第一传动轴73,摩擦辊731,第二传动轴74,调节组件8,第一铰接块81,第二铰接块82,第三铰接块83,伸缩杆84,固定旋套841。
具体实施方式
[0024]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描述中,相似或相同的部分都使用相同的图号,附图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为所属
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另外,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顶”、“底”、“左”、“右”、“前”、“后”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
[0025]如图1~图5所示,本技术的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包括床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包括床架、翻转装置、过床装置、第一驱动装置和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床架包括床板、床头板和床尾板,所述翻转装置设置于床板上,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与翻转装置传动连接,所述过床装置包括床单、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所述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结构相同,所述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分别设置于床板的两侧,所述第一过床组件包括支撑板、履带、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所述支撑板的上下两端均开设有轴孔,所述第一传动轴穿设于支撑板上端的轴孔内,所述第二传动轴穿设于支撑板下端的轴孔内,所述第一传动轴和第二传动轴上均设置有若干等距分布的摩擦辊,所述支撑板于摩擦辊的位置开设有缺口,所述摩擦辊位于缺口内,所述履带包覆于支撑板外,且所述履带张紧于支撑板上下两端的若干摩擦辊上,所述床单铺设于翻转装置上,所述床单的两侧均设有预留部分,所述预留部分包覆于履带上,且所述预留部分的末端与履带固定连接,所述支撑板上端的两侧均设置有连接柱,所述床头板和床尾板于连接柱的位置均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连接柱转动连接于安装孔内,所述第一传动轴与连接柱同轴心,所述第一传动轴的一端贯穿连接柱,并位于床尾板外,所述第二驱动装置包括第一驱动电机和第二驱动电机,所述第一过床组件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一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二过床组件的第一传动轴与第二驱动电机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过床组件和第二过床组件的两侧均设有调节组件。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重症病房用多功能翻身护理床,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装置包括第一翻转板和第二翻转板,所述第一翻转板与第二翻转板结构相同,所述床...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孙敏杰吴继敏张美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