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3200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3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体涉及有机电致发光技术领域。目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存在驱动电压高、发光效率低、寿命短等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该有机电致发光器件的空穴传输层具备两层结构,第二空穴传输层的引入可有效阻挡电子向空穴传输层一侧逸散,平衡载流子的注入与传输,提高激子在发光层复合几率;同时由于第一空穴传输层与第二空穴传输层两层中材料结构较为相似,HOMO能级接近,使空穴传输层与发光层之间的能级相匹配,更加有利于空穴的注入与传输,能有效降低空穴的注入及传输势垒,进而得到一种具有低驱动电压、高发光效率、长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长寿命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有机电致发光
,具体涉及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

技术介绍

[0002]OLED(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又称为有机发光半导体,OLED属于一种电流型的有机发光器件,是通过载流子的注入和复合而致发光的现象。最早的有机电致发光现象发现于1963年,但是由于器件的效率以及寿命都不及无机电致发光器件,因此有机电致发光在当时并未引起人们足够的重视,但在1987年,Tang和Van Slyke利用真空沉积镀膜的方法制备出的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具有良好表现,自此,有机电致发光器件成为研究的热点。
[0003]有机电致发光器件通常为阴极、阳极和有机功能层组成的经典三明治夹层结构,其中有机功能层主要包括:空穴注入层(HIL),空穴传输层(HTL),发光层(EML),电子传输层(ETL)和电子注入层(EIL)。通常用铟锡氧化物(ITO)作为器件的阳极,低功函金属作为器件的阴极。在外加电压的驱动下,电子和空穴分别从阴极和阳极注入到有机层中,并在有机层中迁移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包括阳极、有机物层、阴极,所述有机物层包括空穴传输层,所述空穴传输层包括第一空穴传输层及第二空穴传输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空穴传输层包含式I所示结构,所述第二空穴传输层包含式II所示结构:在式I中,所述Ar1、Ar2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式I

1、式I

2、式I

3所示基团中的任意一种,在式I

1~式I~3中,所述Ra、Rb、Rc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杂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a1选自0、1、2、3、4或5,所述a2独立的选自0、1、2、3、4、5、6、7或8;当有两个或更多个Ra存在时,两个或多个Ra彼此相同或不同,或两个相邻的Ra之间可以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当有两个或更多个Rb存在时,两个或多个Rb彼此相同或不同,或两个相邻的Rb之间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当有两个或更多个Rc存在时,两个或多个Rc彼此相同或不同,或两个相邻的Rc之间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Rx、Ry独立的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或Rx、Ry中的任意一者可以直接与L1或L2键合;所述A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螺环结构;所述Ar3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合环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L1、L2独立的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亚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n2选自1、2或3;所述R0独立的选自氢、氘、氚、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且所述中至少包含一个氘或氚;所述n0选自1、2、3、4、5、6、7、8、9、10、11或12,当存在两个或多个R0时,两个或多个R0彼此相同或不同,或者两个相邻的R0之间可以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所述R1独立的选自氢、卤素原子、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中的任意
一种;所述n1选自0、1、2、3、4、5、6或7;在式II中,所述Ar5、Ar6相同或不同的选自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胺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合环基中的任意一种;上述Ar5、Ar6中取代的基团选自下列基团中的任意一种或一种以上:氘、氚、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12的烯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的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当有多个取代基存在时,多个取代基彼此相同或不同;所述Ar4选自氢、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杂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香族环与C3~C30的脂肪族环的稠合环基中的任意一种,当Ar4选自氢时,L4可以直接与Ar4键合;所述L3、L4、L5、L6独立的选自单键、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亚芳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2~C30的亚杂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2选自氢、氘、氚、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3、R4独立的选自氢、氘、氚、取代或未取代的C1~C12的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3~C12环烷基、取代或未取代的C6~C30的芳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m1独立的选自0、1、2、3或4,所述m2选自0、1、2或3,所述m3选自0、1、2、3或4;当存在两个或多个R3时,两个或多个R3彼此相同或不同,或相邻的两个R3之间可以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当存在两个或多个R4时,两个或多个R4彼此相同或不同,或相邻的两个R4之间可以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环。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下列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0独立的选自氢、氘、氚、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降冰片烷基、苯基、联苯基、三联苯基、萘基中的任意一种,或相邻的两个R0之间可以连接形成取代或未取代的苯环、三元脂肪族环、四元脂肪族环、五元脂肪族环、六元脂肪族环、七元脂肪族环、八元脂肪族环;所述R0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氘、氚、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降冰片烷基、苯基中的任意一种;且上述式2

1、式2

2或式2

3中任意一个或多个R0中至少包含一个氘或氚;所述b1独立的选自0、1、2、3或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有机电致发光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选自下列所示结构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0、R5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氢、氘、氚、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降冰片烷基、苯基、联苯基、萘基中的任意一种;所述R0、R5可以被一个或多个取代基取代,所述取代基相同或不同的选自氘、氚、甲基、乙基、正丙基、异丙基、正丁基、异丁基、叔丁基、环丙基、环丁基、环戊基、环己基、金刚烷基、降冰片烷基、苯基中的任意一种;且上述每个基团中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秀芹刘喜庆苗玉鹤孙月
申请(专利权)人:长春海谱润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