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31352 阅读:14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3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属于环锭纺纺纱技术领域,所述生产方法包括涤纶纤维制纱工序,涤纶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纱工序;所述涤纶纤维制纱工序包括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预并条工序;所述涤纶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纱工序包括条混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生产的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成纱质量好,粗细均匀,棉结少,强度大;导电性能良好;具有高强度,高耐磨,导电的特性;耐高温、耐酸碱腐蚀性好;能够应用在高档轮胎中,具有传导轮胎应用性能参数的作用;由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制成的屏蔽电磁辐射面料,抗静电,耐电磁辐射性能好。磁辐射性能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及其生产方法,属于环锭纺纺纱


技术介绍

[0002]21世纪是以绿色环保健康为主题的时代,人类将更加关注自身的健康免受各种生存环境所带来的危害,使适合各种特殊用途的功能性纱线纺织品应运而生。随着国民经济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自身的生活质量有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个重要需求,功能性纺织品将是21世纪纺织品消费市场的主流。
[0003]不锈钢纤维由于其独特的优异性能,是高科技领域的新型纤维材料之一,在国际上已有长足的发展,在民用、工业、军事方面的开发应用前景非常广阔。我国对不锈钢纤维及其制品的研究始于1979年,但由于技术、原辅材料等问题,我国初生产的不锈钢纤维质量远远落后于国外同类产品。此后十几年间,我国的不锈钢纤维工业走过了从进口原料到原料国产化及成品出口的过程。
[0004]如今我国不锈钢纤维制造不仅已实现国产化,而且生产基地多,品种规格齐全,有些混纺制品已经开始走向国际市场。随着我国石油、化工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二次能源材料的崛起,人们对生活质量要求的提高,对不锈钢纤维及其制品的需求将会迅猛增加,使不锈钢纤维及其制品项目在我国实现产业化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尤其是在轮胎行业。但是现有的不锈钢纤维制品防静电和防电磁辐射能力差,强度和耐磨性低,导电性差,耐高温和耐酸碱腐蚀性差,而且穿着舒适性和耐洗涤性差,影响了不锈钢纤维制品的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0005]本专利技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生产的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能够实现以下专利技术目的:(1)成纱质量好,粗细均匀,棉结少,强度大;(2)导电性能良好,捻度达85捻/10cm,毛羽少,与轮胎的贴服效果好;(3)制成的轮胎用帘子线,具有高强度,高耐磨,导电的特性;(4)制成的轮胎用帘子线,耐高温、耐酸碱腐蚀性好;(5)制成的轮胎用帘子线,能够应用在高档轮胎中,具有传导轮胎应用性能参数的作用;(6)制成的屏蔽电磁辐射面料,抗静电,耐电磁辐射性能好。
[0006]为解决以上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包括涤纶纤维制纱工序,涤纶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纱工序。
[0007]所述涤纶纤维制纱工序包括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预并条工序。
[0008]所述开清棉工序,将涤纶纤维依次通过抓棉机,混开棉机,开棉机进行开清棉;
所述开清棉工序,控制抓棉机的打手转速为830

870rpm,打手伸出肋条距离为

0.8mm至

1.2mm,尘棒与尘棒之间隔距为5.5

6.5mm,混开棉机打手转速分别为410

430rpm、470

490rpm,跳过第三、第四打手,开棉机打手转速为470

490rpm,综合打手速度为890

910rpm,风扇速度为1280

1320rpm,棉卷定量为350

390g/m,棉卷不匀率为1.4%以内,开清棉工序结束得到开清棉后的涤纶;所述涤纶纤维为仪征化纤,纤维细度为0.7

0.9D,纤维直径为8.8

9.2um,纤维长度为36

40mm。
[0009]所述梳棉工序,将开清棉后的涤纶经过给棉机,成卷机,梳棉机进行梳棉;所述梳棉工序,采用锡林、盖板四点隔距偏紧的工艺原则,把纤维分梳成单纤维状态;所述梳棉工序,将给棉机的给棉板抬高2.8

3.2mm,控制锡林速度为350

370rpm,刺辊速度为800

820rpm,盖板速度为100

110rpm,锡林至盖板隔距为0.22

0.24mm、0.19

0.21mm、0.19

0.21mm、0.22

0.24mm,锡林至刺辊隔距为0.17

0.19mm,锡林至道夫隔距为0.11

0.13mm,给棉板至刺辊隔距为0.24

0.26mm,生条定量为18.5

19.5g/5m,出条速度为94

96m/min,棉条重不匀率为3.2%,生条棉结1粒,短绒率为15.10

15.50 %,梳棉工序结束得到梳棉后的涤纶。
[0010]所述预并条工序,将梳棉后的涤纶纤维经过并条机进行并条;所述预并条工序,采用7

9并,定量18.0

20.0g/5m,后牵伸倍数采用1.96

2.00倍,罗拉隔距均为(12

14)cm
×
(6

8)cm
×
(19

21)cm,重量不匀率控制在0.8%以内,条干cv2.54

2.56%,预并条工序结束得到预并条后的涤纶半熟条。
[0011]所述涤纶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纱工序包括条混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
[0012]所述条混工序,将预并条后的涤纶半熟条与金属纤维条在并条机上进行条混;所述条混工序,至少进行四道混并的工艺;所述条混工序,采用四根涤纶半熟条加两根金属纤维条,定量为18

19g/5m,后牵伸倍数为1.90

1.92倍,罗拉隔距为(14

16)mm
×
(8

10)mm
×
(24

26)mm,车速为275

285m/min;混二并合数7

9并,定量为17.5

18.5g/5m,后牵伸倍数为1.72

1.74倍,罗拉隔距为(14

16)mm
×
(8

10)mm
×
(24

26)mm,车速为265

275m/min,混三并合数7

9并,定量为17.5

18.5g/5m,后牵伸倍数为1.54

1.56倍,罗拉隔距为(14

16)mm
×
(8

10)mm
×
(24

26)mm,车速为255

265m/min,混四并合数7

9并,定量为17.5

18.5g/5m,后牵伸倍数为1.18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涤纶纤维制纱工序,涤纶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纱工序;所述涤纶纤维制纱工序包括开清棉工序,梳棉工序,预并条工序;所述涤纶纤维和金属纤维混纺制纱工序包括条混工序,粗纱工序,细纱工序,络筒工序。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并条工序,采用7

9并,定量18.0

20.0g/5m,后牵伸倍数采用1.96

2.00倍,罗拉隔距均为(12

14)cm
×
(6

8)cm
×
(19

21)cm,重量不匀率控制在0.8%以内,条干cv2.54

2.56%,预并条工序结束得到预并条后的涤纶半熟条。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条混工序,采用四根涤纶半熟条加两根金属纤维条,定量为18

19g/5m,后牵伸倍数为1.90

1.92倍,罗拉隔距为(14

16)mm
×
(8

10)mm
×
(24

26)mm,车速为275

285m/min;混二并合数7

9并,定量为17.5

18.5g/5m,后牵伸倍数为1.72

1.74倍,罗拉隔距为(14

16)mm
×
(8

10)mm
×
(24

26)mm,车速为265

275m/min,混三并合数7

9并,定量为17.5

18.5g/5m,后牵伸倍数为1.54

1.56倍,罗拉隔距为(14

16)mm
×
(8

10)mm
×
(24

26)mm,车速为255

265m/min,混四并合数7

9并,定量为17.5

18.5g/5m,后牵伸倍数为1.18

1.20倍,罗拉隔距为(14

16)mm
×
(8

10)mm
×
(24

26)mm,车速为245

255m/min,条混工序结束得到熟条;所述涤纶预并条与金属纤维条的重量比为60

75:25

40;所述涤纶预并条为18

20g/5m;所述金属纤维条为17

19g/5m。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特种用途不锈钢纤维混纺纱线的生产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粗纱工序,将熟条通入粗纱机中进行粗纱,锭速为745

755rpm,罗拉隔距为(14

16)mm
×
(27

29)mm
×
(41

43)mm,总牵伸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逯常青刘呈刚罗秀丽张爱红曹茂春
申请(专利权)人:潍坊四棉纺织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