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3116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2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包括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的顶部连接有滤液输入组件;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的缸壁底部形成有相对于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的轴线倾斜向下设置的斜坡沟,斜坡沟的最低位置的出口处安装有旧液输出组件;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的缸壁顶部安装有沿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上壁顶灯槽,上壁顶灯槽中嵌入有LED灯带;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内以与其内壁接触的方式放置有带双X弧形腿U面托床,带双X弧形腿U面托床上放置有标本。本发明专利技术的密封性能和照明效果好、节约减排、节省劳力、使用安全方便,可长期保存各类生物的浸制标本。各类生物的浸制标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标本展示的
,更具体涉及一种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主要适用于保存各类生物的浸制标本。

技术介绍

[0002]申请号为201711309758.3的专利公开了本申请人申请的一种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该装置在使用1年后就出现如下问题:A、原卧缸肚处出现曲率加大、细裂纹等,使其密封性下降出现爆缸的安全隐患;B、保存液因密封性下降发黄浑浊导致使用周期变短;C、换液时残液抽不干净、影响灌入新液的质量;D、抽液后标本从支架上取出保养时容易摩擦损伤;E、在更换新(旧)液和重新布展时,因缸体不能移动需要使众多的劳力和较大的劳动强度;F、实木柜上的射灯对缸内浸泡的标本照度不足而影响展示效果等等。

技术实现思路

[0003]针对上述现有存在技术的问题,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在于提供了一种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结构独特简单、密封性能和照明效果好、节约减排、提高效率、节省劳力、使用安全方便,可长期保存各类生物的浸制标本。
[0004]为了实现上述的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措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包括实木标本柜(1)、安装在所述实木标本柜(1)内的两头带法兰容器组件(4),其特征在于:所述两头带法兰容器组件(4)包括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分别位于所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两端的左侧带盖法兰(2)和右侧带盖法兰(5);所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的顶部连接有滤液输入组件(7),用于将滤清液灌进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中;所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的缸壁底部形成有相对于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的轴线倾斜向下设置的斜坡沟(4

7),所述斜坡沟(4

7)的最低位置的出口处安装有旧液输出组件(6),用于将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中的旧液无残留自主的排至可移动的保存液外存贮罐(7

8)内;所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的缸壁顶部安装有沿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的轴线方向延伸的上壁顶灯槽(4

2),所述上壁顶灯槽(4

2)中嵌入有LED灯带,使光线沿缸壁传导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内的溶液里;所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内以与其内壁接触的方式放置有带双X弧形腿U面托床(8),所述带双X弧形腿U面托床(8)上放置有标本。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的厚度由缸顶和缸底分别向左右两侧的缸肚逐渐变厚。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带双X弧形腿U面托床(8)包括弧形板、固定于所述弧形板底部两侧的支撑架,所述支撑架具有两个分开设置的弧形腿,所述弧形腿底部的形状与所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的内圆周面相匹配;所述弧形板的中间位置设有便于标本的中间部分穿过的槽口,以增大标本与弧形板之间的接触面积。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旧液输出组件(6)包括与所述斜坡沟(4

7)的出口连接的输出导管法兰(4

5)、与所述输出导管法兰(4

5)连接的第一带管法兰(6

1),所述第一带管法兰(6

1)的管道上安装有第四截止阀(6

2),所述输出导管法兰(4

5)和第一带管法兰(6

1)之间设有第一硅橡胶圆形密封圈(4

6)。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生物浸制标本的保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圆柱内橢圆形状的空心缸体(4

1)正对斜坡沟(4

7)的出口的缸壁处钻孔攻内丝,在输出导管法兰(4

5)的管口处攻外丝并缠上生胶带然后旋入缸壁直到紧密;将第一带管法兰(6

1)装在输出导管法兰(4

5)上,中间垫有第一硅橡胶圆形密封圈(4

6),输出导管法兰(4

5)与第一带管法兰(6

1)之间用不锈钢螺栓上紧;将第一带管法兰(6

1)的弯管端口处攻处丝并缠上生胶带,将第四截止阀(6

2)旋入第一带管法兰(6

1)的弯管端口直到紧密;将一直管旋入第四截止阀(6

2)的另一端,将直管的另一端直接插入第一安装橡皮快速接头(6

3)的左端口并插紧,将一弯管的直管部分插入第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熙王环珊张万祎李海燕邢思奇栗雅慧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