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远程专利>正文

一种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9580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2: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行人通道、设置在行人通道上方的吸能缓冲棚,以及设置在行人通道和吸能缓冲棚之间的中间缓冲层;所述行人通道由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顶部的、横截面呈倒U形的保护板构成;所述吸能缓冲棚包括铺设在中间缓冲层上方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高侧边和低侧边,且低侧边位于靠近建筑立面的一侧;所述高侧边与低侧边之间设置有若干排斜拉钢索。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有效的对高空落物进行吸能缓冲,防止高空落物对行人通道造成的硬砸伤害,提高了行人通道的安全性。提高了行人通道的安全性。提高了行人通道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建筑施工
,具体涉及一种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除新建房屋施工外,对老旧城区的改造施工工程也越来越多。由于这些老旧房屋很多是在繁华、人口密集、人流量大的场所,无法做到完全的封闭施工,很多时候需要预留人员通道。但在施工过程中,尤其是在进行外墙面施工的过程汇总,不可避免的会具有高空落物的风险,而高空落物对地面人员而言,具有巨大的安全风险,为此,做好施工过程中人员通道的防护,是本行业中极为重要的一个问题。
[0003]目前,传统方式通常是在施工区域内利用脚手架、木工板、拦渣网等构件一个临时防护的通道,以供行人通行。但这种方式一般仅能对小型建渣、土块等进行格挡,在面对较大的落物冲击时,其防护性能实则有限,无法提供有效的保护,故落物伤人的事件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屡见不鲜,轻则造成人员受伤,重则造成人员死亡。对于部分施工周期较长的工程而言,传统的这种临时防护通道提供的行人保护效果更是不足。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吸能缓冲性能极好的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
[0005]为实现上述专利技术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包括行人通道、设置在行人通道上方的吸能缓冲棚,以及设置在行人通道和吸能缓冲棚之间的中间缓冲层;所述行人通道由支撑架和设置在支撑架顶部的、横截面呈倒U形的保护板构成;
[0006]所述吸能缓冲棚包括铺设在中间缓冲层上方的底板,所述底板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高侧边和低侧边,且低侧边位于靠近建筑立面的一侧;所述高侧边与低侧边之间设置有若干排斜拉钢索。
[0007]优选的,所述斜拉钢索之间的间距为5

10CM。
[0008]优选的,所述斜拉钢索与高侧边和低侧边之间通过连接排连接;所述连接排的横截面呈V字形,所述高侧边和低侧边的顶部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拐边,所述连接排的一边通过连接螺栓与拐边连接;连接排的另一边与斜拉钢索的端部连接。
[0009]优选的,所述连接排与斜拉钢索对应的一边上设置有若干穿索孔,所述穿索孔与斜拉钢索一一对应,且穿索孔处设置有导向护套;所述斜拉钢索经穿索孔和导向护套穿过连接排,且斜拉钢索的端部设置有夹紧端帽;所述夹紧端帽与连接排之间设置有索端弹簧。
[0010]优选的,所述吸能缓冲棚的底板上还设置有爆炸反冲层,所述爆炸反冲层包括若干个反冲机构和设置在底板顶面的若干纵横交错的加强筋,所述加强筋的纵筋和横筋之间构成安装腔;所述反冲机构设置在安装腔内;
[0011]所述反冲机构包括爆炸筒,所述爆炸筒的底部设置有与安装腔相配合的固定板,所述固定板通过设置在安装腔底部的连接螺杆和相适配的连接螺母与底板连接;所述反冲
机构还包括设置在爆炸筒底部的反冲炸药片,所述反冲炸药片的上方设置有推动环,所述推动环与爆炸筒构成滑动配合;所述推动环的中心设置有击发炸药片;所述推动环上方的爆炸筒内还设置有推动块,所述推动块与爆炸筒构成滑动配合,推动块的底部设置有击发凸台,推动块顶部的中心设置有竖连杆,所述竖连杆穿过爆炸筒顶部的导向孔伸出爆炸筒外,且上端设置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与爆炸筒之间的竖连杆外套设有承压硬弹簧;各所述接触板共同构成反冲面。
[0012]优选的,所述中间缓冲层由若干层重叠铺设的橡胶垫构成,所述吸能缓冲棚高侧边和低侧边的外表面均沿吸能缓冲棚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根导向销,所述行人通道的保护板外表面与导向销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的导向条,所述导向条上设置有与导向销相配合的、竖向的导向槽,所述导向销穿设在导向槽内。
[0013]优选的,所述行人通道的支撑架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桁架。
[0014]优选的,所述吸能缓冲棚高侧边的外表面、行人通道保护板的外表面均设置有信息展示区。
[0015]优选的,所述支撑架和顶部桁架由方形钢管制成。
[0016]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集中体现在:能够有效的对高空落物进行吸能缓冲,防止高空落物对行人通道造成的硬砸伤害,提高了行人通道的安全性。具体来说,本专利技术在使用过程中,通过吸能缓冲棚和行人通道的保护板,能够对绝大多数的小型、微型高空落物进行格挡,中间缓冲层起到主要的缓冲吸能作用。当出现较大的、具有较高冲击力的高空落物时,落物会首先与斜拉钢索相接触,由于斜拉钢索为非纯刚性的结构,具备一定的弹性,其在受到重物冲击时,能够通过自身的变形对能量进行缓冲吸收;同时由于斜拉钢索采用斜向布置,其能够将受到的冲击力很大程度上转变为对斜拉钢索的拉力,降低了斜拉钢索自身受到的剪切冲击。另外,斜向布置的方式还能有效的避免重物朝高侧边所在的非遮挡车道所在一侧弹射,而更多的朝建筑立面所在的一侧运动,确保了整体的安全可靠性。
附图说明
[0017]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0018]图2为斜拉钢索在连接排上的安装示意图;
[0019]图3为图2中A部放大图;
[0020]图4为图1中B部放大图;
[0021]图5为导向条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6为在俯视状态下反冲机构在底板上的安装示意图;
[0023]图7为爆炸筒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24]如图1

7所示的,一种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主要用于在不适合进行全封闭施工围护的建筑物改造中,用以开辟行人过道,实现行人保护。相较于目前传统的通过简易脚手架、木工板等配合搭建的临时走廊而言,本专利技术具备更好的防护效果,适合在长工期的占道工程中进行应用。
[0025]如图1中所示,本专利技术包括行人通道1、设置在行人通道1上方的吸能缓冲棚2,以及
设置在行人通道1和吸能缓冲棚2之间的中间缓冲层3;行人通道1用于供行人走动,其通常宽度在1.5

2m左右,高度在2.5

3m左右,所述行人通道1由支撑架4和设置在支撑架4顶部的、横截面呈倒U形的保护板5构成。支撑架4采用钢结构架,为了强化支撑架4的结构强度,所述行人通道1的支撑架4的顶部设置有顶部桁架33。所述支撑架4和顶部桁架33由方形钢管、圆钢管等钢质管件搭建构成。
[0026]中间缓冲层3主要用于对小型的、微型的高空落物进行吸能缓冲,中间缓冲层3采用柔性的弹性材料制成,在承受重物冲击时,能够进行较好的变形缓冲。例如:如图1中所示,所述中间缓冲层3由若干层重叠铺设的橡胶垫构成。当然采用若干矩阵分布的螺旋弹簧构建中间缓冲层3或其他类似的结构亦是可行的。在此基础上,为了保证吸能缓冲棚2在承受冲击后,上下运动的过程中与行人通道1相对运动的稳定性,本专利技术还可设置导向组件对二者的运动进行导向。
[0027]如图1、4和5中所示,所述吸能缓冲棚2高侧边7和低侧边8的外表面均沿吸能缓冲棚2的长度方向均匀设置有若干根导向销30,所述行人通道1的保护板5外表面与导向销30相对的位置设置有若干根竖向的导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行人通道(1)、设置在行人通道(1)上方的吸能缓冲棚(2),以及设置在行人通道(1)和吸能缓冲棚(2)之间的中间缓冲层(3);所述行人通道(1)由支撑架(4)和设置在支撑架(4)顶部的、横截面呈倒U形的保护板(5)构成;所述吸能缓冲棚(2)包括铺设在中间缓冲层(3)上方的底板(6),所述底板(6)的两侧分别设置有高侧边(7)和低侧边(8),且低侧边(8)位于靠近建筑立面的一侧;所述高侧边(7)与低侧边(8)之间设置有若干排斜拉钢索(9)。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钢索(9)之间的间距为5

10CM。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斜拉钢索(9)与高侧边(7)和低侧边(8)之间通过连接排(10)连接;所述连接排(10)的横截面呈V字形,所述高侧边(7)和低侧边(8)的顶部均沿长度方向设置有一条拐边(11),所述连接排(10)的一边通过连接螺栓(12)与拐边(11)连接;连接排(10)的另一边与斜拉钢索(9)的端部连接。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排(10)与斜拉钢索(9)对应的一边上设置有若干穿索孔,所述穿索孔与斜拉钢索(9)一一对应,且穿索孔处设置有导向护套(13);所述斜拉钢索(9)经穿索孔和导向护套(13)穿过连接排(10),且斜拉钢索(9)的端部设置有夹紧端帽(14);所述夹紧端帽(14)与连接排(10)之间设置有索端弹簧(15)。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房建施工安全防护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吸能缓冲棚(2)的底板(6)上还设置有爆炸反冲层,所述爆炸反冲层包括若干个反冲机构和设置在底板(6)顶面的若干纵横交错的加强筋(16),所述加强筋(16)的纵筋和横筋之间构成安装腔(17);所述反冲机构设置在安装腔(17)内;所述反冲机构包括爆炸筒(1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远程
申请(专利权)人:杨远程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