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有机废弃液处理材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2775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5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有机废弃液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工艺制备:(1)将三聚磷酸钠加入环己烷和正丁醇混合溶剂中,超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2)将一定摩尔比例的Bi盐、Fe盐以及磷酸、Mo盐加入上述共混体系,随后8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有机废弃液处理材料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环境污染治理
,具体涉及一种可见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0002]近年来,社会经济迅速发展,有机物污染已经成为世界性问题,如何高效解决有机物污染问题是众多科研人员研究的热点和研究重点,一些有机物如染料、农药等存在于水体和土壤中,因其难降解严重影响人们的健康和生活。光催化技术利用半导体材料在紫外及可见光的照射下,将污染物短时间内降解或矿化成对环境无害的产物,并加速促进有机污染物的分解。开发高性能的光催化材料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CN201710155915.3公开了一种降解有机染料的氮化硼

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制备碳十硼烷的四氢呋喃溶液;(2)将五水硝酸铋和二水钨酸钠溶于乙二醇中,得到钨酸铋前驱体溶液;将酸铋前驱体溶液加入碳十硼烷的四氢呋喃溶液中,混合均匀后再加入4,4
′‑
联吡啶,磁力搅拌后得到混合溶液,转入水热反应釜中,进行配位聚合反应,反应完毕后离心,将沉淀物洗涤、干燥,得到配位聚合物;(3)将步骤(2)所得的配位聚合物进行高温热处理,得到降解有机染料的氮化硼

钨酸铋复合光催化剂。CN201710852288.9公开了一种Mn3O4/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Mn3O4/BiOCl异质结光催化剂由摩尔比为1:(1~6)的Mn3O4和BiOCl组成,该异质结光催化剂的微观颗粒为由BiOCl纳米片自组装形成的花状结构,所述Mn3O4纳米颗粒弥散分布在BiOCl纳米片表面,两种相界面形成异质结结构。以MnCl2·
4H2O和Bi(NO3)3·
5H2O为原料,通过共沉淀

水热联合法原位一步合成Mn3O4/BiOCl异质结材料。CN201510867796.5公开了一种氧化铁/溴氧化铋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氧化铁溴氧化铋复合材料由氧化铁纳米簇沉积于溴氧化铋纳米片表面构成。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将碱溶液加入硝酸铁溶液中,得到氢氧化铁胶体溶液;将KBr溶液加入硝酸铋溶液中混合,得到混合溶液;将氢氧化铁胶体溶液逐滴加入到混合溶液中进行水热反应,得到氧化铁/溴氧化铋复合材料。目前常见的光催化材料制备过程繁琐、比表面积低,活性差。因此,开发一种绿色、简便的光催化剂迫在眉睫。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实现高效降解废水中的有机污染物的可见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产率高,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0004]一种工业有机废弃液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工艺制备:
[0005](1)将(3

8)g的三聚磷酸钠加入(20

50)ml的环己烷和(20

50)ml的正丁醇中,超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
[0006](2)将一定摩尔比例的Bi盐、Fe盐以及磷酸、Mo盐加入上述共混体系,随后80

100摄氏度下水浴反应;
[0007](3)将得到的产物干燥,采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干燥;
[0008](4)将产物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于300

500摄氏度下热处理,从而得到纳米棒状的Mo、P共掺杂的Bi2Fe4O9。
[0009]优选的,Bi盐、Fe盐为硝酸铋、硝酸铁;
[0010]优选的,Bi盐、Fe盐、磷酸、Mo盐摩尔比为为2:4:(0.05

0.1):(0.05

0.1);
[0011]优选的,水浴反应时间为10

20h;
[0012]优选的,纳米棒的尺寸为
[0013]技术效果:
[0014]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优选,以特定的三聚磷酸钠作为表面活性剂,加入环己烷和正丁醇形成微乳液共混体系,在该反应体系中制备高比表面棒状Mo

P共掺杂的Bi2Fe4O9;Mo、P掺入到Bi2Fe4O9晶格中,改变晶体的能带结构和禁带宽度,提高光催化活性,促进电荷分离,有效避免空穴

电子复合,提高光催化降解有机污染物的效率,制备方法简单,成本低,符合实际生产需要,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1的材料的SEM图。
具体实施方式
[0016]实施例1
[0017](1)将3g的三聚磷酸钠加入20ml的环己烷和30ml正丁醇的中,超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
[0018](2)将10mmol的硝酸铋、20mmol的硝酸铁以及1mmol磷酸、1mmol的硝酸钼加入上述共混体系,随后80

100摄氏度下水浴反应;
[0019](3)将得到的产物干燥,采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干燥;
[0020](4)将产物在空气气氛下,于350摄氏度下热处理1h,从而得到纳米棒状的Mo、P共掺杂的Bi2Fe4O9。
[0021]对比例1
[0022](1)将3g的三聚磷酸钠加入20ml的环己烷和30ml正丁醇的中,超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
[0023](2)将10mmo的硝酸铋、20mmol的硝酸铁以及1mmol的硝酸钼加入上述共混体系,随后90摄氏度下水浴反应;
[0024](3)将得到的产物干燥,采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干燥;
[0025](4)将产物在空气气氛下,于350摄氏度下热处理1h,从而得到Mo掺杂的Bi2Fe4O9。
[0026]对比例2
[0027](1)将3g的三聚磷酸钠加入20ml的环己烷和30ml正丁醇的中,超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
[0028](2)将10mmo的硝酸铋、20mmol的硝酸铁以及1mmol的磷酸加入上述共混体系,随后90摄氏度下水浴反应;
[0029](3)将得到的产物干燥,采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干燥;
[0030](4)将产物在空气气氛下,于350摄氏度下热处理,从而得到P掺杂的Bi2Fe4O9。
[0031]对比例3
[0032](1)将3g的三聚磷酸钠加入20ml的环己烷和30ml正丁醇的中,超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
[0033](2)将10mmo的硝酸铋、20mmol的硝酸铁加入上述共混体系,随后90摄氏度下水浴反应;
[0034](3)将得到的产物干燥,采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干燥;
[0035](4)将产物在空气气氛下,于350摄正丁醇氏度下热处理1h,从而得到Bi2Fe4O9。
[0036]光催化降解有机物测试
[0037]在反应器内放入50ml、0.1mol/L的四环素或亚甲基蓝,随后加入50mg的实施例以及对比例的光催化剂,磁力搅拌,在光照下进行光催化反应,2h后测试光催化降解率。
[0038] 四环素降解率亚甲基蓝降解率实施例198.4%97.3%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有机废弃液处理材料,其特征在于,采用如下工艺制备:(1)将(3

8)g的三聚磷酸钠加入(20

50)ml的环己烷和(20

50)ml正丁醇的中,超声混合形成共混体系;(2)将一定摩尔比例的Bi盐、Fe盐以及磷酸、Mo盐加入上述共混体系,随后80

100摄氏度下水浴反应;(3)将得到的产物干燥,采用去离子水和乙醇洗涤后,干燥;(4)将产物在空气或氧气气氛下,于300

500摄正丁醇氏度下热处理1

2h,从而得到纳米棒状的Mo、P共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玉柱
申请(专利权)人:济南章丘奥丰新材料科技中心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