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保护通径可带压插拔流体连接器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带保护通径可带压插拔流体连接器,属于流体连接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设备中电子元器件不断向高频、高密度、高集成化方向发展,设备如何实现高效散热的问题越来越突出,液冷散热技术已成为解决此问题的首选方案。液冷散热技术现已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电子、舰船、通讯、风电、电动汽车、数据中心等多个领域。
[0003]随着技术的日益发展,电子设备趋向于高可靠性,急需高可靠型流体连接器实现被冷却模块和机箱之间流体的传输,但是此类现有连接器在操作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流体连接器流阻比较大,散热效果不理想。尤其是在轴向浮动比较大的范围内更不容易满足低流阻;2、流体连接器在流道打开或者流道开合的过程,O形圈受水流压力影响,容易被冲掉、变形,多余物黏附,导致密封失效;3、现有大通径流体连接器,在插头、插座插接时轴向移动并与安装外壳内壁形成供液体通过的流道;流道打开瞬间,插头/插座流体通道中心的O形圈,在高速液体冲击而变形、脱落、杂质黏附导致泄露、产品失效或者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带保护通径可带压插拔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插头(1)、与插头(1)适配连接的插座(2);其中,所述插头(1)包括安装外壳(11)以及与安装外壳连接的对插外壳(15),且二者通过第一密封圈(12)实现径向密封;所述对插外壳(15)内设有径向滑动的插头密封元件(14),且二者通过第二密封圈(16)实现径向密封;所述插座(2)包括安装外壳(21)、与安装外壳(21)连接的导向外壳(24),二者通过第四密封圈(22)实现径向密封;所述导向外壳(24)内设有插座密封组件(23),所述插座密封组件(23)端部设有在导向外壳(24)径向滑动的活动阀芯密封组件(26),活动阀芯密封组件(26)外壁与导向外壳(24)通过第三密封圈对(25)实现径向密封;所述活动阀芯密封组件(26)包括密封圈保护元件(26
‑
3)和插座活动阀芯(26
‑
4),所述密封圈保护元件(26
‑
3)沿着插座活动阀芯 (26
‑
4)内壁在插座密封组件(23)的固定阀芯(23
‑
2)上实现径向滑动,且密封圈保护元件(26
‑
3)和插座活动阀芯(26
‑
4)通过第五密封圈(26
‑
5)实现径向密封;当插头(1)、插座(2)插合开始至插合到底时,密封圈保护元件(26
‑
3)外壁一直将第二密封圈(16)、第五密封圈(26
‑
5)与流体隔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通径可带压插拔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插头(1)还包括第一弹簧(13),所述第一弹簧(13)设于安装外壳(11)的内部,所述安装外壳(11)内设有与第一弹簧(13)一端连接的第一弹簧定位部(11
‑
1),所述插头密封元件 (14)包括第一弹簧限位部(14
‑
1)和密封元件密封段(14
‑
2);所述第一弹簧限位部(14
‑
1)与第一弹簧(13)另一端抵接,所述对插外壳(15)设有与密封元件密封段(14
‑
2)匹配的第一限位部(15
‑
1),还设有与安装外壳(11)连接限位的插合限位部(15
‑
2),插头(1)、插座(2)未插合时,在第一弹簧(13)的顶推作用下插头密封元件(14)与第一限位部(15
‑
1)抵接,插头密封元件(14)与第二密封圈(16)密封配合实现对插头(1)前端的密封。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保护通径可带压插拔流体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活动阀芯密封组件(26)与插座密封组件(23)通过第二弹簧(23
‑
技术研发人员:李岩,张杰,何仲祺,黄良用,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华旃航天电器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