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管模急停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7036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应用于离心铸钢管实验的一种卧式管模急停装置。该装置的支座铰链接压杆的一端,压杆的另一端吊挂配重机构,配重机构的上吊环下端焊接固定钢管,下吊环的上部插入该钢管内,并与钢管采用扭簧连接,下吊环的下部固定连接配重。在压杆中部、与管模接触位置固定连接摩擦块,摩擦块与管模的接触位置位于离心机托轮组支撑角θ内。摩擦块与管模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可使管模急停,使压杆处于受拉状态。在压杆吊挂配重机构的位置,焊接有定位的V形凹槽。在压杆的支座端连接拉簧,保证施加配重前管模的离心浇铸,配重机构中的扭簧保证配重施力的安全操作,利用摩擦快使得管模急停,获得准确试验数据。获得准确试验数据。获得准确试验数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卧式管模急停装置


[0001]本技术应用于铸钢管离心铸造领域,具体涉及用于离心铸钢管实验的一种卧式管模急停装置。

技术介绍

[0002]对于长径比较大的离心铸钢管而言,多采用卧式离心铸造。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铸造行业计算机模拟应用逐渐广泛。对于离心铸钢管而言,无论何种模拟软件,都需要铸钢的热物性参数,如不同温度下的热焓、传热系数、膨胀率、相变热量等,由于钢种的多样性,和基础研究的缺乏,大多数的数据时缺乏的,所以,进行实际的模拟验证成为工业生产的必须。离心铸钢管多数情况下,需要验证浇注后的一个时间点上,钢管的凝固厚度,而卧式离心机高速旋转,动量很大,急刹车的危险很高。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卧式管模急停装置,在安全的前提下,使管模快速停转,从而获得模拟验证的准确数据。
[0004]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卧式管模急停装置包括支座、压杆、摩擦块和配重机构。所述支座铰链接压杆的一端,压杆可绕支座旋转。所述压杆的另一端,吊挂配重机构,在压杆上、与管模接触位置固定连接摩擦块,摩擦块与管模的接触位置位于离心机托轮组支撑角θ内。摩擦块与管模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压杆处于受拉状态。为使配重机构施力正确,所述压杆吊挂配重机构的位置,焊接固定定位块,所述定位块形成V形凹槽。所述配重机构包括上吊环、下吊环、配重、钢管和扭簧。所述上吊环下端焊接固定钢管,所述下吊环的上部插入钢管内、与钢管采用扭簧连接,所述下吊环的下部固定连接配重。当配重机构吊挂在凹槽内时,扭簧可使得上吊环快速脱离叉杆,实现安全操作。
[0005]进一步,摩擦块与管模的接触位置优选在管模的正上方。
[0006]进一步,所述支座与支架固定连接,所述支架与固定在离心机底板上的钢板紧固件连接,所述支架在钢板上能够沿管模轴向调整位置,这样,可避免在管模的固定点摩擦,延长管模使用寿命。
[0007]进一步,在压杆的支座端,用拉簧连接压杆和支架。当管模离心旋转时,压杆不与管模接触,实现铸钢管的离心浇铸。
[0008]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技术利用摩擦快与管模外壁产生摩擦力,可使得管模急停,从而获得试验数据。使用拉簧实现压杆与管模的不接触。配重机构的扭簧设计,可保证配重机构施力操作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0009]图1为本技术结构示意图;
[0010]图2为图1右视图;
[0011]图3为图1的A部放大图;
[0012]其中:1

管模、2

托轮组、3

离心机底板、4

钢板、5

支架、6

拉簧、7

支座、8

压杆、9

摩擦块、10

上吊环、11

叉杆、12

定位块、13下吊环、14

配重、15

钢管、16

扭簧。
具体实施方式
[0013]下述左右为附图1的左右方向,下述上下为附图1和附图2的上下方向,下述轴向为附图2管模轴线的方向。所述左右、上下、径向等只是为了说明结构部件位置关系的简化描述,不作为本技术的限定。除特别说明外,下述固定连接、固定安装应做广义理解,包括但不限于焊接、紧固件连接、铆接等。
[0014]本技术卧式管模急停装置的结构如附图1和附图2所示,附图1为卧式管模急停装置的主视图,附图2为附图1的右视图。卧式管模急停装置包括支座7、压杆8、摩擦块9和和配重14。支座7与压杆8的一端铰链接,压杆8可绕支座7旋转,摩擦块9与压杆8固定连接,摩擦块9与管模的接触位置,应该在托轮组支撑角θ内,以管模的正上端为最佳,这样,托轮受力均匀,摩擦力均匀。压杆8的另一端,吊挂配重14。当吊挂配重14之后,压杆8绕支座7旋转,摩擦块9与管模外壁接触,由于杠杆原理,摩擦块9给管模的压力大于配重14的重量,摩擦块9与管模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管模在1

3秒内急速停转。由于管模外侧设计有喷水冷却装置,喷水冷却避免管模和摩擦块因摩擦急停发红,影响管模和摩擦块的性能和使用寿命。需要说明的是,摩擦块9与管模外壁之间的摩擦力,必须使得压杆8处于拉伸受力状态,不得处于压缩受力状态,否则会出现安全事故。
[0015]对于本实施例而言,如附图1所示,管模1由固定安装在离心机底板3上的托轮组2支撑,并在托轮组2上按照图示的逆时针方向高速旋转,实现离心铸造。在管模的右侧,钢板4固定连接在离心机底板3上,支架5通过紧固件固定连接钢板4,支架5可在钢板4上轴向移动,从而实现压杆8的轴向位移,避免摩擦块9在管模1上固定点摩擦而降低管模1的使用寿命。支架5固定连接支座7,支座7与压杆8的右端铰链接,压杆8可绕绕支座7旋转。在支座7的右侧,拉簧6连接压杆8和支架5,当管模离心铸造时,压杆8的左端未吊挂配重14,拉簧6将拉杆8抬起,避免拉杆8与管模1的接触。在拉杆8上、与管模1接触部位固定连接摩擦块9,该接触部位应位于托轮组2的支撑角θ内,最好位于管模的正上端。在压杆8的左端,焊接固定定位块12,定位块12形成V形凹槽。在凹槽内,吊挂配重机构。
[0016]上述配重机构包括上吊环10、下吊环13、配重14、钢管15、扭簧16等。如附图2和附图3所示,上吊环10焊接固定钢管16,下吊环13的上部插入钢管15内,与钢管15采用扭簧16连接。下吊环13的下部固定连接配重14。
[0017]附图1中,定位块12形成的凹槽,一可以定位配重14的吊挂位置,保证施力位置与试验设计位置一致,二可以防止配重14在压杆8上由于振动产生位移,保证施力位置在实验过程中的准确性。吊挂配重14时,用叉车的叉杆11吊起上吊环10,吊起配重14,将下吊环13放在V形凹槽的正上方,迅速下移叉杆11,下吊环13放入凹槽内,配重14的重量施加在压杆8上。此时,由于扭簧16的作用,上吊环10只能向附图1的右向旋转,即顺时针旋转,实现上吊环10与叉杆11的脱离,左向退出叉车即可。
[0018]如附图1所示,本实施例管模1的旋转方向为逆时针旋转,当配重14吊挂时,摩擦块9接触管模外壁,产生的摩擦力使管模停转,使压杆8受拉,这样,可保证拉杆8的平稳。如果
附图1中的管模1顺时针旋转,则摩擦块9产生的摩擦力使得压杆8受压,这样,摩擦力或刚接触时的冲力,使压杆8抬起,使得管模受压不恒定,造成摩擦力不恒定,影响实验效果。严重时,尤其是瞬间产生的冲力很容易压杆8绕支座7顺时针旋转,配重14飞出,发生事故。如果配重14放置在附图1管模的右侧,则管模须顺时针旋转方可。
[0019]支架5和支座7可以固定连接为一体,安装时,只固定连接支架5和钢板4即可,虽然安装快捷,但保存时占地较大,不方便保存该管模急停装置。本实施例可以将配重机构、压杆8和支座7、拉簧6、支架5拆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卧式管模急停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支座(7)、压杆(8)、摩擦块(9)和配重机构,所述支座(7)铰链接压杆(8)的一端,所述压杆(8)的另一端,吊挂配重机构,在该压杆(8)上、与管模接触位置固定连接摩擦块(9),所述摩擦块(9)与管模的接触位置,位于离心机托轮组支撑角θ内;所述摩擦块(9)与管模外壁之间的摩擦力,使得压杆(8)处于受拉状态;所述配重机构包括上吊环(10)、下吊环(13)、配重(14)、钢管(15)和扭簧(16);所述上吊环(10)下端焊接固定钢管(15),所述下吊环(13)的上部插入钢管(15)内、与钢管(15)采用扭簧(16)连接,所述下吊环(13)的下部固定连接配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芳高阳展益彬黄英徐灿利杨平宗
申请(专利权)人:卓然靖江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