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23328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21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纸浆液进行搅拌的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这样一种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包括有底座、外壳、储液框、竹帘、驱动组件、抄纸组件等,底座的顶部设有外壳,外壳的内侧下部设有储液框,外壳的内侧上部设有用于驱动竹帘左右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上设有抄纸组件,抄纸组件上放置有用于完成抄纸工作的竹帘。本发明专利技术的滑动架在左右移动时,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推杆左右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旋转轴和搅拌杆正反转动,进而能够对纸浆液进行搅动,避免纸浆液发生沉淀。免纸浆液发生沉淀。免纸浆液发生沉淀。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


[0001]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

技术介绍

[0002]抄纸是造纸过程中极为重要的一部分,关乎纸张的均匀程度与厚度等,一般是人工将纸浆用水稀释至一定浓度,然后使用抄纸网初步脱水形成湿的纸页,再经压榨脱水、烘干而制成纸张。
[0003]专利申请CN215887755U,公开日为20220222,公开了一种快速抄纸装置,包括抄纸池,抄纸池的四角均转动连接有转向辊,四个转向辊之间套设有抄纸网带,抄纸池的内部两侧相对转动连接有两个挤压辊,挤压辊的底部与抄纸网带的两侧接触,抄纸网带位于抄纸池的内部延伸至浆液液面之下,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优点:本抄纸装置通过在抄纸池的外部设置能够循环转动的抄纸网带,抄纸网带进入纸浆液中在出水时将纸浆带出,实现循环抄纸,提高抄纸效率,抄纸池的底部设有搅拌桨,避免纸浆沉淀,全自动抄纸,提高超值效率的同时,降低人工强度。上述专利虽然能够代替人工将抄纸网送入纸浆液中完成抄纸工作,但是无法对纸浆液进行搅拌,纸浆液容易发生沉淀,导致抄纸工作的技术效果较差。
[0004]综上所述,故现在迫切需要一种能够自动对纸浆液进行搅拌的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用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克服现有的抄纸装置一般无法对纸浆液进行搅拌,纸浆液容易发生沉淀,导致抄纸工作的技术效果较差的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自动对纸浆液进行搅拌的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
[0006]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途径实现: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包括有底座、外壳、储液框、竹帘、驱动组件、抄纸组件和打浆组件,底座的顶部设有外壳,外壳的内侧下部设有储液框,外壳的内侧上部设有用于驱动竹帘左右移动的驱动组件,驱动组件上设有抄纸组件,抄纸组件上放置有用于完成抄纸工作的竹帘,储液框上设有用于对纸浆液进行搅拌的打浆组件。
[0007]进一步地,驱动组件包括有步进电机、第一固定架、第一齿轮、第一齿带、丝杆、导向框和滑动架,外壳的右侧上部设有步进电机,外壳的内侧上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架,第一固定架下部之间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丝杆,丝杆的右侧和步进电机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齿轮,三个第一齿轮之间绕有第一齿带,外壳的内侧上部设有导向框,导向框的内侧右部滑动式设有滑动架,丝杆的右部均与滑动架螺纹式连接。
[0008]进一步地,抄纸组件包括有滑杆、支撑架、第一弹簧、第二弹簧、放置框、旋转块、第一扭力弹簧、支撑杆、限位杆、卡块和第二扭力弹簧,滑动架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滑杆的底部均设有支撑架,滑杆上部的左右两侧均绕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架和滑杆连接,滑杆下部的左右两侧均绕有第二弹簧,第二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架
和支撑架连接,支撑架的下部之间转动式设有放置框,竹帘放置在放置框内,放置框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旋转块,放置框与两个支撑架之间均设有第一扭力弹簧,外壳内壁的左侧上部设有支撑杆,支撑杆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限位杆,旋转块均与相邻的限位杆滑动并转动式连接,限位杆的上部左侧均转动式设有卡块,旋转块往左运动会与卡块接触,卡块与相邻的限位杆之间均设有第二扭力弹簧。
[0009]进一步地,打浆组件包括有第二固定架、第二齿轮、第二齿带、槽筒、第一导向杆、推杆、第三弹簧、第一旋转轴、支撑框、齿环、旋转架、搅拌杆和第三齿轮,储液框的右侧设有支撑框,支撑框的右侧下部和储液框的左侧下部均设有第二固定架,第二固定架上部之间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槽筒,支撑框的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旋转轴,第一旋转轴的右侧和槽筒的右侧均设有第二齿轮,三个第二齿轮之间绕有第二齿带,外壳内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根第一导向杆,相邻的两根第一导向杆右侧之间均滑动式设有推杆,推杆的下部均与相邻的槽筒滑动式连接,推杆的上部均与滑动架接触,第一导向杆上均绕有第三弹簧,第三弹簧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导向杆和推杆连接,支撑框的内侧设有齿环,第一旋转轴的右侧设有旋转架,旋转架与储液框转动式连接,旋转架上间隔转动式设有三根搅拌杆,搅拌杆的右侧均设有第三齿轮,第三齿轮均与齿环啮合。
[0010]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压紧竹帘的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有限位框、夹杆、拉杆和第四弹簧,放置框顶部的前后两侧中部均设有限位框,限位框上均滑动式设有夹杆,夹杆均与放置框滑动式连接,夹杆底部均与竹帘接触,夹杆的顶部均设有拉杆,夹杆与相邻的限位框之间均设有两根第四弹簧。
[0011]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排放储液框内的废液的排放组件,排放组件包括有第二导向杆、踏板、第五弹簧、压杆、出水管、滤网、支撑块、第二旋转轴和阀块,外壳内侧的下部右侧设有两根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的上部之间滑动式设有踏板,第二导向杆上均绕有第五弹簧,第五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外壳和踏板连接,踏板的前后两侧左部均设有压杆,储液框下部的左右两侧均设有出水管并连通,出水管的下部均穿出外壳,出水管的上部均设有滤网,出水管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支撑块,支撑块上均转动式设有第二旋转轴,第二旋转轴均与相邻的出水管转动式连接,第二旋转轴均与相邻的压杆滑动并转动式连接,相邻的两根第二旋转轴内端之间均设有阀块,阀块均位于相邻的出水管内部。
[0012]进一步地,还包括有用于回收纸浆液中的水的收集组件,收集组件包括有第三固定架、活塞缸、活塞杆、连接杆、第六弹簧、吸水管、出液管和收集框,储液框的左侧中部设有第三固定架,第三固定架上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活塞缸,活塞缸的左侧均滑动式设有活塞杆,活塞杆的左侧之间设有连接杆,支撑架往左运动会与连接杆接触,活塞杆上均绕有第六弹簧,第六弹簧的两端分别与活塞缸和连接杆连接,储液框的左右两侧上部均设有收集框,收集框底部的前后两侧与两个活塞缸之间均设有吸水管并连通,活塞缸的右侧均设有出液管,出液管的上端均位于储液框的上部左侧,吸水管和出液管内均设有单向阀。
[0013]进一步地,限位杆的形状为倒三角形。
[0014]本专利技术对比现有技术来讲,具备以下优点:
[0015]1、本专利技术通过步进电机作为驱动力,能够驱动滑动架和竹帘左右移动,然后在旋转块和限位杆的配合下,能够驱动竹帘斜向下进入储液框中,从而使得竹帘能够在纸浆中移动,完成自动抄纸工作,省时省力,工作效率较高。
[0016]2、本专利技术的滑动架在左右移动时,在第三弹簧的作用下,能够驱动推杆左右移动,从而能够带动第一旋转轴和搅拌杆正反转动,进而能够对纸浆液进行搅动,避免纸浆液发生沉淀。
[0017]3、本专利技术通过往下踩压踏板,即可带动阀块转动打开,此时储液框中的废液能够通过出水管往下排出。
附图说明
[0018]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0019]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0]图3为本专利技术另一视角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
[0021]图4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0022]图5为本专利技术驱动组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0023]图6为本专利技术抄纸组件的结构示意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包括有底座(1)、外壳(2)、储液框(3)和竹帘(4),底座(1)的顶部设有外壳(2),外壳(2)的内侧下部设有储液框(3),竹帘(4)用于完成抄纸工作,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驱动组件(5)、抄纸组件(6)和打浆组件(7),外壳(2)的内侧上部设有用于驱动竹帘(4)左右移动的驱动组件(5),驱动组件(5)上设有抄纸组件(6),竹帘(4)放置在抄纸组件(6)上,储液框(3)上设有用于对纸浆液进行搅拌的打浆组件(7)。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驱动组件(5)包括有步进电机(501)、第一固定架(502)、第一齿轮(503)、第一齿带(504)、丝杆(505)、导向框(506)和滑动架(507),外壳(2)的右侧上部设有步进电机(501),外壳(2)的内侧上部左右对称设有第一固定架(502),第一固定架(502)下部之间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丝杆(505),丝杆(505)的右侧和步进电机(501)的输出轴上均设有第一齿轮(503),三个第一齿轮(503)之间绕有第一齿带(504),外壳(2)的内侧上部设有导向框(506),导向框(506)的内侧右部滑动式设有滑动架(507),丝杆(505)的右部均与滑动架(507)螺纹式连接。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抄纸组件(6)包括有滑杆(601)、支撑架(602)、第一弹簧(603)、第二弹簧(604)、放置框(605)、旋转块(606)、第一扭力弹簧(607)、支撑杆(608)、限位杆(609)、卡块(610)和第二扭力弹簧(611),滑动架(507)的前后两侧均滑动式设有滑杆(601),滑杆(601)的底部均设有支撑架(602),滑杆(601)上部的左右两侧均绕有第一弹簧(603),第一弹簧(603)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架(507)和滑杆(601)连接,滑杆(601)下部的左右两侧均绕有第二弹簧(604),第二弹簧(604)的两端分别与滑动架(507)和支撑架(602)连接,支撑架(602)的下部之间转动式设有放置框(605),竹帘(4)放置在放置框(605)内,放置框(605)的前后两侧均设有旋转块(606),放置框(605)与两个支撑架(602)之间均设有第一扭力弹簧(607),外壳(2)内壁的左侧上部设有支撑杆(608),支撑杆(608)的前后两侧均设有限位杆(609),旋转块(606)均与相邻的限位杆(609)滑动并转动式连接,限位杆(609)的上部左侧均转动式设有卡块(610),旋转块(606)往左运动会与卡块(610)接触,卡块(610)与相邻的限位杆(609)之间均设有第二扭力弹簧(611)。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原木纤维造纸工艺及其装置,其特征在于,打浆组件(7)包括有第二固定架(701)、第二齿轮(702)、第二齿带(703)、槽筒(704)、第一导向杆(705)、推杆(706)、第三弹簧(707)、第一旋转轴(708)、支撑框(709)、齿环(710)、旋转架(711)、搅拌杆(712)和第三齿轮(713),储液框(3)的右侧设有支撑框(709),支撑框(709)的右侧下部和储液框(3)的左侧下部均设有第二固定架(701),第二固定架(701)上部之间的前后两侧均转动式设有槽筒(704),支撑框(709)的中部转动式设有第一旋转轴(708),第一旋转轴(708)的右侧和槽筒(704)的右侧均设有第二齿轮(702),三个第二齿轮(702)之间绕有第二齿带(703),外壳(2)内侧中部的前后两侧均设有两根第一导向杆(705),相邻的两根第一导向杆(705)右侧之间均滑动式设有推杆(706),推杆(706)的下部均与相邻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斌袁金平吴承忠苏文标李建华丁有华何怡婷
申请(专利权)人:江西省顺丰纸业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