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及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3392111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1:02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及方法,其该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包括撕膜头和撕膜驱动装置,撕膜头上设置有第一撕膜面和第二撕膜面,第一撕膜面与后盖上的胶条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撕膜面与后盖上的胶条的间距,且第一撕膜面和第二撕膜面上均开设有真空吸附孔,撕膜驱动装置的驱动端设置有驱动板且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撕膜头靠近或远离后盖上的胶条,驱动板与撕膜头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导向杆上安装有缓冲弹簧。上述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采用先预压吸附,再分步连续撕膜的方式,不仅结构简单、紧凑,设计巧妙;而且采用分步连续撕膜的方式,保证了撕膜的顺利进行,机构运行过程稳定可靠,能够满足快节拍的撕膜操作。能够满足快节拍的撕膜操作。能够满足快节拍的撕膜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及方法


[0001]本专利技术属于3C产品自动组装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及方法。

技术介绍

[0002]所谓“3C产品”,是计算机类、通信类和消费类电子产品三者的统称,例如电脑、平板电脑、手机或数字音频播放器等。几乎所有的3C产品均设置有后盖,后盖上需要组装一些附件,比如胶条、膜或标签等,有些胶条的表面设置有覆膜,这样在胶条贴到后盖上后就需要将表面的覆膜撕掉。现有的撕膜机构在应用于撕掉3C产品后盖的覆膜工艺中普遍存在如下难点:
[0003]1,胶条是紧贴在后盖的表面的,无可操作的撕膜间隙;
[0004]2,胶条的本身的面积下,后盖往往是放置在专门的治具内,可操作的空间很小;
[0005]3,胶条的粘连度较强,后盖在治具内的吸附力小于胶条的粘接力,在撕膜过程中容易将后盖从治具内带起,造成无法撕膜;
[0006]4,无法满足快节拍的自动组装。

技术实现思路

[0007]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及方法,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撕膜机构无法满足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撕膜头,其上设置有第一撕膜面和第二撕膜面,所述第一撕膜面与后盖上的胶条的间距小于所述第二撕膜面与后盖上的胶条的间距,且所述第一撕膜面和第二撕膜面上均设置有真空吸附装置,撕膜驱动装置,其驱动端设置有驱动板且被配置为驱动所述撕膜头靠近或远离后盖上的胶条,所述驱动板与所述撕膜头之间设置有若干根导向杆,所述导向杆上安装有缓冲弹簧,所述撕膜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撕膜头靠近胶条,最终使所述第一撕膜面克服缓冲弹簧的弹力压在所述胶条的中部及所述第二撕膜面克服缓冲弹簧的弹力压在所述胶条的边缘处,撕膜时,所述撕膜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撕膜头远离胶条回位,所述撕膜头回位过程中,先通过所述第二撕膜面将胶条边缘处的覆膜吸附剥离,再通过第一撕膜面对胶条中部的覆膜进行分步连续吸附剥离。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胶条整体为方形结构,其一角向外侧延伸有凸块,所述撕膜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撕膜头靠近胶条,最终使所述第一撕膜面克服缓冲弹簧的弹力压在所述胶条的中部及所述第二撕膜面克服缓冲弹簧的弹力压在所述凸块上。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撕膜面和第二撕膜面均为与所述胶条平行的平面结构,所述真空吸附装置为开设于所述第一撕膜面和第二撕膜面的若干个真空吸附孔。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头位于所述后盖的上方,所述撕膜驱动装置采用气缸,所述气缸通过所述驱动板带动所述撕膜头上下移动。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撕膜头采用分体式结构,其包括第一模块和第二模块,所述第一模块固定于所述第二模块的一侧面上且其底端设置所述第一撕膜面,所述第二模块的底端设置所述第二撕膜面。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3C产品后盖撕膜机构,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华卞景民胡圣伟孙坤坤顾鑫凡金章罗星城查献武张志远周鹏周新顾子谦吕连威
申请(专利权)人:无锡沃格自动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