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双脚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9648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49
本申请涉及一种双脚杯,其包括用于容置两种不同食品的杯体,杯体具有双脚杯口、双脚杯身以及双脚杯底,双脚杯身设置于双脚杯口与双脚杯底之间,双脚杯口的开口端面设置有用于塑封的盖合边沿,双脚杯身具有第一容置部以及第二容置部,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分隔设置。双脚杯身具有第一容置部以及第二容置部,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能够容置两种不同的食品,两种不同的食品包装于杯体的第一容置部以及第二容置部之后,通过将双脚杯口的盖合边沿进行塑封,且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分隔设置,以使得两种不同的食品能够在同一杯体内进行封装保存,优化了二次包装,从而改善资源浪费以及环保问题等问题。以及环保问题等问题。以及环保问题等问题。

A double foot cu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双脚杯


[0001]本申请涉及食品包装
,尤其是涉及一种双脚杯。

技术介绍

[0002]食品包装容器通常是指与食品直接接触的包装容器,即内包装容器。食品包装的作用主要是保藏食品,使食品免受外界物理、化学和微生物的影响,保持食品质量,延长食品的贮藏期。通过采用包装容器,使得食品的加工、贮运和销售能按工业化方式进行,使零散的食品加工和技艺发展成为食品工程和工业。
[0003]有些包装食品是即食食品。也就是说,食品在生产过程中已经完成杀菌处理,这种食品打开食品包装后可以直接食用。为了增加食品的口感与风味,有些食品能够与其他食品进行混合。例如将麦片与酸牛奶进行混合,能够丰富食品的层次,提升食品的风味。然而,并不是任意两种食品混合之后均能达到提升食品风味的效果,因此,需要厂家首先设计好两款能够搭配的食品,再将此两款食品包装在一起。相关技术手段中,通过将两种食品独立塑封包装,再使用食品包装盒将两种塑封包装食品包装在同一盒中。两种塑封包装食品拆开后可以在食品包装盒内进行混合,食品包装盒起到包装以及容置混合食品的作用。
[0004]针对上述技术手段,将两种食品独立塑封包装,再使用食品包装盒将两种塑封包装食品包装在同一盒中,同一食品进行了多次包装,出现过度包装,容易造成资源浪费以及环保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5]为了改善食品包装过程中资源浪费的问题,本申请提供一种双脚杯。
[0006]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双脚杯,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0007]一种双脚杯,包括用于容置两种不同食品的杯体,所述杯体具有双脚杯口、双脚杯身以及双脚杯底,所述双脚杯身设置于所述双脚杯口与所述双脚杯底之间,所述双脚杯口的开口端面设置有用于塑封的盖合边沿,所述双脚杯身具有第一容置部以及第二容置部,所述第一容置部与所述第二容置部分隔设置。
[000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双脚杯身具有第一容置部以及第二容置部,其中,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能够容置两种不同的食品,相比于将两种食品独立塑封包装,再使用食品包装盒将两种塑封包装食品包装在同一盒中,同一食品进行了多次包装,出现过度包装的问题,而本技术方案中,两种不同的食品包装于杯体的第一容置部以及第二容置部之后,通过将双脚杯口的盖合边沿进行塑封,且第一容置部与第二容置部分隔设置,以使得两种不同的食品能够在同一杯体内进行封装保存,优化了二次包装,从而改善资源浪费以及环保问题等问题。
[0009]可选的,所述双脚杯身以及所述双脚杯底均呈分体设置,所述双脚杯身包括第一杯身以及第二杯身,所述双脚杯底包括第一杯底以及第二杯底;所述第一杯底设置于所述第一杯身底部,所述第二杯底设置于所述第二杯身底部;所述双脚杯口包括设置于所述第
一杯身顶部的第一杯口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杯身顶部的第二杯口,所述盖合边沿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杯口的开口端面的第一边沿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杯口的开口端面的第二边沿,所述第一边沿与所述第二边沿之间具有用于翻折的翻转中轴线。
[00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杯体分成两部分,分别是由第一边沿、第一杯口、第一杯身以及第一杯底组成的部分以及由第二边沿、第二杯口、第二杯身以及第二杯底组成的另一部分,双脚杯身的两部分相互独立。并且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之间具有翻转中轴线,第一边沿与第二边沿之间具有用于翻折的翻转中轴线,以使得第一边沿或第二边沿能够围绕翻转中轴线转动,从而便于杯体内容置的两种不同的食品得到混合。
[0011]可选的,所述盖合边沿依所述翻转中轴线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翻转槽。
[00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盖合边沿依翻转中轴线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翻转槽,翻转槽设置于盖合边沿能够减小盖合边沿于翻转中轴线位置的厚度,以使得第一边沿或第二边沿在围绕翻转中轴线转动的过程中,翻转槽所在的位置首先发生变形,从而保证第一边沿或第二边沿围绕翻转中轴线转动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更好。
[0013]可选的,所述翻转槽设置于所述盖合边沿靠近所述双脚杯底所在的端面,且所述翻转槽位于所述第一边沿和所述第二边沿之间。
[00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翻转槽设置于盖合边沿靠近双脚杯底所在的端面,在第一边沿或第二边沿围绕翻转中轴线转动的过程中,由于第一杯身以及第二杯身需要向上翻转,才能将第一杯身和第二杯身内的食品进行混合。在第一杯身或者第二杯身向上翻转的过程中,盖合边沿的翻转中轴线的底部处于拉伸状态,而盖合边沿的翻转中轴线的顶部处于压缩状态,通过将翻转槽设置于盖合边沿靠近双脚杯底所在的端面,从而降低盖合边沿上翻转中轴线所在位置的底部的厚度,从而进一步保证第一边沿或第二边沿围绕翻转中轴线转动的稳定性以及准确性更好。
[0015]可选的,所述盖合边沿依所述翻转中轴线所在的位置设置有一组用于方便所述第一杯身与所述第二杯身翻转或分离的裁断孔。
[00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裁断孔沿着翻转中轴线设置于盖合边沿,从而破坏盖合边沿上翻转中轴线所在位置的连续性,在第一杯身或者第二杯身向上翻转的过程中,裁断孔所在的盖合边沿翻转强度更小,便于第一边沿或第二边沿围绕翻转中轴线转动。同时,如果需要将杯体拆分成两部分时,裁断孔破坏盖合边沿连续性,从而便于将杯体分开成两部分单独食用两种食品。或者便于杯体内容置的两种不同的食品能够按需酌量混合,提高该双脚杯的应用灵活性。
[0017]可选的,所述第一杯身由所述第一杯口向所述第一杯底逐渐收窄,所述第二杯身由所述第二杯口向所述第二杯底逐渐收窄,所述第一杯身与所述第二杯身的杯身倾斜角度相同,倾斜角度的范围为8
°‑
15
°

[00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第一杯身与第二杯身存在倾斜角度并且倾斜角度相同,倾斜角范围为8
°‑
15
°
。相比于传统直杯身的包装杯,将包装杯自动下杯到杯模的过程中,由于直杯身的包装杯在倾斜状态的整体宽度大于杯模内腔的宽度,因此容易出现杯身不能完全进入杯模内腔的卡料问题。在本技术方案中,第一杯身以及第二杯身的倾斜角度能够对杯模的内腔形成避让,从而改善双脚杯在自动下杯到杯模的过程出现的卡料问题。
[0019]可选的,所述双脚杯底具有靠近所述双脚杯口所在侧的第一堆叠面以及用于多个
双脚杯堆叠时抵压第一堆叠面的第二堆叠面,所述第二堆叠面位于所述双脚杯底远离所述双脚杯口所在的一侧。
[00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将该双脚杯批量堆叠运往食品罐装生产线的过程中,常规技术手段是在双脚杯的杯底设置堆叠根,而堆叠根会对上方双脚杯造成划伤,并且堆叠根容易折断在杯子内部,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而在本技术方案中,位于上方的双脚杯的第二堆叠面将会抵压于相邻下方的双脚杯的第一堆叠面,第一堆叠面与第二堆叠面在堆叠过程中为面接触,从而能够有效改善堆叠根对上方双脚杯造成划伤的情况。同时双脚杯底在运输过程中不容易发生断裂,改善堆叠根的断折在杯子内部,造成食品安全隐患的问题。
[0021]可选的,所述第一容置部以及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脚杯,其特征在于,包括用于容置两种不同食品的杯体(100),所述杯体(100)具有双脚杯口(110)、双脚杯身(120)以及双脚杯底(130),所述双脚杯身(120)设置于所述双脚杯口(110)与所述双脚杯底(130)之间,所述双脚杯口(110)的开口端面设置有用于塑封的盖合边沿(140),所述双脚杯身(120)具有第一容置部(121)以及第二容置部(122),所述第一容置部(121)与所述第二容置部(122)分隔设置。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脚杯,其特征在于,所述双脚杯身(120)以及所述双脚杯底(130)均呈分体设置,所述双脚杯身(120)包括第一杯身(123)以及第二杯身(124),所述双脚杯底(130)包括第一杯底(131)以及第二杯底(132);所述第一杯底(131)设置于所述第一杯身(123)底部,所述第二杯底(132)设置于所述第二杯身(124)底部;所述双脚杯口(11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杯身(123)顶部的第一杯口(11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杯身(124)顶部的第二杯口(112),所述盖合边沿(140)包括设置于所述第一杯口(111)的开口端面的第一边沿(141)以及设置于所述第二杯口(112)的开口端面的第二边沿(142),所述第一边沿(141)与所述第二边沿(142)之间具有用于翻折的翻转中轴线。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双脚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盖合边沿(140)依所述翻转中轴线所在的位置设置有翻转槽(143)。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双脚杯,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槽(143)设置于所述盖合边沿(140)靠近所述双脚杯底(130)所在的端面,且所述翻转槽(143)位于所述第一边沿(141)和所述第二边沿(142)之间。5.根据权利要求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燕如
申请(专利权)人:揭阳市国为新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