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荠菜种植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7405 阅读:10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2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荠菜种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若干层种植组件;所述种植组件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杆和种植框;所述种植框包括种植槽和环绕种植槽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将所述套筒分隔为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支撑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腔形状匹配,所述种植框通过所述支撑腔依次逐层插接安装;其中最下层的支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下层的支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下层的支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A shepherd's purse planting devic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荠菜种植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种植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荠菜种植装置。

技术介绍

[0002]荠菜是一种被大众所喜爱的野菜,随着生活环境的改变,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在家中种植荠菜。而常用的种植装置往往是采用焊接在一起的支架,然后在支架上的种植盘进行种植,此类种植装置虽然简单,但是当需要将种植装置移动到地方时,由于其体积较大不便于运输,且如果不使用种植装置时,种植装置闲置但过于占空间,不便于收纳,导致只能被扔掉。针对上述问题,亟需设计一种新型的、便于收纳的荠菜种植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便于拆卸、便于安装的荠菜种植装置。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0004]一种荠菜种植装置,包括底座,所述底座上方设置有若干层种植组件;所述种植组件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杆和种植框;所述种植框包括种植槽和环绕种植槽设置的套筒,所述套筒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挡板,所述隔挡板将所述套筒分隔为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支撑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腔形状匹配,所述种植框通过所述支撑腔依次逐层插接安装;其中最下层的支撑杆与所述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
[0005]进一步地,所述种植槽内设置有分隔网板,所述分隔网板的下方为储水区,其上方位种植区;所述种植区内从下往上依次为透水层、肥料层以及土壤层;所述种植区内埋设有若干个吸水带,所述吸水带的下端穿过分隔网板延伸至所述储水区内。
[0006]进一步地,所述种植区内位于所述土壤层的部分上设置有安装杆;所述种植区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的移动槽,所述移动槽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种植框的上边缘,所述安装杆卡设在所述移动槽内;所述吸水带搭设在所述安装杆上。
[0007]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区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液管;所述储水区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管;所述溢流管和所述排液管上均设置有阀门。
[0008]进一步地,所述分隔网板上贯穿设置有螺纹套管,所述螺纹套管内螺纹连接有导液管;所述导液管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种植区的上方,其下端延伸至所述储水区内;每两层相邻的种植槽中,位于上方的种植槽的排液管通过软管与位于下方的种植槽的导液管上端口连通;所述底座上设置有水箱和水泵;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所述水箱内连通;所述水泵的出口通过软管与最上层的导液管上端进口连通。
[0009]进一步地,所述水箱设置有隔离板,所述隔离板将水箱分隔为净水区和废水区;所述隔离板的上部设置有溢流口;所述水泵的进口与所述净水区连通;最下层的种植槽的排液管以及每层种植槽的溢流管均通过软管延伸至所述废水区。
[0010]进一步地,所述储水区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其中所述通气孔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管的高度。
[0011]进一步地,所述底座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对应的螺纹盲孔;最下层的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盲孔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盲孔上。
[001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杆与所述套筒之间过盈配合。
[0013]本技术的有益效果:
[0014]本技术的荠菜种植装置,其支撑杆与底座之间可拆卸地连接,种植框通过套筒直接插接在对应的支撑杆上,因此安装时,先将最下层支撑杆安装在底座的螺纹盲孔上,然后再将种植框插接在支撑杆上,再次将支撑杆插接在该支撑框的支撑腔内,如此依次逐层插接安装。上述安装方案简单便捷,且当不需要使用时,再依次将其拆卸下来,因此该种植装置使用方便。另外,导液管通过螺纹套管安装在分隔网板上,当不使用时可以方便地拆卸下来放置,导液管与水泵之间、排液管与导液管之间均通过软管连接,当不使用时,直接将软管拆卸下来即可,需要使用时将软管安装上即可方便地使用。最后,本技术的灌溉时,关闭最下层排液管,然后启动水泵,水经由最上层的导液管流入储水区,再由最上层的排液管逐层往下放的种植槽中流动,直至到最下层的储水区内,当最下层的溢流管中有液体流出时,关闭其上层的种植槽的排液管阀门,开始填充其上层的储水区,依次填充直至最上层储水区充满水,即完成了浇灌过程;该浇灌方法方便快捷,不需要逐层一一人工浇灌,且多余的水会经溢流管排入废水区内,不浪费水分。
附图说明
[0015]图1为本技术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标记:1、支撑杆;2、套筒;3、隔挡板;4、储水区;5、种植槽;6、土壤层;7、肥料层;8、透水层;9、分隔网板;10、安装杆;11、种植区;12、移动槽;13、吸水带;14、通气孔;15、溢流管;16、导液管;17、螺纹套管;18、隔离板;19、溢流口;20、净水区;21、废水区;22、螺纹盲孔;23、水泵;24、底座;25、排液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7]以下将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地说明,以期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更清楚地理解该技术方案。
[0018]如附图1所示,本技术的一种荠菜种植装置,包括底座24,所述底座24上方设置有若干层种植组件;所述种植组件包括三根支撑杆和种植框;所述种植框包括种植槽5和环绕种植槽5设置的三个套筒2,其中套筒环绕所述种植槽5均匀布置;所述套筒2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挡板3,所述隔挡板3将所述套筒2分隔为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支撑腔,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腔形状匹配,所述支撑杆与所述支撑腔之间过盈配合,有效防止该支撑杆晃动。
[0019]所述种植框通过所述支撑腔依次逐层插接安装;其中最下层的支撑杆与所述底座24之间可拆卸地连接,所述底座24上设置有与所述支撑杆对应的螺纹盲孔22;最下层的支撑杆上设置有与所述螺纹盲孔22匹配的外螺纹,所述支撑杆螺纹连接在所述螺纹盲孔22上。
[0020]所述种植槽5内设置有分隔网板9,所述分隔网板9的下方为储水区4,其上方位种植区11;所述储水区的侧壁上可以设置一个透明的视窗,方便观察其内部的水量情况。所述
种植区11内从下往上依次为透水层8、肥料层7以及土壤层6;所述种植区11内埋设有若干个吸水带13,所述吸水带13的下端穿过分隔网板9延伸至所述储水区4内。其中透水层可以采用鹅卵石或者砂石,方便其顺利将植物根部的水顺利排走,防止水积存在植物底部造成植物烂根死亡。所述种植区11内位于所述土壤层6的部分上设置有安装杆10;所述种植区11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的移动槽12,所述移动槽12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种植框的上边缘,所述安装杆10卡设在所述移动槽12内;所述吸水带13搭设在所述安装杆10上。设置安装杆,不使用时可以直接将安装杆从移动槽内部拉出,需要使用时可以将其两端卡设在移动槽内,且吸水带放置时,直接将该吸水带搭在安装杆上,然后吸水带两端从分隔网板的网孔中延伸至储水区内。将安装杆设置在土壤层,便于吸水带将水引导至储水层内,便于植物吸收。
[0021]所述储水区4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液管25;所述储水区4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管15;所述储水区4的侧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14,其中所述通气孔14的位置高于所述溢流管15的高度。所述溢流管15和所述排液管25上均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荠菜种植装置,包括底座(24),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24)上方设置有若干层种植组件;所述种植组件包括至少三根支撑杆(1)和种植框;所述种植框包括种植槽(5)和环绕种植槽(5)设置的套筒(2),所述套筒(2)内部中间位置设置有隔挡板(3),所述隔挡板(3)将所述套筒(2)分隔为位于上方和下方的两个支撑腔,所述支撑杆(1)与所述支撑腔形状匹配,所述种植框通过所述支撑腔依次逐层插接安装;其中最下层的支撑杆(1)与所述底座(24)之间可拆卸地连接。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荠菜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槽(5)内设置有分隔网板(9),所述分隔网板(9)的下方为储水区(4),其上方位种植区(11);所述种植区(11)内从下往上依次为透水层(8)、肥料层(7)以及土壤层(6);所述种植区(11)内埋设有若干个吸水带(13),所述吸水带(13)的下端穿过分隔网板(9)延伸至所述储水区(4)内。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荠菜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种植区(11)内位于所述土壤层(6)的部分上设置有安装杆(10);所述种植区(11)的侧壁上设置有竖直的移动槽(12),所述移动槽(12)的上端延伸至所述种植框的上边缘,所述安装杆(10)卡设在所述移动槽(12)内;所述吸水带(13)搭设在所述安装杆(10)上。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荠菜种植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储水区(4)的底板上设置有排液管(25);所述储水区(4)的侧壁上设置有溢流管(15);所述溢流管(15)和所述排液管(25)上均设置有阀门。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董胜利马震威金慧娜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懂菜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