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3391619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包括壳体与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PCB、蜂鸣器、烟雾室以及滤网,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阻光罩,所述阻光罩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弯管,所述弯管的下端贯穿至烟雾室的内部,所述弯管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聚雾板;本实用通过设置的阻光罩以及相匹配的辅助结构,能够提供在滤网内侧进行阻隔的结构,采用弯管提供弯曲的烟雾流通的管槽,保证烟雾能够正常通过的情况下,具备阻光的效果,光线无法从外部直接穿入烟雾室,加强了光线阻挡的效果,避免了光线的干扰,而由于采用了弯管结构,会造成微小的感应时间的延后,整体上对比现有的结构来说,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实用性更强。

A fire alarm convenient to disassembl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


[0001]本技术涉及火灾报警器领域,具体为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

技术介绍

[0002]随着现代家庭用火、用电量的增加,家庭火灾发生的频率越来越高。家庭火灾一旦发生,很容易出现扑救不及时、灭火器材缺乏及在场人惊慌失措、逃生迟缓等不利因素,最终导致重大生命财产损失。探讨家庭火灾的特点及防火对策,对于预防家庭火灾,减少火灾损失具有现实意义,火灾报警器即为提前预警和即时警示而被设计出来。
[0003]现有的火灾报警器其内部的烟雾室与外部环境仅通过滤网进行隔开,外部的光线容易对烟雾室内部的光电检测器的感应造成影响,使得火灾报警器出现误报的情况,存在一定的使用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000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以解决现有结构仅通过滤网在烟雾室外部隔开,容易被侧边的光线干扰,出现误报的问题。
[000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包括壳体与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设置有PCB、蜂鸣器、烟雾室以及滤网,所述滤网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阻光罩,所述阻光罩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弯管,所述弯管的下端贯穿至烟雾室的内部,所述弯管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聚雾板。
[0006]优选的,所述烟雾室的内部包括有第一遮光柱、红外发射器、第二遮光柱以及光电检测器。
[0007]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关以及两组对称的波纹槽,所述开关的数量为一个,所述波纹槽的下方设置有蜂鸣器。
[0008]优选的,所述壳体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贯穿的进烟槽,所述壳体的上表面位于进烟槽上方还固定安装有挡板,所述滤网的上表面紧贴进烟槽的下方。
[0009]优选的,所述聚雾板紧贴滤网,所述聚雾板的上表面开设有进烟槽口,所述进烟槽口与滤网的网孔紧贴。
[0010]优选的,所述烟雾室的底部还开设有清灰槽,所述第二遮光柱设置于红外发射器与光电检测器之前,所述第一遮光柱设置于烟雾室的内壁一侧。
[001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
[0012]通过设置的阻光罩以及相匹配的辅助结构,能够提供在滤网内侧进行阻隔的结构,采用弯管提供弯曲的烟雾流通的管槽,保证烟雾能够正常通过的情况下,具备阻光的效果,光线无法从外部直接穿入烟雾室,加强了光线阻挡的效果,避免了光线的干扰,而由于采用了弯管结构,烟雾的流通速度受到轻微的干扰,实际应用时,仅会造成微小的感应时间的延后,整体上对比现有的结构来说,实用性更强。
附图说明
[0013]图1为本技术的正视图;
[0014]图2为本技术的剖视图;
[0015]图3为本技术烟雾室的俯视图;
[0016]图4为本技术阻光罩的剖视图。
[0017]图中:10、壳体;11、开关;12、波纹槽;13、挡板;14、进烟槽;20、底板;21、烟雾室;211、第一遮光柱;212、红外发射器;213、第二遮光柱;214、光电检测器;215、清灰槽;22、PCB;23、蜂鸣器;24、滤网;25、阻光罩;251、聚雾板;252、弯管。
具体实施方式
[0018]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0019]请参阅图1

4,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包括壳体10与底板20,底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PCB22、蜂鸣器23、烟雾室21以及滤网24,烟雾室21的内部包括有第一遮光柱211、红外发射器212、第二遮光柱213以及光电检测器214,烟雾室21的底部还开设有清灰槽215,第二遮光柱213设置于红外发射器212与光电检测器214之前,第一遮光柱211设置于烟雾室21的内壁一侧,烟雾进入烟雾室21后,由于红外发射器212始终在发射光线,当烟雾进入烟雾室21会使得光线被烟雾折射,烟雾的流动使得,光线始终在变化,很容易照射到光电检测器214,被光电检测器214检测到光线射入,此时判断出现问题烟雾,通过蜂鸣器23报警。
[0020]其中,滤网2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阻光罩25,阻光罩2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弯管252,弯管252的下端贯穿至烟雾室21的内部,弯管252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聚雾板251,烟雾从滤网24进入阻光罩25,通过聚雾板251进入弯管252的内部,各个聚雾板251之间密封,避免光线进入,进入弯管252的烟雾经过扭曲的弯道进入烟雾室21,过程中如果光线射入弯管252则会被阻隔,弯管252采用吸光材料,大大降低光线的照射,有效避免光线反射进入烟雾室21产生误报的问题。
[0021]其中,壳体10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关11以及两组对称的波纹槽12,开关11的数量为一个,波纹槽12的下方设置有蜂鸣器23,通过开关11控制烟雾报警器的工作状态,波纹槽12用于发声。
[0022]其中,壳体10的中部位置开设有贯穿的进烟槽14,壳体10的上表面位于进烟槽14上方还固定安装有挡板13,滤网24的上表面紧贴进烟槽14的下方,挡板13用于提供外部的保护,避免撞击、水滴等;聚雾板251紧贴滤网24,聚雾板251的上表面开设有进烟槽口,进烟槽口与滤网24的网孔紧贴,能够将滤除的烟雾送入聚雾板251,方便烟雾的进入。
[0023]工作原理:在进行使用时,通过螺纹的连接方式,将壳体10盖在底板20上,PCB通过螺栓固定在底板20上,使用时,按下开关11即可,烟雾能够从进烟槽14进入内部,通过滤网24的过滤以及聚雾板251的聚集,能够保证烟雾能够进入弯管252的内部,进入弯管252内部的烟雾送入烟雾室21后,对红外发射器212发出的光线折射,使得光线能够被光电检测器214检测到,检测到光线后,蜂鸣器23工作,产生报警声,如果在意外情况下,有光线照射进
进烟槽14时,滤网24与聚雾板251均阻挡部分光线,而弯管252阻挡剩余光线,光线仅能够照射进弯管252的外部端口处,避免了光线进入内部的情况发生,具备一定的有益效果,不仅避免了光线照射导致的误报问题,而且加强了灰尘的阻隔效果,虽然采用了弯管252的弯曲结构,导致烟雾流通时间拉长,但由于弯管252的管道弯曲长度较少,在实际的检测时间上来说,耽误时间不影响整体的报警速度,因此整体结构来说,利大于弊,对比现有结构更具实用性。
[0024]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包括壳体(10)与底板(20),所述底板(20)的上表面设置有PCB(22)、蜂鸣器(23)、烟雾室(21)以及滤网(24),其特征在于:所述滤网(24)的下端固定安装有阻光罩(25),所述阻光罩(25)的内部设置有多个弯管(252),所述弯管(252)的下端贯穿至烟雾室(21)的内部,所述弯管(252)的上端还固定安装有聚雾板(2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烟雾室(21)的内部包括有第一遮光柱(211)、红外发射器(212)、第二遮光柱(213)以及光电检测器(214)。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方便拆卸的火灾报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0)的上表面开设有开关(11)以及两组对称的波纹槽(12),所述开关(11)的数量为一个,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徐保太徐富军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达太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