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33914700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2-06-25 20: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主要涉及口腔护理技术领域。包括撑口架;所述撑口架的水平截面为U形;所述撑口架的顶部U型面与底部U型面之间为遮挡弧面;所述撑口架的底部U型面边缘包裹有吸水棉条。所述撑口架的顶部U型面小于底部U型面;所述撑口架的底部U型面与下口腔牙床内侧相适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它能及时且全面的将流入或溅入口腔的护理液及时清理,防止流入或溅入口腔的护理液流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而且能够对上口腔进行支撑,患者只需将上口腔搭在撑口架顶部即可,无需再费力撑起上口腔,从多方面方便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从多方面方便患者进行口腔护理。从多方面方便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Water absorbing and anti choking device for oral care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


[0001]本技术涉及口腔护理
,具体是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

技术介绍

[0002]临床工作中,每日需为卧床患者进行口腔护理,绝大多数使用口腔护理盘,用棉球蘸取护理液在患者口中按顺序进行擦拭护理。若护理液蘸取过多,患者张口进行清洗牙齿操作时,清洗后的护理液会流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而且若是采用喷液清洗时,类似于超声波清洗喷水,更是容易被溅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因此需要一种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0003]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它能及时且全面的将流入或溅入口腔的护理液及时清理,防止流入或溅入口腔的护理液流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而且能够对上口腔进行支撑,患者只需将上口腔搭在撑口架顶部即可,无需再费力撑起上口腔,从多方面方便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0004]本技术为实现上述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0005]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包括撑口架;所述撑口架的水平截面为U形;所述撑口架的顶部U型面与底部U型面之间为遮挡弧面;所述撑口架的底部U型面边缘包裹有吸水棉条。
[0006]所述撑口架的顶部U型面小于底部U型面;所述撑口架的底部U型面与下口腔牙床内侧相适应。
[0007]所述撑口架的底部U型面边缘设有吸孔;所述撑口架内部中空;且所述撑口架上设有连接短管;所述连接短管连接有微型负压泵的吸气管。
[0008]所述连接短管与微型负压泵的吸气管之间通过过渡塑料硬管连通。
[0009]所述撑口架可拆卸插接包括上架和下架。
[0010]所述下架内腔底部设有蓄液槽。
[0011]对比现有技术,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0012]如说明书附图图5所示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装置口含到口腔,撑口架的顶部U型面顶靠上口腔,撑口架的底部U型面顶靠下口腔,撑口架的底部U型面与下口腔牙床内侧相适应,且底部U型面边缘包裹有吸水棉条。对于口腔护理时间较短的患者而言,通过吸水棉条吸收流入口腔的护理液,防止流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而且撑口架的遮挡弧面也能避免飞溅的护理液溅入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
[0013]进一步的,撑口架内部中空,微型负压泵通过吸气管、过渡塑料硬管、连接短管对中空的撑口架内部吸气,使中空的撑口架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撑口架上底部U型面边缘的吸孔能够吸收吸水棉条内饱和的护理液水分,进入到蓄液槽。对于口腔护理时间较长的患者而言,通过上述负压原理将吸水棉条内饱和的护理液水分进入到
蓄液槽,从而长时间实时清理口腔内的护理液,防止护理液流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而且撑口架的遮挡弧面也能避免飞溅的护理液溅入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
[0014]综上所述,本装置能及时且全面的将流入或溅入口腔的护理液及时清理,防止流入或溅入口腔的护理液流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而且能够对上口腔进行支撑,患者只需将上口腔搭在撑口架顶部即可,无需再费力撑起上口腔,从多方面方便患者进行口腔护理。
附图说明
[0015]附图1是本技术不带吸水棉条结构示意图。
[0016]附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1结构示意图。
[0017]附图3是本技术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0018]附图4是本技术沿着附图3中A

A方向截面视图。
[0019]附图5是本技术使用状态图。
[0020]附图中所示标号:
[0021]1、撑口架;2、顶部U型面;3、底部U型面;4、遮挡弧面;5、吸水棉条;6、下口腔牙床;7、吸孔;8、连接短管;9、微型负压泵;10、吸气管;11、过渡塑料硬管;12、上架;13、下架;14、蓄液槽。
具体实施方式
[0022]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述本技术。应理解,这些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技术而不用于限制本技术的范围。此外应理解,在阅读了本技术讲授的内容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本技术作各种改动或修改,这些等价形式同样落于本申请所限定的范围。
[0023]实施例1:
[0024]本技术所述是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主体结构包括撑口架1;所述撑口架1的水平截面为U形;所述撑口架1的顶部U型面2与底部U型面3之间为遮挡弧面4;所述撑口架1的底部U型面3边缘包裹有吸水棉条5。
[0025]如说明书附图图5所示的使用方法,使用时将装置口含到口腔,撑口架1的顶部U型面2顶靠上口腔,撑口架1的底部U型面3顶靠下口腔,撑口架1的底部U型面3与下口腔牙床6内侧相适应,且底部U型面3边缘包裹有吸水棉条5。对于口腔护理时间较短的患者而言,通过吸水棉条5吸收流入口腔的护理液,防止流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而且撑口架1的遮挡弧面4也能避免飞溅的护理液溅入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
[0026]所述撑口架1的顶部U型面2小于底部U型面3;撑口架1的顶部U型面2只是起到对上口腔的支撑作用,所以顶部U型面2略小于底部U型面3,便于患者口含。所述撑口架1的底部U型面3与下口腔牙床6内侧相适应,避免装置过小而在口腔内不受控移动位置,而将口腔内护理液漏到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
[0027]实施例2:
[0028]与实施例1相比,本实施例2中还有如下改进,
[0029]所述撑口架1的底部U型面3边缘设有吸孔7;所述撑口架1内部中空;且所述撑口架1上设有连接短管8;所述连接短管8连接有微型负压泵9的吸气管10。
[0030]所述连接短管8与微型负压泵9的吸气管10之间通过过渡塑料硬管11连通。过渡塑料硬管11不会受重力弯曲,过渡塑料硬管11与软质吸气管10在口腔外相连接,从而避免了软质吸气管10受重力搭在口腔很近位置而影响口腔护理清洁牙齿牙工作。微型负压泵9很小,直接固定在患者衣领处即可。
[0031]所述撑口架1可拆卸插接包括上架12和下架13,通过拆开上架12和下架13,能够便于清理撑口架1内腔的护理液。所述下架13内腔底部设有蓄液槽14,蓄液槽14用于暂存吸入的护理液。
[0032]撑口架1内部中空,微型负压泵9通过吸气管10、过渡塑料硬管11、连接短管8对中空的撑口架1内部吸气,使中空的撑口架1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在气压差的作用下。撑口架1上底部U型面3边缘的吸孔7能够吸收吸水棉条5内饱和的护理液水分,进入到蓄液槽14。对于口腔护理时间较长的患者而言,通过上述负压原理将吸水棉条5内饱和的护理液水分进入到蓄液槽14,从而长时间实时清理口腔内的护理液,防止护理液流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而且撑口架1的遮挡弧面4也能避免飞溅的护理液溅入到口腔里侧喉部导致患者呛咳的风险。
[0033]综上所述,本装置能及时且全面的将流入或溅入口腔的护理液及时清理,防止流入或溅入口腔的护理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技术特征摘要】
1.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撑口架(1);所述撑口架(1)的水平截面为U形;所述撑口架(1)的顶部U型面(2)与底部U型面(3)之间为遮挡弧面(4);所述撑口架(1)的底部U型面(3)边缘包裹有吸水棉条(5)。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口架(1)的顶部U型面(2)小于底部U型面(3);所述撑口架(1)的底部U型面(3)与下口腔牙床(6)内侧相适应。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口腔护理用吸水防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撑口架(1)的底部U型面(3)边缘设有吸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商之涵张蓉刘清赵月琳丁鸣鹤赵辉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三〇五医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